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黄宏) 位于杭海路的杭州市外来劳动力市场门口,来自安徽长丰县的外来务工者范军感到“心慌慌”。他已经在市场里转了两三天,不是人家不要他,就是他嫌待遇差。
据了解,2月4日至6日,2万多名外来民工进入杭州市区和郊县各大劳动力市场求职,却只有5000人达成求职意向,很多民工一岗难求;同时,整个杭州市却有数万个岗位“虚位以待”。节后我省劳动力市场正在显现“供求错位”。
据了解,民工期望值的提高,使一些传统热门行业用工遇到了“寒流”。在杭州外来劳动力市场内,一家饭店要招聘服务员,每月工资近700元,还包吃包住,但表示愿意的民工寥寥无几;乔司镇一家机械厂招聘装卸工,求职的民工一听连说“太苦”,掉头就走。
外来民工缺技术、少技能也导致了“供求错位”的出现。在杭州市区提供的3.3万个岗位中,技术工种岗位数为1.45万个,最高月工资达到3000元;但企业要招聘到技术工并不容易。浙江省顾家工艺沙发制造公司负责招聘的许女士说:“现在普工比较好找,一些技术工种,像刨工、木工等,找人的时候要费点周折。”
据分析,我省企业岗位需求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机械、批发零售和餐饮服务行业,绝大部分岗位要求熟练工人,有不少岗位甚至要求有职业资格五级以上。这让很多只有初中以下文化水平或无一技之长的外来务工者感到求职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