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徐园 县报道组 方敏 陈勇) 日前,宁海县大佳何镇上葛村的村后三用山上呈现一派忙碌的景象:十多个村民在挖冬笋,几辆拖拉机忙着把竹笋往山下运。笋农葛建华告诉我们,通机耕路前竹笋大部分只能“烂”在山上,现在这些笋都成了村民用来换钱的“宝贝”。
宁海县的西部山区蕴藏着丰富的山林资源,全县有10万亩毛竹山、2万亩茶园以及雷竹、香榧、板栗等土特产处于深山无法开发。为了改变村民们“守着富山过穷日子”的现状,2003年宁海启动资源性机耕路工程,对具有开发价值的300亩以上毛竹或经济林,政府予以补贴修建机耕路。3年来共建成资源性机耕路39条,总长50公里,给农民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约2000多万元。
一条长长的“资源路”把村庄和市场连在了一起。县老区办的杨主任给笔者算了一笔账:每公斤毛竹市场价为0.4元,如果靠人工搬运,其运输成本为每公斤0.26元,通机耕路后现在每公斤毛竹的运输成本下降到0.1元。按一根毛竹25公斤计算,卖一根毛竹可以增收4元钱。
“资源路”在把毛竹、竹笋送出山外的同时,也“输入”了先进的设备和理念,为高效益开发山林提供了可能。大佳何镇上葛村2公里长的资源性机耕路建成后,村后的山上开发了500亩竹笋优质高产示范基地,通过引进先进的喷灌技术,竹笋的亩产从原来的800公斤增加到现在的2000公斤,每亩的产值从原来的300元提高到现在的3000元。资源性机耕路的投资效益在一些山区已经得到逐步“放大”,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一条路就能带活一村经济。由于修通了“资源路”,不少地处偏远的村庄因地制宜,发展起特色经济,逐步形成“一村一品”的格局。在深圳镇岭下村,现在家家户户都编竹箩销往各地,全年生产20万只竹箩,仅此一项为农民增收50万元;桑洲庙岭村发展了600多亩茶园,现在茶园的一年承包费就达到40多万元;岔路的王家坑村原先是有名的“光棍村”,现在成了高山蔬菜专业村,该村已致富的小伙子成了“香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