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周末特刊
3  4  
PDF 版
· 行走在古运河的历史文化长廊里
· 迷上信息技术的少年学子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4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当一些孩子陷入网络游戏的深渊不可自拔的时候,他却在网上洋洋洒洒地体验着创业的快意。而有了电脑这个“伙伴”后,他在学业上的进步也更快了。他说:“对我而言,网络不是上帝也不是魔鬼,它只是一种学习工具。”
迷上信息技术的少年学子
方赛群
  他的名字叫许迎晨,一个瘦瘦长长的大男孩。他学习成绩优秀,是桐庐中学某重点班的班长。

  这的确是一个有些特别的少年:小学三年级,他就开始接触电脑。五年级,已拥有自己的个人电脑;初一时,他自学电脑大学课程;初二时,和另外几个同学一起创办的个人网站“E度网络”小有名气并自己挣钱交学费;初三时,他注册的网站域名多达6个,并与国内多家电脑网络有限公司有业务往来;读高一时,他用上海某信息科技公司为他提供的服务器,通过为全国广告联盟机构提供管理服务有了固定收入。电脑改变了他的生活,他学习、“创业”两不误,一切都显得轻松自如,得心应手。

  (一)

  在采访许迎晨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惑笔者:同样是电脑网络,为什么一些孩子会深受其害不可自拔,而许迎晨却进退自如大受其益呢?谈到这个问题,许迎晨显得有些激动:网络游戏对我们的吸引力确实很大。无论是《传奇》或是《魔兽世界》,一旦陷入进去上了瘾,确实是很难摆脱。我所以没有受到这些电子游戏的伤害,这得感谢我父母的正确引导!

  许迎晨回忆说:他在没上小学前,就对电脑表现出了特别的爱好。小学三年级后,学校有了电脑课,对电脑就更着迷了。记得那是五年级放暑假时,母亲拿出积蓄的一笔钱,准备让他上夏令营,可儿子却要求妈妈用这笔钱给他买台电脑。爸妈商议后同意了,但有约在先:电脑只用于学习,暂不上网。因此刚开始的时候他只能整天对着一本《三百字作文》练打字,练的时间久了,不但字打得很快,而且一边打一边领会作文的要义,无形之中,语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为了解开电脑的奥秘,许迎晨用一个星期的零花钱买了一本《学电脑》的书,自己一个人琢磨开了。不久又迷上了数据库编程,并一发而不可收拾。正所谓“曾经沧海难为水”,接触了奥妙无边的信息技术知识海洋后,许迎晨对网络游戏已经毫无兴趣。他说,也曾怀着好奇心玩过“石器时代”等电子游戏,感觉是索然无味,玩了没几天就撒手了。尔后,连长年订的《电脑报》上关于网游的版面,他也从来不去看。许迎晨说:我此生最幸运的是,在没“迷”上网络游戏之前,我已经“迷”上了信息技术,这得感谢我父母,如果他们只会说“不准”、“不许”,那我今天也许是另外一番情景了。

  知识改变命运,网络改变生活,机会改变人生。当笔者问许迎晨今后有些什么打算时,他回答得很轻松:眼下集中精力读书,将来考个好成绩,今后的目标是在信息技术上有所成就。毕业后还会在网上“闯荡”,不过不是为别人打工,而是自己创业!    

  (二)

  “网络骄子” 许迎晨并非生活在一个条件优越的知识分子家庭,他家住在桐庐县城某社区的一幢旧楼房里,房子面积只有40余平方米。父亲叫许荣,下岗工人,一直靠踩三轮车维持生活,母亲郑爱凤只有小学文化,在一家皮件厂打工。

  可以想象,这是个条件比较艰苦的家庭。然而孩子还在读小学的时候,他们就花了5000多元钱为他购置了电脑。这里且不说当时这么大数目的一笔钱,对这个经济拮据的家意味着什么,单这对父母的举动就令人有些困惑:难道他们就没听说过孩子陷在网络游戏的深渊里无法自拔的伤心故事?他们难道就不担心害怕?

  “害怕!我们正因为担心孩子受网络游戏伤害才去买电脑的。”许迎晨的妈妈告诉笔者说:她家附近开着一家网吧,孩子进进出出时,目光不时投向那边。那一抹不易觉察的渴望神情,实在让父母心惊。上学后,孩子对电脑表现得更痴迷。他们开始担忧:电子游戏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而县城的网吧越开越多,如果孩子有一天终于抵挡不住诱惑走进网吧怎么办?!

