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专版

平湖经开区:社区来了合伙人,让幸福就在身边

  “原来的美食街现在变得安静整洁又不失烟火气,多亏了我们小区的‘合伙人’!”近日,家住嘉兴市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景乐步行街东侧景乐花苑小区的黄先生心情愉悦,因为小区里的一支暖心队伍帮他缓解了困扰多年的噪声问题。

  景乐步行街是一条集多种经营业态于一体的步行商业街,各类业态相互“音量攀比”,让黄先生这名三班倒的企业操作工苦恼不已。黄先生的情况并非个例,曾有多名居民投诉步行街。为此,西林寺社区工作人员多次调解,但居民、商户立场不同,问题解决久不见效。

  于是,社区决定请出社区治理的一群“合伙人”:社区居民陈忠杰是一名律师,他主动为居民提供噪声扰民相关法律条例的咨询服务,并为步行街商户进行普法宣传;社区的平安书记施康生带领警务室人员驻小区队伍,在步行街24小时巡逻,主动承担起维稳职责……

  这些有专业背景又热心社区事务的居民,直接、有效地打破这重“误解”,将解决问题的路“打通了”。而像这样的队伍,都有一个温暖的名字——“幸福合伙人”。在平湖经开区,这种全新的基层治理模式正蔚然成风。

  幸福西林

  共创社区治理新模式

  西林寺社区是典型的融合型大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呈现“多小散杂”的特点,老年拆迁居民比例高。在西林寺社区的城西新村,老人们生活中遇到难解决的问题,就会想到“王家阿巴”。

  这天,城西新村28幢的独居老人沈大伯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赶紧打开窗户喊道:“‘王家阿巴’,快帮我看看,楼上这里是不是有段下水管坏了。”“我这就上来!”沈大伯口中的“王家阿巴”就是居民王湘玉。她马上上楼来到沈大伯家,了解完情况后立刻掏出手机联系了起来,不一会儿,施工师傅就来了,沈大伯的问题迎刃而解。

  这些琐碎事儿,王湘玉几乎每天都能碰到。“王家阿巴”正是这个社区的居民最爱给她的称呼。1995年,王湘玉和丈夫搬到了当时的箱包街一带,也就是如今的城西新村。她退休后,社区工作人员上门聊起义务执勤的事,她一口就应了下来。

  王湘玉的言行影响了社区更多的热心人,2003年开始,陆续有14位大妈加入巡逻队,365天不间断地义务巡查。2015年4月,义务巡逻队和文艺骨干两支主要团队整合成立“西林大妈”志愿者队伍,每名“西林大妈”结对2户空巢老人。今年,服务队成员扩大到了60多人。

  在西林寺社区辖区内,配套设施老化、环境亟需改善的老旧小区很多。然而,小区居民“不愿改造”的抵触心理较强,导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难以推进。为解决这一难题,西林寺社区积极调动居民力量,组建起由老党员、老干部、广场舞大妈等群体构成的首批“幸福合伙人”,积极宣传动员,甚至把自家改造当作样板,以实际行动带动居民参与。

  5年来,在这群“合伙人”的热心带领和居民们的积极参与下,西林寺社区已顺利完成了8个老旧小区改造,2372户居民从中受益,成了平湖市老旧小区高标准改造样板地。

  西林寺社区的“幸福合伙人”模式,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社区幸福生活的大门,也逐渐被经开区其他社区复制实践。

  联动企业

  共绘幸福生活新画卷

  家住永兴社区的计生特殊家庭居民杨阿姨最近忙碌而喜悦。60岁的她终于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可以缓解家庭经济压力。

  最近几年,杨阿姨因为年纪原因辗转很多单位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经过社区引荐和培训师傅帮带,她已能独立开展保洁工作,“现在我受雇于保丽洁公司,在家附近做保洁,一个月有两三千元的收入。”杨阿姨说。

