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温州资讯
3  4  
PDF 版
· 走进半岛新时代
· 喜悦与期待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4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喜悦与期待
——来自洞头百姓的声音
  曾经,洞头,这个“百岛之县”,千百年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周边陆地县市。生活在海岛上的人们,对着大海曾发出“宁隔千重山,不隔一层水”的叹息。几多无奈,无尽辛酸,连接大陆的愿景延续了一代又一代海岛人。

  2006年4月29日,这个梦就将变成现实:小岛变大岛,大岛变半岛。跨海长堤,连接的不仅是海岛与大陆,更是思想和观念。在通车前夕,我们就一路走上了半岛,亲身去感受那些最最淳朴的岛民的喜悦与期待。

  “走”回家的感觉真好

  “我们是决定了要走一走,第一次感受走回家的感觉。”我们的车刚开上14.5公里的长堤,老远就看见两人在往霓屿岛方向步行。停车一问,他们是张高取、柯香花夫妇,家住霓屿岛桐岙村,这次进城是为张高取就医——替人建房被砸伤了。等到治伤回来,误了船期,而下一班船还要5个小时。于是一合计,他们俩就准备走回去,已经走了两个多小时,但挂在他们脸上的却仍是笑容。

  “第一次‘走’回家的感觉太好了,还是走的踏实。”老张虽然带着伤,走起来依然是兴致十足。老张全家一直靠养紫菜过日子,现在半岛通了,全家生活都要有变化了:直接变化的是妻子,找到了一份清扫路面的活,一天能赚到20块,老张则计划着路通了,能在养紫菜的空闲出去再做份工,谋点新活路。两个孩子,一个18岁,一个13岁,看看能不能把他们送到温州去上学。

  赚钱的机会多了

  继续前行,在元觉乡沙角村,一排漂亮的楼房煞是亮眼。正在路边修剪绿化带的村民老胡兴奋地告诉记者,以后这里会更好的,状元岙深水港就在他们元觉乡,以后大家的赚钱机会就更多了。渔家乐、公路清扫,还有绿化带养护,以后港口开了机会更多,大家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骑着摩托车经过的蔡建峰,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经营着一个砖厂,现在是刚收账回来。“半岛工程通车后,要建设的地方肯定很多,我的砖厂肯定红火。”他充满着自信,“以前每个岛分隔开来,光要把砖运到另一个岛上就别提有多困难。现在好了,叫上车就可以运,收账骑车去也轻松多了。”下一步,他还计划着把生意继续做大,把自己经营建材的面拓得更宽。

  我们的家乡变化大

  “这边是我们的新城区,代表我们洞头的新形象。半岛通车后,下了大桥就进这里。环境不错吧?好多温州人都在这里买了房呢。”到了洞头县城北岙,给我们指路的出租车司机也显得有些兴奋,眉飞色舞地指着路边的建筑一一介绍,这边是大酒店,那里是车站……

  行驶在洞头新城的道路上,气派的办公楼、欧式的住宅楼、装潢一新的店铺不断映入眼帘。不少工地尚未竣工,脚手架上,机器边,到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无论在机关大院还是在企事业单位,听到最多的一个字是“忙”。匆匆的脚步,忙碌的身影,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但人们的脸上没有疲惫,却挂着兴奋的微笑。说起洞头今后的发展,每一个人都神采奕奕,眼神中流露着期待和神往。“洞头很快就要融入大都市,现在我们的生活节奏已明显加快。”在洞头,我们还不时听到同一个问题:“你说洞头有没有可能成为温州市的第4个区啊?”

  洞头招商引资办公室一工作人员说:“最近,回乡投资的商人越来越多了。过去,我们洞头人总想着走出海岛,到外面去赚钱,现在大家都抢着回来。”

  另据洞头车管所数据显示,至今年3月底,全县小型车共2149辆,当月新增36辆。而6年前的3月,小型车共333辆,当月新增4辆。

  所有这一切,都在显示一个新前景:洞头,即将迎来崭新的明天!

  □ 黄武锋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