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项意义重大、必须做好的工作。但在此过程中,一些不切实际、心浮气躁的苗头也值得我们警惕。
近一周内,我参加了两次“建设创新型省(市)”的研讨会。某省8年前研制成功的一款计算机直到今天还在作为“创新王牌”,夹带在近5年的成就中反复褒扬,殊不知国外同类产品的运算速度已达到它的近3万倍,国内同行产品的运算速度也是它的近1000倍。
对于这种现象,科技部一位官员打了一个比方:“股市上流行一个词,叫‘包装上市’,今天,个别地方、少数人对待自主创新,也采取了类似态度,我把它叫做‘包装上路’。”“包装上路”,一方面是攀比心理作怪,别人有了我也要有,不能显得落在后面;另一方面也有争取资源的考虑——把自己的理念说得很先进、实力说得很强,就有可能在支持创新的资源配置中抢占舆论优势、多分一杯羹。
事实上,创新的意识也许可以在短时间内增强,但创新的能力决难在短时间内飞跃。我国要用15年的时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这是一项极其繁重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极其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使命光荣,任务艰巨。
(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