  杨阿姨所在的永兴社区面积7.1平方公里,辖区内有规上企业46家、规下企业173家。近年来,社区依托党建联建,有效对接企业、社区两端供需,让企业成为“幸福合伙人”,杨阿姨便是受益者之一。

  随着社企联动的发展,企业不仅为居民提供了就业岗位,还增加了“技能培训”功能,让居民能够找到更高薪的工作。永兴社区联合企业开展了多场技能培训活动,涵盖了保洁、保安、保绿、家政、电工等多个领域,帮助居民实现高质量就业。

  为创造更多就业增收机会,永兴社区还依靠“幸福合伙人”资源建起了“零兴共富工坊”。在线下,构建“市级中心+镇街站点+村社服务点”三级服务网络,提供政策咨询、资源对接、员工招聘等服务;在线上,依托“共富中心”平台打造供需交互模块,支持企业订单发布、招工信息发布、人员报名等功能。“现在就业不容易,在社区与企业的沟通下,我顺利地找到了第一份工作。”今年六月份刚毕业的大学生小刘说,自己在“零兴共富工坊”看到了很多招聘信息,通过联系和面试,现已在广盛物业公司就职近一个月了。

  社区联合企业打造的“幸福合伙人”模式不仅拓宽了企业招聘渠道,也让永兴社区居民人均收入显著提高。

  在成为“幸福合伙人”的过程中,永兴社区内的莎普爱思、保丽洁、广盛等企业还积极开展微心愿、共富工坊建设、技能培训等活动。企业不仅为居民送去慰问品,为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和心理辅导,还发动志愿者为困难家庭孩子辅导功课,让居民感受到了温暖。

  学习在“家”

  共赴教育优享新篇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每逢周末,在福臻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总能听到孩子们的琅琅读书声。

  福臻社区位于平湖经开区与城区的交界处,随着产城融合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小区拔地而起。目前辖区内共有14个小区,社区常住人口1.6万人。“我们社区新居民入住比较多,青少年比例高,居民反映有家庭教育的需求。”福臻社区党委书记周君说,工作人员在排摸居民需求后,立刻联动社会资源。

  平湖市当湖书院理事人吴刚在得知消息后带领团队到福臻社区了解情况。“福臻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有5间闲置的教室,为我们开班提供了场地。”吴刚说,今年10月,他发起的第一期少儿品行教育课“福娃课堂”,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课。团队通过国学课程,引导孩子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养成良好的品性习惯。

  “孩子在学了四五堂课之后更自律了,在外交流时也变得彬彬有礼。”居民陈女士对孩子的改变十分满意。陈女士是一位“二胎妈妈”,大儿子进入了“叛逆期”,小儿子今年五岁。近段时间,小儿子脾气暴躁,总是用“命令式”的语气对待长辈,让陈女士陷入了“教育困境”。“福娃课堂”的开设恰到好处地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

  作为家长,陈女士时常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对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与其他居民的支持下,原本的“福娃课堂”增设了“家长课堂”,由教育专家进行授课,为家长们提供了交流的平台。截至目前,“福娃课堂”共开设10个班,招收社区学员共82名。

  吴刚深知,教育是社区发展的基石,他积极促成福臻社区与平湖市当湖书院合作,推出“‘育’见幸福”教育项目,为社区居民提供高质量教育资源。此外,福臻社区还联合教育机构提供公益课程和培训,不仅丰富了居民文化生活,还提升了文化、专业素养。此外,福臻社区在家门口建设了青少年宫,提供音乐、舞蹈等多样化课程,真正打通了教育、服务青少年的“最后一公里”。

  今年以来,福臻社区广泛联动社会资源,打造了“‘育’见幸福”等十大民生微实事项目。“幸福合伙人”模式在平湖经开各处落地开花。

  (图片由平湖经开区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3 平湖经开区:社区来了合伙人,让幸福就在身边 2024-12-05 浙江日报2024-12-0500004;浙江日报2024-12-0500006 2 2024年12月0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