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12月26日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提高天然气出厂价格,并实行新的天然气出厂价格形成机制。分析人士认为,天然气大幅涨价,拉开了资源价格改革大幕。
可以说,去年频频出现的“气荒”促成了此次价格改革。在国家发展改革工作会议上,各省发改委官员几乎一致表示,最紧缺的资源产品已经不再是前年的煤,而是去年的气。
为协调天然气的资源调配,国家发改委在去年11月召开了“九省市协调会”,会上传出的信息表明,2004至2005年,我国天然气生产增长了15%,而同期消费量却提高了25%,其中北京消费量增加30%以上,个别地区的消费量更是增长了38%。
专家认为,造成“气荒”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现行天然气出厂价格偏低,助长了需求的快速增长,加剧了供应紧张。
“对于普遍偏低的资源价格,发改委下一步的打算是,有选择性地、逐步地提高煤、电、天然气、水、石油等资源产品的价格。”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小广解释说。
其实,除了天然气,我国各种资源价格大多存在低估,这也被认为是造成投资过热的根源。电解铝产能飙升的背后是过低的电价;短短几年,电力行业由短缺将转入过剩,这与煤价、天然气价格过低,各地争上火电厂有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一直居高不下,地价过低是重要原因……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因此,要控制投资,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必须理顺资源价格,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引导投资需求。此次调高天然气价格,仅仅是拉开了资源价格市场化的序幕,一系列资源价格改革的大戏将纷至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