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创新浙江

文章导航

一湖碧水,千年故事

这场微短剧盛宴,何以落子淳安?

  微短剧以简洁明快、内容丰富的特点,迅速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成为信息传播领域中的重要形态,并有效形成了多元化的商业模式。为进一步推进微短剧赋能千行百业,一场由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省公安厅、浙江省司法厅、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影视人才交流中心联合指导的首届“新媒体青年短剧征集活动”颁奖典礼落子淳安,让人们将目光聚焦于这座以千岛湖闻名的小城。

何以淳安?

自然与文化的双重馈赠

  千岛湖碧波万顷,徽派古村落粉墙黛瓦,绝美的自然风光外,新安文化、吴越文化和徽派文化在淳安交融碰撞,形成独特的文化景观,为微短剧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1959年,因新安江水库建设,始于汉唐的千年古狮城,悄然长眠于烟波浩渺的千岛湖之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成了老人们埋藏心底的记忆。如今,根据水下的考古成果,文渊狮城被复刻于地面之上,为人们再现唐朝时“浙西小天府”的魅力。

  威严高耸的牌坊、独具风情的海报、酒肆饭堂的招牌、做旧复古的黄包车、真实还原的门牌……1400年前的一切,恍若未变。

  近日,由杨紫、韩东君主演的古装传奇剧《家业》在文渊狮城拍摄,该剧聚焦徽墨文化,讲述了李家八房幺女李祯为解决生计毅然走上制墨之路,最终推动徽墨传世的故事,跌宕起伏的家族传奇叙事与千岛湖的湖光山色、古朴建筑深度融合,有望带动文渊狮城的旅游业发展,引发打卡热潮……一街之隔,由浙报文娱出品的《灯火阑珊处见你》正在开展精妙的制景工作,该剧响应国家广电总局“微短剧里看非遗”创作计划,由知名演员主演,通过古今交错的叙事手法,展现杭州市淳安县非遗里商仁灯的传承与守护。

  “微短剧+文旅,提升了千岛湖旅游的影响力,甚至对整个千岛湖的旅游结构,都有极大的补充作用。”淳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以大视听赋能千岛湖旅游发展,以姜家镇文渊狮城为例,丰富了旅游产品内容,赋予了更多宣传亮点。

  除了文渊狮城,在自然景观方面,淳安还有千岛湖景区、森林氧吧、龙川湾湿地等,在文化景观方面,有龙山岛海瑞祠、芹川古村、下姜村等。

  新媒体青年短剧征集活动颁奖典礼选择淳安并非偶然。这个拥有573平方公里水域的生态县,正经历着从“观光打卡地”向“内容生产地”的转型。“我们要让每滴湖水都成为创意源泉,每座岛屿都变成故事工坊。”淳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自然与文化的双重馈赠构建起淳安赋能微短剧内容生产的平台与基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在淳安得到创新实践,1078座岛屿构成的天然剧场逐渐成为青年创作者心中的“圣地”。

何以淳安?

新媒体传播的笃行者

  2025年,以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牵引,浙江不断激活文化新质生产力,使其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这与国家广电总局“微短剧+”行动计划不谋而合。该计划旨在通过微短剧形式拓宽文化传播边界,推动千行百业的“软性赋能”。淳安正是借助这一政策东风,实现地方实践与顶层设计的联动。

  淳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媒体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提供实际支持:在营销政策方面,淳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立足行业主管职能,不断加强市场、资金、活动整合,构建“1+5+X”营销新体系。设立了专项基金用于支持新媒体产业的发展和新媒体创意的孵化,这些资金不仅用于支持创作者、引进和培养新媒体人才,还用于技术研发等方面。

  同时,淳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结合“五个之城”定位,通过策划大区域下的网红线路,主动融入长三角、浙赣皖、杭黄衢等体系,优化新媒体传播等产业配套与基础设施,丰富主题场景,降低短剧、短视频等新媒体内容产品在地创作的各项成本,从而鼓励优秀内容产品的产出,不断提高千岛湖的影响力与曝光率。

