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
记者最近在温州农村采访时了解到,尽管眼下不少地方都在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培训工作离农民的实际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部分农民对培训热情不高,主要是对培训认识不足。留在家里的农民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年龄偏大,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这部分人即使勉强培训后,转移的难度也比较大。一位农民反映说:“培训不培训一个样,还不如把钱直接发到手里。”
农民个性化需求难以满足。当前,农民对培训的需求非常广泛。集中办班的培训形式难对“路子”,实际效果难令农民满意。
有关方面培训能力有限。简短的培训很多是达不到上岗要求的,有的地方师资力量薄弱,只得从外地请老师授课,无形中又加大了培训成本。
部分农民的就业理念仍有偏差。许多参加培训的人把目标定位在经商、办企业,或者是企业管理层,不愿当一线工人,眼高手低,增加了转移的难度。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有关人士建议,各地最好能在培训之后再送上一程,真正让广大农民走上致富路。比如,将传统的农技推广工作与农民培训工程结合起来,农业科技人员走到田间地头,把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送到农民手里,手把手地教会他们;建立专项资金用于对农民的技术培训,让接受培训的农民真正掌握一项致富的技术;加大对外出打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采用“订单式”培训模式,企业下“订单”,农民“点单”,经过培训的农民直接到企业就业,将企业的用工需求与农民的就业意愿有机结合起来,使培训有的放矢等。
本报记者 郑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