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深读

文章导航

非遗不只是“遗产”

  陈黎明

  “我浙素称人文渊薮。”一百多年前,清代经学家俞樾作如是言。

  如今,再回看这句话,人们又多了几分感悟。

  “素称人文渊薮”的浙江,孕育了丰富多样的非遗文化。据了解,浙江目前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57项、省级非遗项目1192项、市级非遗项目4763项、县级非遗项目11499项。它们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点缀着之江大地的山山水水、城市乡村。

  非遗绝不仅仅是点缀。

  “所谓非遗,实际就是以前人们生活中的东西。”在采访中,不止一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向记者表达相似的观点。

  先民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生活,产生了各种器物、技艺、习俗等。随着时光的洗礼,往日的生活场景渐渐模糊,留存下来的景观、手艺、习俗,成了今人的非遗。

  如此看来,所谓非遗,不过是昨日生活的印记。这种印记从未远去。

  一颗排扣、一缕茶香、一片剪纸、一杯佳酿……它们是非遗,也是我们的吃穿用度、日用常行。

  非遗富含先民的生活智慧、审美情趣和思维理念,依然丰富着当下的文化生活,滋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并持续培育我们的文化自信。

  传承非遗,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其更好地融入当下、融入生活。非遗的生命力正在于此。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ICP备:浙B2-20080242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628号

浙江日报 深读 00006 非遗不只是“遗产” 2025-04-01 浙江日报2025-04-0100026 2 2025年04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