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多家企业总部聚集北京总部基地
总部基地先进的理念和设计、优美的办公环境、良好的软硬件服务和较高的性价比,以及全国罕见的企业总部聚集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的极大热情与关注,前来参观、访问、取经者络绎不绝,签约入驻的企业积极踊跃。目前,包括正泰集团在内的国内外160多家企业已签约入驻。
在这些企业中,既有北京地区的企业,也有浙江、上海、天津、陕西、山西、内蒙古、湖北、河南等全国各地的企业;既有改制后的国资委企业,也有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从所属行业来看,既有钢铁行业的,也有自动化行业、铁路系统、航空航天业、电信行业、金融行业、医药行业等各行各业。在这些企业中,很多是行业的领头羊或佼佼者,如国家航天工业龙头企业——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长征火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畜牧业龙头企业——中牧股份,中国民营钢铁企业佼佼者——建龙钢铁、德龙控股……
2004年6月,新融友联作为第一家企业正式入驻总部基地一区16号楼办公,标志着总部基地入驻工作全面展开。如今,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部分签约入驻企业已入驻总部基地一期或二期办公,如中华通信、中国铁通、星玛电梯、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牧股份、世纪卫星、建龙钢铁、德龙控股、旭阳焦化、德国美克马力北京公司、鹿王羊绒、中联动力、北京电力、振龙科技、财富时报……还有部分企业正在装修,如北京依文服饰集团、中电投集团等。
位于北京市西南四环上的北京总部基地,自2003年6月19日开工以来,其发展建设以高效、高质、高端而在业界享有盛名。北京市建委一领导说,总部基地体量如此之大,还能做到如此高效、高质、安全,确实不容易,这在北京乃至全国都是罕见的。这个预计总投资65亿元人民币,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的北京总部新区,在两年半的时间内,总部基地西区已建成300多栋单体独栋总部楼,21个风格别致而高雅的总部会所,并同期完成了55%的绿化面积及各项配套建设,让各企业进得放心,住得舒心。
与建设发展同步,总部基地内资产管理、技术转化和人才交流、国际会展等专门为企业总部进行信息、金融、人力资源服务的“软件”配套措施已在总部基地加快筹备和运营。
据悉,加强入驻企业投融资管理、信用投资管理的总部资产管理运营中心已进入筹备阶段,正在发挥其服务功能,该中心办公大楼即将投入使用;总部物业公司已走入正常运营服务阶段,除为企业建立基础物业服务之外,还将建立企业服务软件平台,真正完善区内多元化服务体系,还专门针对总部基地入驻企业的实际需求推出了“总部特色服务”,包括客户服务大使、特别安保服务、特约经营服务、配套招商服务、物业管理培训服务等。
不仅如此,具有总部特色的总部公社正在完善机构及配套,着手建立以总部新文化体系为主的区内生活管理服务。据了解,总部公社将在服务理念及文化培养上为企业服务,并经常在区内开展以总部生活为中心的相匹配的各种社交、庆典、联谊活动。
北京总部基地董事长许为平先生近日在接受访问时表示,中国企业素质的提升,推动着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而在这一过程中,一些新的市场关系正在建立,“总部基地”就是这样一个“总部市场”;因此,为总部服务,是市场细分的结果,围绕“总部群”,将会逐渐产生一个资本和“知本”更加密集的新型产业,我们可以称之为“总部产业”。
北京最具总部经济发展优势
1996年初,许为平到英国做访问学者,此间对欧洲经济的发展进行了考察、研究和学习,同年加盟英国道丰国际集团,并担任执行董事,负责中国、亚太区的市场拓展、投资运营。到中国10年来,许为平认为自己只做了一件事——总部基地。如今,这个梦想正在逐渐成为现实。
许为平在欧洲做访问学者的时候做了很多考察,看到公司总部聚集在一个区域,这在欧洲是普遍现象,他意识到,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需要一个专门为公司总部筹建的商务区。因此,从1997年到现在,许称自己只做了一件事——建设位于北京丰台科技园的总部基地。
在花费一年时间考察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后,从1998年开始,许在北京做了全面的考察和调研。北京有建立总部的优势,它不仅是中国政治中心,也是中国经济中心,这里的市场、信息、金融资本、人才、政府资源都是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
“当时我看中了北京的丰台区”,许说。“南穷北富”的偏见把丰台压抑下来了,它虽然同属市区,交通好,土地资源丰富,但却落后。这是一个奋起直追的机会,其物理平台的升值空间巨大。
但和丰台区政府磨合有一个过程,直到4年后的2002年,道丰才与丰台区政府达成合作协议。双方成立了合资公司。
运用总部经济理论进行创造性实践
