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大陈:数字赋能安全生产,“一图一码”打造智慧监管新模式
章慧灵
在安全生产管理领域,数字化正成为提升工作效率的一种新手段。近年来,金华义乌市大陈镇以“数字大陈”基层治理应用平台中“一图一码”应用为载体,构建起“智能感知—数据驱动—闭环处置”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这套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物联网技术的系统,通过全流程数字化改造,实现了安全生产监管从“人防为主”向“技防为要”的转变,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样本。
走进大陈镇“数字大陈”指挥中心,只见大屏幕上有关安全生产的四色动态图谱实时跳动着。“我们整合了32个部门的数据资源,通过‘一图一码’为企业画出一企一档的立体安全画像。”大陈镇应急消防管理站站长潘志斌面对着指挥中心的全息投影介绍道,该系统能自动识别高风险企业,精准推送整改指令。过去需要三天才能完成的排查,现在两小时就能完成初步排查,并生成风险热力图,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目前,该平台已接入工业企业、建筑工地等各类主体2363家,今年已触发145次隐患预警并进行了妥善处理。
在最近的一次例行安全检查中,网格员小陈通过手持终端“数字大陈”应用中的“一图一码”系统,仅用半小时就完成了从隐患上报到现场查封的全流程操作。
“通过数字化平台的交叉派单机制,还能避免监管中常出现的‘故意为难’‘走人情’等违规行为。”网格员小陈说,在最近的一次例行检查中,他发现一家玩具加工厂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堆满杂物,安全隐患大。随后,他利用“数字大陈”中的“一图一码”应用,迅速将工厂的具体地址、企业详情、隐患内容以及现场照片等信息如实填报,并启动查封审批流程,建议对该工厂进行查封。提交建议后,网格长接收到指令,马上前往现场处置。
经确认情况属实,查封流程顺利推进,随即进入安检员处理环节。“发现问题后,每个流程分段处置、综合研判,全流程网上留痕。”大陈镇相关负责人说。
更深刻的变革发生在治理流程层面。平台构建的“三查三办”机制,即自查自纠、网格核查、平台督查,立办立改、专班督办、到期销号等,形成安全监管闭环。
近日,大陈镇开展百日整治专项行动的成果,印证了数字化转型的成效。大陈镇今年以来累计排查生产经营单位30567家次,发现整改隐患37299处,整改率达99%。
无人机巡航盘旋在建筑工地,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危化品仓库,大陈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一图一码”等数字化应用,他们正书写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