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新华社消息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2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途径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围绕这一基本途径,关键是要建立五大机制: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无论是财政支出还是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各个金融机构贷款发放的投向,都应该逐步增加,并且形成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
——党和政府各部门合力、协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工作机制。“我们党和政府的部门是相当多的,不能说哪个部门只为城里设,所有部门要明确自身在新农村建设中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任务。”陈锡文说。
——引导农民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自己辛勤劳动建设自己幸福家园的激励机制。
——引导全社会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
——建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
三大举措遏制农民负担卷土重来
加重农民负担要追究领导人责任
陈锡文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今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彻底取消农业税,为避免出现农民负担的“倒逼现象”,国家将采取三大举措遏制农民负担卷土重来。
第一个重要措施是,增加中央和省市政府的财政对农村基层的转移支付。今年中央政府为农村税费改革给基层的专项转移支付达780多亿元。省、市两级政府对农村基层的转移支付预计达250亿元左右,两项合计超过1000亿元。
第二,通过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精简机构和人员,把无效的开支挤压出去。据统计,1998年全国农民负担约1200亿元,由于今年给予基层的转移支付达1000多亿元,缺口可以通过乡镇机构编制的精简来压缩开支。
第三,针对农民负担可能反弹的情况,中央政府已明确要求建立四项制度:建立涉农收费的公示制度,到底收多少钱,什么钱是可以收的,必须向农民公示。建立农村学校收费的一费制,从今年开始,西部地区的省份将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的学杂费,明年开始全国都实行这项制度,教育收费重的问题可望得到解决。建立减轻农村基层组织负担过重的制度,如建立农村基层组织订阅报刊费用限额制度等。建立加重农民负担案件相关领导人责任追究制度。
近两亿农民已不住在农村
新农村建设将继续减少农民
“有近2亿农民由于劳动就业的流动以及行政区域变化,实际上已经不住在农村了,这个过程今后还会继续下去。”陈锡文22日这样说。
陈锡文还说,“小城镇的户籍实际上早就已经放开了。”公安部在2002年就作出过明确的规定,对于进入小城镇和县级市的市区的农民,只要他有稳定的居住地,有稳定的就业或者稳定的收入来源,就可以根据他自己的意愿举家迁入或者个人迁入。
“我了解到有些农民,当然不是全部,对城市户籍并不大感兴趣。很重要的原因是现在办了城市户口也没有人给你分配住房,没有人保障你的就业,也没有人保证你可以进入城市的社会保障。所以有农民说,即使再便宜,让我花钱买一张没有用的纸也不买。”陈锡文表示,户籍制度改革涉及到各个地区很多不同的情况,将会逐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