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亮点
本报记者 肖淙文 整理
北京市:北京持续保护森林资源。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太行山绿化、森林健康经营等生态工程的开展,使全市山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7.07%,形成稳定的生态屏障。全市道路干线、河流水系等生态廊道也通过加宽加厚,减少生境碎片化。
天津宁河区:宁河区投资超140亿元,升级保护修复七里海湿地,打造全封闭管理、智能化巡检体系,通过人工修复方式,丰富生态链条、提升生态功能,累计恢复湿地植被2万亩,营造浅滩1.5万亩,畅通120公里补水输水线路,湿地水域面积增长50%以上。
鄂尔多斯市:鄂尔多斯市以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打造“风光氢储车”新能源产业集群、精细化工等18条新兴产业链,创建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开工建设全球最大的绿氢耦合煤制烯烃等示范项目,2023年成为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
十堰市:十堰市补充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将生物多样性保护融入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确保城市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协调。通过创建连续的绿地系统和生态廊道,确保城市内部及周边的自然栖息地得以连接和保护,推进生物多样性主流化。
厦门市:厦门强化陆海统筹,打造互联贯通的全域生态水系。率先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推进生态补水工作,实现流域“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实施7座海堤的开堤通海、破堤建桥,有效提升海域环境容量,提升海洋自我修复能力。
(本报记者 肖淙文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