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竹笋,做成一个产业,做成了一个全县42万人均年受益662元的大产业,值得称道,令人深思。德清县用“山伢儿”向人们证明: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举足轻重,大有可为。
“山伢儿”商标,是德清县林业局于1999年为该县早园笋注册的商标。2005年,全县早园笋总面积10.1万亩,投产面积9.8万亩,总产量8.49万吨,总产值3.45亿元,实现农民纯收入2.04亿元,人均早园笋纯收入达662元,占全县总收入的8.9%。一个农产品品牌,短短6年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农村走进都市,从田头走向世界。它在给广大竹农带来欢笑和财富的同时,也显现出林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机和活力。
“政府牵引”铸就市场通行证
早园笋是德清县的传统特产,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早园笋种植面积由不足万亩迅速扩展到近10万亩,产量成倍增长,但价格渐渐回落。
面对市场的挑战,县林业局组织精干力量,申报了“山伢儿”注册商标,为早园笋实现持续增长拿到了第一张“通行证”。
进入新世纪,县委、县政府提出“巩固沪杭、开拓江苏、进入北方”的思路,先后派出50余人次专程到北京、南京、上海等地考察,和市场经管部门合作,设立批发窗口,同时,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山伢儿”早园笋新闻发布会。这些举措,逐步打开了早园笋的市场大门。
2004年,覆盖早园笋的砻糠资源告急,县林业局一名副局长亲自带队到江苏、安徽等地采购,被种植户亲切地称为“砻糠局长”。
正是这些看似无形却有形的牵引和服务,为早园笋产业的发展不断地注入生机和活力。
“内外兼修”走向大市场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上柏早园笋交易市场,人们手提肩扛,一只竹篮,几个编织袋,沿104国道随行就市。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上柏市场渐渐淡出,引来的是一场深层次的变革。县政府果断地为早园笋注册商标,制定品牌标准和发展战略,并成立了山伢儿专业合作社,组建山伢儿公司,实行品牌、标准、包装、监管等“四大统一”,为山伢儿野山笋、山伢儿玉芽片、山伢儿笋干等系列产品的开发和整个产业链的延伸创造了条件。在近两年的农业接轨上海活动、浙江省农博会上,山伢儿系列产品深受沪、杭等地客商的好评,“山伢儿”开始向都市超市挺进,走向国际大循环。
如今,山伢儿又走出县界、省界,德清县三十多户农户,走出去承包了土地,在江苏省高淳县早园竹安下“新居”,发展、种植早园笋已达2000余亩,南京市每天销售的鲜笋,有80%是在高淳县的德清人种出来的。
“注重生态”迈向新的制高点
21世纪,生态需求已上升为社会对林业的第一需求,“山伢儿”紧跟时代步伐,亮出了生态牌。2003年,德清县推出以生态建设为重点的早园竹林改造工程,林技人员根据现有竹林的状况,每亩投入500至1500元,分期分批实行改造。从改造结果来看,不仅经济效益明显提升,而且生态理念深入人心。目前,德清早园笋在上海市场占居半壁江山,南京市场有80%份额,北京年销量达2000吨以上,市场得以拓展,关键就是生态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