许为平说,在这个过程中他感觉最难的就是要改变人的观念。在与相关方面沟通的过程中,许为平创造性地提出了总部楼的概念,可别人从未听过这个概念,他们只听说过厂房楼、写字楼。除了理念之外,在开发模式、合作方式、市场定位等方面,都需要做很多探索性工作。比如说园区开发的惯例是政府投资,切成小块,再分开招商,这样的结果导致没有一个整体效应,无法建立群体优势。许为平当时的观念是应当追求整体效应,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开发、统一招商。作为企业,要想尽一切办法说服有关部门,也让他们与市场站在一起,充分认识、理解市场,同时形成共鸣。
也在2002年的时候,北京社科院的研究员赵弘在国内第一次提出了“总部经济”的概念,这与许为平不谋而合,也坚定了他做下去的信念。“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一些特有的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聚集,集中研发和营销的两头,生产加工基地通过各种形式安排在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这是一个区域经济概念,但要实现,则需要以不动产作为载体,需要一个市场化的企业去运作。这里面不动产仅仅是载体,要不断产生效应,这就需要我们策划好很多相关的配套服务,企业进来后形成互补与互动,不同的企业文化交织在一起,可以产生巨大的能量。
总部基地理念得到广泛认同
2003年9月的第六届北京科博会上,许为平正式提出了在北京建设总部基地的设想,并和与会者探讨总部经济的发展趋势。从2004年起,他不停地到山东、天津、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黑龙江等地做了多场演讲,先讲总部经济的思想,再告诉人们总部基地要怎么做。
按照许为平的设想,北京总部基地将建设500栋独立办公楼,每栋面积1000~5000平方米,供单个企业作为总部所在地,这些楼全部拥有独立冠名权。整个投资可能要超过60亿元。
现在北京总部基地一期、二期招商已结束,三期招商也已开始,已建成的303栋总部楼,共有168个中外企业总部和地区总部签约入驻。
到现在为止,总部基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整个总部基地概念的提出、设计、招商过程中,仍然充满了争议和不信任的眼光。许为平说,他从回来到现在一直在和外界各方面进行交流和沟通,以寻求社会的认同。而如今,“总部基地”的概念已被全国20多个城市所接受。
为总部服务形成新型总部产业
“500栋楼只是我们的表面,我们最终要实现一个总部的共同体,有独立法人,能够建立一个统一的融资平台”,许为平的理想远不是建设总部楼。他说,北京总部基地的500栋总部楼卖出去之后,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物业联合打包,就可以很容易地实现海外融资。我们也把这种想法和入驻企业沟通过,得到了热烈的回应。我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总部基地基金管理中心。
在完成不动产和金融服务后,总部基地第三个目标是信息化,许为平说希望连接总部基地和海外最前沿的研发,使总部基地成为一个技术快速转移的市场。总部基地的外在建筑很美,“从2006年开始,我们就要做内在美,就是金融和信息服务,围绕为总部企业服务这个目标,在中国就会逐渐整合形成一个新兴产业,我称之为总部产业,这将是一个资本聚集的产业,同时更将是一个智慧或者称为知本聚集的产业”,许为平说,这就是总部基地为什么不是房地产的根本原因。
□建 伟
什么是总部经济?
中国日益扩展的开放格局吸引了大批跨国公司、大公司的总部、分支机构或研发中心在中国大城市安家落户;与此同时,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升级换代,国内许多越来越有实力的企业,渴望进一步寻求更大、更多的机会,纷纷涌向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以及包括省会在内的许多地区中心城市。这些总部的聚集,带动了相关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总部经济”。
许为平,英籍华人,祖籍浙江海宁。现为英国道丰国际集团董事局执行主席,中国北京总部基地董事长,总部经济(中国)战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社会职务:中关村企业家咨询委员会首批委员,中关村外商投资协会副会长,中国商业联合会对外联络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副会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3MBA班主任等。
许为平作为英国道丰国际集团董事局执行主席,负责中国、亚太区的市场拓展、投资运营。20世纪90年代,道丰国际在中国及亚太区电子、通信及网络系统集成领域卓有成就。自2003年起许为平主持开发、建设总部基地项目,创建中国首个总部经济新区,获得巨大成功。曾获“2003年度ABP总部经济奖”、“2003中关村经济人物奖”、“第六届科博会最受关注人物奖”、“2003北京突出贡献企业家”、“2004年度总部经济及总部基地特别贡献奖”、“2005中国(北京)国际不动产博览会最具影响力风云人物奖”、“2005·十大中华管理新闻人物奖”、“中国城市建设杰出人物奖”、“营造中国和谐人屋贡献人物奖”等荣誉。
许为平:为总部服务将带动一个新产业
形象导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