  活动期间,淳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积极鼓励青年短剧创作者、网红达人制作具有千岛湖印记的微短剧、短视频作品。这些作品以千岛湖的自然风光,或以文化故事为背景,展现淳安的独特魅力。数据显示,仅今年元旦期间,抖音、微博、快手等短视频与社交平台,“千岛湖旅游”“淳安旅游”主题创作多达数千个,其中不少作品点赞量破万,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突破了5000万。视频结合千岛湖美景,通过达人与游客的精彩演绎和生动讲解,让观众沉浸式体验了千岛湖的湖光山色。

  一系列新媒体传播创新实践为新媒体青年短剧征集活动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拍精品短剧到淳安”成为行业共识的背后,是完备的产业配套和政策扶持——对创作发布宣传千岛湖文旅资源的文旅短剧累计奖励最高可达6万元、特色文旅活动单场最高奖励100万元等。立体化、多元化的新媒体传播与营销生态,不仅为青年短剧征集活动构建起强大的赋能底座,更在用实际行动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何以淳安?

平台赋能与产业提升

  新媒体青年短剧征集活动设置“跟着微短剧去旅行”“跟着微短剧来学法”“跟着微短剧来科普”等七大主题赛道,活动面向全国范围内的青年创作者开放。截至目前,已接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三百余份精彩作品,充分展现了青年创作者们的无限创意与才华。

  该活动不仅是文化工程,更是经济命题。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成为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加快人文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而淳安正通过“微短剧+品牌”“微短剧+非遗”等模式,为当地农特产、民宿旅游等产业注入IP动能。例如,淳安通过展示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和消费,将千岛湖鱼头、鸠坑茶等地域品牌通过剧情植入实现“软推广”,助力农民增收。与此同时,淳安也正在通过完善产业链、提供扶持等方式引进、孵化、留住人才,赋能大文旅产业的转型升级。

  除了作品征集和评选,本次活动还将在现场举办微短剧剧本创作交流活动、产业对接活动等,邀请行业专家、平台代表、创作者等共同探讨微短剧创作趋势、产业发展方向,推动微短剧与文旅、电商等产业深度融合,构建良性发展的微短剧生态圈。据悉,活动现场还将成立浙江短剧发展联盟,以党媒引领,抱团发展。相信随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地区将借助微短剧的东风,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目前,新媒体青年短剧征集活动仍在持续进行中。期待已久的颁奖盛典也即将启幕。举办地淳安将继续发挥其自然与文化优势,为青年创作者提供更多的创作灵感和展示平台。

  从外景取景地到内容策源地,淳安的蜕变揭示着县域发展的新可能。当千岛湖的波光成为照亮创作灵感的镜面,当岛屿的轮廓化作青年叙事的坐标,这里正在发生的不仅是文化生产方式的变革,更是地方价值重估的深刻实验。正如参赛单位之一的听花岛总制片人赵优秀所说:“每个时代都需要自己的青春注脚,而我们恰好找到了一片可以蘸墨的湖水。”

  从宏阔蓝图到创作实践,淳安成为青年群体用数字语言重构文化表达的试验场。当县域城市寻找差异化发展路径的创新突破,当千万个镜头对准千岛湖的山水人文,这里的故事或将在未来超越地域限制,成为又一个“文化强省”的生动注脚。

  本文成稿之际,活动组委会传来最新数据:征集作品的过程中相关衍生话题阅读量超2亿次。这个数字,或许正是对“何以淳安”最有力的回答。

  (本版图片由淳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提供)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ICP备:浙B2-20080242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628号

浙江日报 创新浙江 00010 这场微短剧盛宴,何以落子淳安? 2025-02-27 浙江日报2025-02-2700006;浙江日报2025-02-2700009;浙江日报2025-02-2700010;浙江日报2025-02-2700016;浙江日报2025-02-2700025 2 2025年02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