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美丽垃圾”怎么办
绿色销烟,点燃资源意识
“一烧了之”的激情与难题
假冒伪劣商品也是可利用资源
无标题
8万条假烟替代15吨标准煤
寻求“绿色销假”的机制与动力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zjrbneirong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2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烧了之”的激情与难题
  清朝道光十九年6月3日,广州虎门海滩,一群群袒胸赤脚的工人、兵勇将一个个黑色鸦片球切成四瓣,倒入硕大的化烟池。化烟池边缘围满了密密麻麻的人群,人山人海。一筐筐鸦片、盐巴、石灰被倒入化烟池中,最后化做黑色的浊流,汇入大海的波涛之中……

  宁波海关缉私局副局长杨明,对电影《鸦片战争》中“虎门销烟”的镜头印象深刻。这一振奋民族精神的场面,至今仍能在人们心灵深处激起涟漪。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杨明指出走私假烟造成的三大祸害:危害健康、影响相关企业的利益,更严重的是,破坏中国的国际声誉。

  因而,选择合适的方法来销毁缉私人员2年间缴获的1683箱假烟,以起到更好的警示作用,一度成为宁波海关相关人员的工作重心。

  “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烧毁的方式。” 宁波海关缉私局办公室包俊说,一想到打假,脑海里涌现的就是曾在电视镜头中见过多次的焚烧镜头:在空地或广场上,挤满围观的人群,执法人员将假冒伪劣商品堆成高高的小山,浇上汽油,一把火点燃。随着“轰”的一声巨响,顷刻间火光冲天、浓烟四起,气势颇为壮观。

  “一烧了之”,是国内诸多城市沿用多年的销毁假冒伪劣商品方式,其初衷是为了起到强大的震慑和宣传作用。但是,负责现场监销的宁波海关缉私局下属北仑分局的管伟星在征询环保专家意见后认识到,“一烧了之”并不可取。

  专家介绍,烟和音像制品、塑料等,在焚烧时会分解出100多种有毒有害气体,还会产生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极为有害的二恶英、碳酸氢化物、氮氧化合物等。露天焚烧所产生的大量烟尘,将直接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甚至危及水质及土壤安全。

  “大批量销毁低品质的假烟,必须在实现警世作用的同时,更新操作方式,告别‘浓烟滚滚’,确保群众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宁波海关对销烟办法进行了创新。在十多天的时间里,他们联系了数家垃圾站,几次调整方案,最终选择可将垃圾用来焚烧发电的宁波枫林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进行“绿色销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