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遵循这样的增长道路:摈弃农业、转向制造业,再转向服务业,并以此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也有一部分国家直接从农业生产国转向以服务为基础的经济。中国是沿着前一种发展道路循序渐进的,而印度则部分采取了后一种经济增长道路。
中印的禀赋特征非常相似,可经济增长道路为何存在重大差别呢?
首先,从投资环境看,中国有着比印度更好的基础设施,更适合发展制造业。原因在于中印的财政结构完全不同。中国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商品和服务税,其支出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印度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所得税、利得税、资本收益税和国际贸易税,支出则主要用于国内外债务利息的支付。
由于中国的所得税主要归地方所有,地方政府就有强大动力去招商引资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并尽可能地用税收收入去解决财政危机。但是,这样的动力在印度的地方政府中很难找到。此外,印度的土地基本上归私人所有,地方政府很难以土地批租方式来筹措改善投资环境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
印度政府财政收入高度依赖各种所得税,在经济发展以前政府的税收收入在数量上就非常有限,因此政府为了保持财政收支平衡,就只得举债(包括内外债)。然而,在动态中,这一举措又会进一步恶化政府的财政结构,因为下届政府的财政支出必须用更多财政收入去归还上届政府债务的本金和利息。中国的情况则刚好相反。
其次,中国的商业环境在总体上也比印度好得多。反映企业雇用职工的僵化指数,印度要比中国高出18个指数点。在中国,处理破产企业所需要的时间平均为2.4年,在印度则需整整10年。
再次,中国的劳动力素质总体上比印度好,因此更有利于制造业发展。2003年,中国的小学教育总入学率为116%、中学为67%、高等教育为13%,但在印度,同年的各类总入学率都要低于中国,分别为99%、50%、11%,从而呈现出更为明显的、接受过中等教育的人才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
服务业通常可以分为高端与低端,前者如金融与贸易等,后者如商品零售与交通运输等,所以服务业所需的劳动者并不一定都是均质的。而制造业所需的却是比较均质的劳动要素,特别是在制成品生产部门,通常雇用的都是训练有素的职工。所以,在劳动力素质平均水平较高的中国,制造业获得了充分发展,但在印度,与其教育结构比较相匹配的服务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中印在对外开放方面也就存在重大差别。2003年,中国货物贸易占GDP比重达到60.1%,外国直接投资总额占4.5%。而印度的这两个比例仅为21.1%和0.8%。
总之,无论从商品贸易、服务贸易,还是从外国直接投资等数据来看,中国的对外开放度都要大于印度。原因在于中国拥有规模巨大且高度参与国际分工的制造业,而印度却只有以满足内需为主的服务业,因为服务部门的很多产品都是不可储存的非贸易品。因此,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也比印度大,从外部世界得到的资源和知识也就比印度多,这也正是最近十年中国在世界上比印度更有影响的原因所在。
发生在中印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别,与其说是经济增长速度上的,不如说是经济发展模式上的。因此,选择一种有效的经济发展模式,始终是摆在所有发展中国家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由此,制度改革与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也就日渐凸显。(据《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