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有两亿四千万农户、八亿农民。近10年来,中国社会、经济整体快速发展,农业、农村发展较为缓慢,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相对落后。
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中国有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60%以上的农户还没有用上卫生的厕所;有近7000万户农民的住房需要改善;1.5亿农户需要解决燃料问题;6%的行政村还没有通公路;2%的村庄还没有通电;6%的村子还没有电话;l%的乡镇没有卫生院;60%以上的县没有标准的污水处理厂。
落后就意味着存在追赶的空间。较为粗疏地测算便知,新农村建设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和近三万亿元的投入。面对如此庞大的系统工程,除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投入,大力利用民间投资是一种现实的选择。
巨大的市场空间只是提供了可能的商机,来自政策层面的多重支持,则令民间资本相信他们能够在新农村建设中淘到金矿。
以农村商品市场为例,在城市中普遍存在的超级市场、连锁店,在农村还不多见。有顺口溜为证:“油盐酱醋找个体,日常用品赶大集,大件商品跑县里。”
对此,商务部提出,计划三年内在试点区域培育25万家农村连锁超市,覆盖全国50%以上的行政村和70%以上的乡镇,形成现代流通方式下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并出台对建设或改造配送中心的银行中长期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予以一年贷款利息补助,中西部地区贴息率不超过3%,其他地区贴息率不超过2%等一系列补贴措施。
金融业也已经开始注意到新农村建设。中国农业银行外汇交易中心高级产品经理李林告诉记者,新农村建设为银行拓展县域经济信贷市场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哪家银行对这一机遇把握得更为得当,就能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更广泛层面的政策背景来看,2005年里中央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预示着未来中国产业发展的两大主导方向:一是以中西部、东北、农村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将成为国家财政重点扶持的对象;二是农业相关的制造产业集群,以及与农民收入相关的基础消费产业集群,将在“十一五”期间获得较快的发展机遇。
此外,2004年以来,中央通过免征农业税等政策,帮助农民增收,农民收入已有显著增长并有可能保持这一势头,农村消费市场有望成为一个新的增长亮点。这对民资进军新农村是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