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和教师叶晓俊20多年带领百余学生获机器人操控竞赛省级以上奖项——
为山区孩子打开科技之门
本报记者 暴妮妮 共享联盟·云和 叶益鹏 林静
最近,云和县实验小学的师生们沉浸在激动、火热的氛围中——学校的机器人社团拿到丽水市中小学创客竞赛3个一等奖。这支队伍不容小觑,他们2024年暑假还在浙翼星光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省赛、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全国总决赛、全国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全国总决赛中斩获6个全国一等奖,学校更是在2024年7月被浙江省人工智能学会评定为优秀组织单位。
对一所山区小学来说,这一成绩得来不易。除了孩子们勤奋努力外,还得益于他们有一位亦师亦友的指导老师——叶晓俊。从20岁大学毕业时的教坛新人,到如今荣获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成长为丽水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带头人、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叶晓俊用了21年。寒来暑往,她把一批又一批孩子带上大赛,让他们在更广阔的科技天地纵横驰骋。
想教好学生,自己先学精
初见叶晓俊时,她正在学校的技能机器人训练室研究最近很火热的虚拟机器人。
“20多年了,在不断更新的机器人赛道上,想教好学生,我必须自己先学精。”叶晓俊回忆,2003年刚接触机器人大赛时,她还是一名初学者。那年,刚毕业的她进入云和县实验小学,任职学校的信息科技教师。没想到一报到就被委派了一项艰巨的任务:代表学校带队参加第三届浙江省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竞赛。
“我当时都懵了!”叶晓俊说,她从丽水师范专科学校(现丽水学院)初等教育(计算机)专业毕业,虽然有点编程基础,但机器人技术是从来没有涉足过的领域。
“第一次试水,我给自己的要求就是先按照教程把最基础的机器人任务做好。”叶晓俊说,可即便如此,她和参赛的孩子依然没日没夜学习、训练了两个多月。
或许是幸运之神的眷顾,尽管他们不像其他队伍一样有非常灵活的机器人和精炼的搬运路线程序,但整场比赛他们非常稳定地完成了任务,并获得了一等奖。
“机器人大赛比拼的终究还是技术,能非常稳定地完成基本任务得奖只是一时运气。”叶晓俊说,此后十几年里,尽管每年她都带队参赛,却一直没有拿到省级和国家级一等奖。随着参赛次数增多,她也逐渐积累了经验:编程思路要独特,赛事规则要吃透。
她不得不向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丈夫陈海明求助。此后几年,叶晓俊白天利用空闲时间看视频、学教程,晚上就带着机器人模型和设备回家,跟陈海明学习编程知识、研究机器人搭建技术。
在陈海明眼里,叶晓俊学习领悟力强,还有股不服输的劲儿。在一次机器人搬运项目比赛中,叶晓俊看到有支队伍的机器人,夹货物的手臂一次性张开角度只有60度,正好可以夹住陨石。而他们则需要张开至90度后再缩小至60度,浪费了时间。叶晓俊回家后,便拉着陈海明研究程序,一宿没睡,终于在第二天早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丽水第二高级中学老师金松在机器人大赛方面颇有经验,叶晓俊拜他为师,隔三差五就往丽水市区跑,对赛事规则等相关事项的了解日益深入。2008年,在丽水市举办的一次机器人大赛中,叶晓俊凭借吃透赛事规则,帮孩子们在迷宫机器人项目中获得了缩短任务完成时间的优势。
经过不断磨炼、总结,2015年,叶晓俊终于带着孩子们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总决赛网络机器人野外生存项目中拿到了一等奖。
“双料”好成绩,让家长转变观念
在电脑尚未普及的年代,要领着一群山区孩子了解编程、学习机械操作并非易事。
“那会儿的叶晓俊很‘犟’。”云和县实验小学校长饶小丽说,十几年前,很多山区家长不了解机器人大赛,担心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多人不支持。虽然曾经不被看好,但叶晓俊并不气馁。
她找了一些家长不是特别排斥的学生进入自己的团队,先是引导他们接触造型酷炫、科技感满满的机器人,产生兴趣,然后再手把手教他们把机器人玩懂、玩好。果然,有些孩子为了学好编程,会主动想办法提升自己的数学成绩,从而增强了学好功课的信心。
在叶晓俊看来,只有让孩子们取得学习、竞赛“双料”好成绩,家长才会真正改变观念。她每年寒暑假期间,都会抽出半个月陪孩子们一起在学校准备赛事,累了就在教室的角落休息片刻。搬运机器人的设备地图是平铺在地面的,为了观察机器人的搬运动作是否精准,她就陪孩子们在地面上爬来爬去,教室里那片区域的地板都被擦得比别处更光亮。
“以前我成绩平平,还不爱说话,现在不仅拿了奖,还有了很多好朋友,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云和县实验小学学生刘金说,自从三年级被叶老师选入机器人社团后,他开朗自信了不少,做什么事都信心满满。
正是靠着这样的耐心和毅力,20多年来,叶晓俊带领上百名孩子走上省级、国家级赛事,拿到了百余个省级以上的奖项。
“很多孩子不仅获得了这个领域的荣誉,还养成了受益一生的学习习惯。”叶晓俊一脸自豪地说,她的好些学生,有的后来考上了北京大学,有的成了中科院的研究生……
这些可喜的成绩,逐渐让越来越多的家长转变了看法。有些家长主动找叶晓俊,想让孩子跟着她学习。学校也顺势将机器人技术作为办学特色。2015年,学校正式将机器人纳入扩展课程,先后开设起人工智能、机器人、Scratch编程等一系列课程,叶晓俊也变得更加忙碌。从一开始的一支队伍两个人,到如今带过数百支队伍、数百名队员,叶晓俊的机器人团队日益壮大。
既要当老师,也要当家长
“马赫,衣服要穿好,天冷了,容易感冒。”“楷林,吃饭不能挑食,你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到准备大赛期间,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在食堂,叶晓俊身边总会围着一群参赛学生,而她无时无刻不在操心、唠叨。
“很多孩子外出比赛没有家长陪同,所以老师也要当家长。”饶小丽说,叶晓俊目前是全校孩子最喜欢的老师之一,被信任也是她能带好学生的关键。
早期学校还没有能力为孩子们提供充足的训练条件,叶晓俊每年暑假都要带队去位于莲都区的丽水第二高级中学训练。看到孩子们每天要顶着高温坐3个多小时的大巴车在莲都和云和之间往返,叶晓俊实在心疼,于是干脆让学生们住在她莲都区的新房里。她还担负起为孩子们做早饭、洗衣服的职责,那时候她家里的阳台,常常挂满了孩子们的衣服。
“叶老师虽然教学时很严厉,但生活中跟我们的爸妈一样,每次赢了比赛都会带我们出去庆祝。”擅长综合技能机器人项目的六年级学生邱铭辉开心地说。
有一次在青岛参加完比赛后,叶晓俊带着孩子们去金沙滩看军舰。其中一个名叫蒋政航的学生,仰着小脸,一脸坚定地说,希望自己操作的机器人未来也能和军舰一样厉害,成为保卫国家的武器。
“那一瞬间我很为他骄傲,觉得我做的一切都值得了。”叶晓俊动情地说,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作为教师,她希望孩子们能不断求知探索、勇于创新、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