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9版:今日点击
3  4  
PDF 版
时代呼唤杰出科学家
无标题
王选:当代毕昇归去
王选与印刷革命
哈马斯突然更换总理人选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zjrbneirong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2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时代呼唤杰出科学家
——悼念王选先生  
  “真的太突然了!”“除了悲痛,还是悲痛!”“一代创新宗师,沉痛悼念!”“当代毕昇,耗尽毕生。”“真正的创新者,一路走好!” ……

  网民的这些感受,反映了人们的心声,也是时代的呼唤:时代呼唤杰出科学家,呼唤真正的自主创新。

  王选的一生,是对创新孜孜以求的一生。上世纪70年代末,在国家的组织下,是他大胆提出跳过正在攻关的第二代、第三代照排机,直接研制当时尚无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正是他和他的团队一连串的创新,促进了汉字激光照排产业的形成,取代沿用了上百年的铅字印刷,推动了我国报业和出版业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王选的一生,是追求人格完美的一生。尚在盛年,他毅然退出科研第一线,全力扶持青年科学家。“要想做好学问,先要做个好人。认识自己的不足,懂得要依靠团队,千方百计地为优秀的年轻人创造条件,使他们脱颖而出。”晚年的王选更是多次呼吁,要鼓励创新,支持创新。他敢于直面现实,抨击不公正现象:“一个科学家如果经常在电视上出现,那么他的科学生命也就结束了。”

  王选的逝世,之所以引人注目,正是因为他以自己的一生塑造了一座自主创新的丰碑,也塑造了一座拼搏不息、勇攀高峰的精神丰碑。人们期盼着,科技领域能涌现出更多这样的丰碑。

  王选是继黄昆后第二位因病故去的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逝者已矣,来者可追。对后来者来说,最关键的是化悲痛为力量,继承王选的遗志,学习王选的精神,将中国的科技事业尤其是自主创新事业推向前进,提高中国的国家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我们期待着,更多像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这样的杰出科学家不断涌现出来。这样,我们的事业就能蒸蒸日上,我们的民族就能永葆生机与活力。 

  新华社记者 李斌

  (新华社北京2月13日电)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