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学海
3  4  
PDF 版
话说网络三客
我们需要社会政策学
心动不如行动!
粮食民俗与粮食主权
趣味逻辑
读“学习型组织理论”有感
姿势与健康
当代人类文化发展的趋势
理解“文化资本”
马、恩关于人与自然发展关系的思想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zjrbneirong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姿势与健康
王冰梅
  解剖学告诉我们,除面部神经外,身体所有神经都是从背部正中脊髓各节发出,沿途逐渐分支,支配躯干和四肢。不妨观察一下猫、狮子等四肢爬行动物,其柔软的身躯如此伸缩自如,富有力度,犹如一张弯起的弓,带动四肢奔跑、跳跃,捕食和逃亡时闪电般的反应速度都和它们发达的脊神经和背肌有关。

  为什么如此?因为动物连接前后肢的躯干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弓起时像一个弹簧或一把弓箭,对动物弹跳、加速起很大的作用。而人由于上肢不着地,躯干起不到连接和弹性作用,背部肌肉和神经不参与水平方向运动,仅靠双下肢像一只圆规沿髋关节前后摆动,其爆发力弹跳力就大打折扣。生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叫翻正实验,当猫等动物从高处四脚朝天摔下时,它会在下坠过程中保护性地将头、颈、上肢、躯干、下肢顺次翻转过来,以匍匐状四肢着地。可惜,人在进化过程中,这种本领就丢失了,只有少数经过专门训练的人或跳台跳水运动员才有意识地保持这种翻正反射的本领。

  其实,人的胎儿和动物胎儿在母体里蹲的姿势非常相似,这是人类寻求舒适和庇护的本能姿势。婴儿爬行时的抬头使脊柱出现第一个弯曲——颈曲,从爬行到直立行走,脊柱出现第二个弯曲——腰曲。S型弯曲的脊柱是人类配合直立行走的一个适应性变化,除有利于支撑体重缓冲压力外,于健康并无多大益处——神经和肌肉的劳损和退行性改变主要发生在这两个部位。因为直立时,重力完全落在S型的脊柱和下肢,躯干直立姿势的维持使肌肉和神经无法进行各个方向上的运动锻炼,长此以往,如果身体得不到锻炼,背肌和脊神经就会僵硬退化,出现劳损、酸痛等症状。

  正因为这样,我们更应该关注人体的姿势。可惜现代人越来越依赖“人性化”设计的沙发、躺椅、摇椅等,肚子越挺越圆、越来越大,不愿去弯腰、去蹲,人在摒弃蹲的同时,也摒弃了健康。现在的婴儿不会爬了,成人则不会蹲了!在过去的农村,农民吃饭时都喜欢蹲在地上。对于他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一种习惯。因为蹲时,身体两个最大的关节——膝关节和髋关节折叠到最大程度,各关节几乎不承受身体重量,躯干部肌肉却得到活动。因此,尽管那时负重作业很多,但颈腰肌慢性劳损和退行性变很少,富贵病更无从谈起。

  中国古代的养生学家很具慧眼,不仅编出五禽戏,让人们模仿虎、鹿、熊、猿、鹤的姿势,而且太极拳、气功武术等也都讲究躯干微曲,太极拳的起势要求下颌微颔,“含胸拔背”,武术的“坐桩”功夫,都要求人体自然弯曲。道理就是这样的。

  俗话说得好:“卧龙,俯虎,仰僵尸”,直的线条是最没有力度的线条,弧形才能产生张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