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9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鸣凤”琴声太空觅知音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的不息血脉
电脑和机器都织不出来的云锦
保护民族的文化记忆
年画家族有了“新”成员
木偶会“吸烟”、“骑车”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无标题
“唐僧取的应该就是贝叶经”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zjrbneirong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2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保护民族的文化记忆
  悠扬阔远的蒙古长调、优美华丽的昆曲《牡丹亭》;甚至社火、祭灶、庙会;甚至剪纸、泥塑、杂耍;甚至春节、端午、中秋……5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民族情感认同的纽带和感情沟通的桥梁。

  相对于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基因,很可能因某些艺人的逝去而随之消失。说到底,这种活态文化,必须靠活态传承才会得以发扬光大。

  自觉尊重“原生态”。一个叫郭德纲的相声演员,把相声重新回归到本源意义上的艺术形态而大获全胜。自觉意识上的文化传承应该是艺人的艺术追求。首先是继承,才可以谈发展,师承的关键也在于此。泥人张的弟子绝不会使用米开朗基罗的技法和材料,这是行里的规矩,而文化传承看重的恰是这个规矩。这也叫尊重原本“生活相”。笔者在潍坊买的泥“老虎”跟儿时玩过的完全一样,摊主说,他们家做了几十年泥“老虎”,从爷爷辈就是这个样子。

  形成传统“文化场”。任何一种文化形态一定存活在某个特殊的空间。中秋月夜,苏州城万人空巷,赶往虎丘斗曲,成为一个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独特艺术魅力的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然而,其后经文人雅化,昆曲曲高和寡,与民众生活渐行渐远。我们是不是该这样考虑:一种来源于生活,不脱离生活的“生活文化”,不应该束之高阁,藏之深闺。乘乌篷船看社戏曾是鲁迅给我们描绘过的田园诗画,民间的艺术只有植根于民间才有生命力。

  恢复原始“生活流”。有些高端的、特殊的民族文化形态当然应该存活在相应的艺术土壤里,比如云锦,比如水书。但剪纸、年画、木雕等本是乡间民众装点气氛美化生活的手段,风筝、泥塑也是乡民为哄孩子而制作的玩具。它们在与现实生活的实践功利紧密相连下萌生和发展,是具体生活技艺和日常生活的展现,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我想的是,只有恢复其生存意义上的“生活流”,它们才能得到真正的保护。     (据《北京日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