  他们的担心并非多余。眨眼间许迎晨读五年级了。那年暑期里学校许多孩子都报名参加夏令营活动。许迎晨父母不愿孩子受委屈,也为了让他开开眼界,咬咬牙从积蓄中拿出一笔钱让他去报名,想不到孩子看见钱后,半天不说话,最后却提出一个要求:“爸爸妈妈,我不去夏令营了,用这笔钱给我买台电脑好吗?”

  孩子说话的声音很轻,但父母听来却响如雷震:夏令营的吸引力不敌电脑,这意味着什么?那天晚上夫妻俩都睡不着,他们文化虽不高,但有一点是明白的:“洪水”来了,靠“堵”是没用的,最好的办法是“疏”!夫妻俩商量到最后做出决定:为孩子买一台电脑!但他们给孩子约法三章:一、电脑只限于学习;二、暂不上网;三、不能玩游戏。对这三条,孩子承诺全部遵守。

  有了电脑后,许迎晨放学后走路的步子都加快了,为的是做好作业后打开电脑。为了解开“神奇的电脑”秘密,这个读小学的孩子不仅研究信息技术,而且研究起电脑的构造,有时竟会把价值5000多元的品牌机拆开又装上。电脑搞坏了,不得一次一次送去维修。这当然是一件恼人的事情,可许迎晨的父母却不恼。他们说:“孩子是在钻研知识,没什么不好的。”在父母的鼓励下,孩子钻研知识的劲头越来越大。小家伙有时钻进书店,什么《电脑通》、《青少年百科全书》等等,一买就是一摞。这当然又是一笔开支,但只要是与知识有关,买书的钱父母一律“实报实销”!

  有了电脑作伴,许迎晨更听话了,学习成绩也更好了,这确实令许荣夫妇高兴。                 (三)

  可到了孩子6年级时,一道新的难题又不容回避地摆在他们面前:家里的电脑上网了,网络的大门从此打开,孩子今后面对的将是一个异常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而作为父母的他们对电脑和网络却一无所知,今后又该怎样来管住这孩子呢?许迎晨父母的心,高高地悬了起来。

  为了跨越眼前这道“坎”,踩三轮车的父亲不动声色地向懂网络的朋友求教,掌握了关于电脑应用的一些最基本知识后,他还为家中的电脑设了密码。他们同时规定孩子不完成作业不能打开电脑,而每次上网,都须由父亲开锁解“密”。夫妻俩配合更是默契,孩子上网时,两个大人总有一个设法留在家里,为的是督促孩子学习,提醒他远离网络游戏。每晚九点多,他们就准时提醒儿子上床休息。

  父母严格的管束是有效的,许迎晨最后一点对网游的好奇心也彻底打消了。他更投入地研究起信息技术,而利用电脑这个工具,学习进步很快,还被评为优秀班干部。这一来,父母高兴了、放心了。儿子做完功课就在网上,每天显得很忙碌,虽然他们搞不清楚儿子那些个“微机”、“数据库编程”、“升级”是什么玩艺儿,但他们有一点看得很清楚:儿子是在学知识、长本领,是在干正事!

  可是,不知不觉间,许迎晨父母的心又高高地悬了起来。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发现外面打进来的电话多了起来,听上去都是有关信息技术处理方面的,儿子对着电话讲得有条有理,好像是回答别人的咨询。有谁会向一个孩子进行咨询?父母是一肚子疑惑。

  不久发生的一件事,更让他们目瞪口呆:一天,他们接到了上海一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的电话,说是许迎晨帮他们公司解决了几个网络管理方面的技术难题,帮了公司的大忙。还说公司非常需要这样的人才,他们想聘请许迎晨到他们那里去,待遇是月薪5000元,还说可带“家属”。父母当时的惊讶程度不亚于接到了外星人的电话。当他们告诉对方许迎晨还是读初三的孩子时,对方也惊讶得说不出话。不过,对方很快就反应过来,说可以接小迎晨到上海读书,由他们负责培养……

  当父母向儿子证实此事时,儿子一付见怪不怪的样儿:这有什么,我提供技术服务的又不止这一家公司!果然,接下来打进来的电话越来越多,有北京的、有厦门的,有本省乐清等地的。与此同时,儿子的收入也多了起来。面对这一切,父母的心情很不平静。虽然,他们家中的经济向来拮据,自己每挣一元钱都很辛苦,但儿子不能专心致志地读书,让人心里不踏实。

  于是,他们又和儿子作了一次认真的谈话,希望他不要“向钱看”,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业上。儿子听完父母的话就笑了:爸爸妈妈,你们误解了,我只是在网上“操练”一阵,体会创业的感觉而已。我是个学生,我知道最重要的是什么。儿子说到做到,读高二时,就开始从网上“撤兵”了。如今许迎晨一门心思投入学习,他说,现在只想使自己学业更优秀,基础知识更扎实,将来更好地实现抱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