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新闻周刊·观察
3  4  
PDF 版
· “第一学历”是崇拜还是甄别人才?
· 不得与异性学生在僻静处单独谈话?
· “尖子生”住豪华套房引起争议
· “陪玩”家教陪出的尴尬
· 农村“绰号”的新演变
· “荣辱观”怎样进入幼小心灵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3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荣辱观”怎样进入幼小心灵
——与“德育导师们”的一次座谈笔记
■主持人:本报记者 臧 铯 实习生 罗春蕾
  【参加人】

  钦国强:

  长兴中学高中德育导师

  马会仁:

  南浔莫蓉中学初中德育导师

  曹永芬:

  南浔洪塘小学德育导师

  方展画:

  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朱永祥:

  浙江省教育学会秘书长

  【座谈会提记】

  3月22日,省委发出了在全省范围内广泛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的通知。

  就在同一天,“全省中小学德育导师培训研讨会”在杭州召开,原定500人参加的会议,结果来了1000余人,报告厅的走廊上密密麻麻站满了人,会议资料一印再印,仍然跟不上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品德上的“育人”,面临着创新。现在,如何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真正引入孩子的内心,又成为德育工作者的新课题。事实上,在我省,一种新的思想品德教育制度——德育导师制,正在推广之中。它正在慢慢改变人们传统观念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模式。

  借着会议带来的德育教师大聚合,我们邀请了数名教育界的专家和在一线工作的德育导师,召开了一个小型座谈会——

  “思想品德”不该

  只在课堂上“教”

  记:社会变化那么快,各种信息源又那么丰富,现在做学生的思想品德工作,情况一定和过去大不相同了,作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和教师,你们有什么体会?在新的背景下推行德育导师制又有什么意义?

  方:对于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的孩子,如何去教导和影响他们,对于我们来说,是很大的挑战。推行德育导师制度,是一种探索和尝试。

  这个制度有两个新的特点:思想品德教育不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而成为所有老师的工作,今后它要走小众化模式,不再是一个班主任管几十个学生,而是一个导师带三至五个学生,每个学生都能受到足够的关注和个性化对待。

  我想说的是,这种制度的意义不在制度本身,而在于其背后理念的变化。比方说,现在中小学都开设“思想品德”课,仅仅开设一门课够不够?我想不太够。思想品德教育是无所不在的,所以它应该是和孩子们整个的成长过程以及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水乳交融在一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是将它看成一门功课,反而简单化了。

  朱:我同意这种观点。孤立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肯定是有缺陷的,容易教条化,真正的思想品德教育必然是和孩子的生活实践、学习实践密不可分地结合在一起的,是无法割裂开来的。

  钦:很长时间来,思想品德教育工作都处于一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处境。那似乎只是校长、政教处和班主任等个别人的事,而其他老师则成了只教书不育人的“专业教师”。为了改变这种状态,长兴中学2002年就开始尝试德育导师制度,当时全校有65名青年教师报名做德育导师。我自己就是其中一个。

  我的经验告诉我,思想品德教育,光靠“教”是不够的,因为观念上的认同并不难,最难的地方在于,荣辱观如何真正去影响一个人的行为。体验和感悟才是思想品德建设的灵魂所在,而德育导师制的重要精髓在于:导师和学生共同成长。

  让我欣喜的是,学生们确实很需要我们。有个学生在长兴中学的校园论坛上贴了一个帖子——“德育导师真的有用吗?”帖子中写到,“开始我怀疑是否有用,后来觉得是有用的,有的心事固然可以和朋友说,但朋友间的聊天总是在同一层次上,如果能有一个知识、阅历都在我之上的长者,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和我聊聊,给我帮助和启发,是多么好。”

  马:我们是一所农村中学。随着镇里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条件变得越来越好,这种变化对学生产生了巨大影响。正面积极的就是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了,比如,要学习好,工作好,过上幸福生活成了学生的普遍意识。而负面的影响也不少,比如功利主义在增强,理想价值出现危机,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诸如厌学、情绪不稳定,对事情喜欢持否定态度等等。初中本来就是一个心理断乳期,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面临的压力不小。

  过去,学校的资源缺乏有机整合。传统的班主任制下,一个班主任带四五十个学生,导致面上的辅导多,个别深入较少,顾得了这个顾不上那个。2003年学校实行学生成长导师制,就是要给每一个孩子足够的重视和关爱。

  导师制对老师们的要求提高了。导师要去感受学生的情谊,要与学生分享学习中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导师更要改变教育观念,各方面提高自己,尤其是个人言行举止都应为学生树立榜样。

  曹: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有区别,后者是老师教学生,而前者更重要的在于老师爱学生。

  我是南浔地区的第一批德育导师之一。作为一名小学生的德育导师,我觉得思想品德工作要“爱”字当头。有爱的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只要老师付出了足够多的爱,学生就一定能够感受到。

  现在的德育导师们对学生的教育,不是在一堂课或者一堂班会上说过、做过就算,而是要完整地覆盖一个学生一个阶段的成长。在对于那些特别需要关爱的学生,导师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从价值灌输到心灵关怀

  记:我看过不少材料,讲德育导师如何叩开孩子的心扉,比如给从来没有过过生日的学生买来蛋糕过生日,给内向的学生写信解心结,我想,只有这样以心交心、以情交情,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心,增强德育导师在学生中的影响力,从而更好地去引导学生吧?

  朱:你说的没有错,不过,这种解释还停留在传统的认识程度上,认为德育导师的爱是为了更好地去教育孩子,其实,这种爱本身就是目的之一。

  方:所谓的德育观念创新就在于此:从价值观念的灌输发展为心灵呵护。

  朱:我补充一点,学生的很多问题其实是心理问题,而过去,我们往往把这种心理问题归结到思想品德层面上去。很多事实教会了我们,关注学生的心理非常重要。

  马:思想品德问题有时候和很多心理问题纠缠在一起。我的一位学生,一碗菜,只要别人夹过一筷,他就不再碰了,认为这碗菜“脏”了,必须要重新蒸过,他才敢吃。这并不是他思想有问题,因为生活条件好了过于讲究,其实是一种心理问题。还有一个学生,在中巴车上打了人,从此夜夜失眠,总想着要找到那个人,让对方打还自己一拳。

  这些对于我们德育导师来说,也是新课题。

  “八荣八耻”从具体事做起

  记:省委已经发出通知,要广泛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如何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学生的心里,作为德育老师,大家有些什么建议和想法呢?

  方:“八荣八耻”把我们的思想品德建设的目标具体化了,比如说其中有一条说的是“以诚实守信为荣”,这是非常具体的要求。任何东西具体化了之后就容易出实效。我们目前的思想品德建设工作强调的就是实效性和针对性。

  朱:社会主义荣辱观,无疑应该成为学校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其形式上要适合学生的年龄层次和认识水平。让孩子能够感到兴趣,才会真正有收获。寓教于乐,不该仅仅指教书,也可以用在育人上。

  钦:校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孩子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都相对单纯,和他们讲社会主义荣辱观,一定要结合他们的生活环境和个性特点,否则容易变成空洞的说教,因为学生们会认为那都是成年人的事,和自己没多大关系。比如,“以服务人民为荣”这条,学生们就不一定能很好理解,如果你告诉学生,在你取得了个人成功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回报社会、回报曾经帮助过你的人,他们会更容易理解。

  曹:其实,对于年纪偏小的孩子来说,教会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每天帮父母做一件事,集体的事情大家一起做,自己说过的话要算数,这些都能教会孩子们明辨是非。树立荣辱观,要从孩子们最日常碰到的事教起。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