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专版

从“一村美”到“一片富”

绍兴打造“和美越乡”共富片区 推动乡村振兴再升级

  二十一年前,“千万工程”拉开历史大幕,之江大地一片蓬勃景象,也开启了绍兴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篇章。如今,无论是外在风貌还是内在肌理,绍兴的乡村面貌都焕然一新。

  二十一年持之以恒,二十一年砥砺前行。新的征程上,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建设“和美越乡”共富片区是重要载体和抓手。

  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抓手”,绍兴紧扣“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目标要求,以党建联建为主要推力,围绕“一带多村、一统四化”目标,以地域相连、人缘相亲、经济相融为基础,加快推进和美乡村片区化、组团式联动建设,全力打造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联动共赢的和美乡村单元,塑造“三生三宜”江南水乡新典范,高质量描绘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图景。

  从“一村美”到“一片富”,如何实现?具体来说,绍兴将通过坚持党建统领,推进乡村组织振兴;围绕宜居化,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围绕市场化,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围绕特色化,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围绕现代化,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等五方面,片区化、组团式建设“和美越乡”,打造乡村振兴的绍兴样板。

  根据规划,到2027年,绍兴全市将高质量建设“和美越乡”共富片区30个,片区规划建设运营一体化体系完备;“共富+”成为鲜明特征,片区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市平均;片区内和美乡村基本全覆盖,累计建成市级以上未来乡村100个以上;高水平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基本建成乡村“15分钟品质生活圈”;市场化推进村庄长效运营,共富片区和重要节点村都有主题IP,市场化运营率达到30%以上。

  再出发、再深化、再提升。绍兴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共富片区打造为引领,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模式,集成集约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和人居环境提升。同时,积极探索乡村运营,加强品牌建设,培育特色乡村产业,促进乡村的全面振兴与持续繁荣。

越城:

守护乡愁记忆

“串珠成链”扮靓古城

  千古诗人陆游的乡村世界是什么样子?鲁迅魂牵梦绕的外婆家是啥模样?绍兴师爷又是怎样一群人?如今,来到越城区,沿着王家葑村、坡塘村、坝头山村、尚巷村与安桥头村一路探访,就能追寻到历史的足迹,顺便,还能感受到乡村独特的人文魅力。

  这便是“越乡名仕文化”共富片区。它串联起乡村特色文化遗迹、非遗传承匠心、名人轶事等特色文化资源,是越城区着力打造的6个和美乡村精品片区之一。

  眼下,越城区正通过打造精品乡村、聚力精品片区、聚焦村庄运营的策略,将12颗璀璨的乡村明珠串珠成链,各呈亮点,让它们迅速成为旅游新热点和网红打卡地。

  近年来,越城区不断迭代乡村建设,坚持未来乡村与美丽城镇、县域风貌样板区联动推进,推动乡村连点成片、组团协同发展。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蓬勃发展的产业基础,越城区精准定位,围绕越乡文化之韵、生态山水之美、红色研学之魂等核心主题,打造了“越乡名仕文化”“稽山鉴水”“红色文化传承”“渔乐童趣历史”“茶园酒香乐善”“生态宜居和美”等6个独具特色的和美乡村精品共富片区。

  立足乡土特色和文化特质,越城区通过微改造、精提升,把文化艺术元素广泛应用到“农房改造、管线序化、村道提升”三大行动中,多维提升乡村风貌。深挖乡村历史文化和特色资源,积极打造能“吸引人、留住人”的核心IP,塑造一个个具有辨识度的特色乡村。

  各村纷纷进行了“量身定制”:鉴湖街道坡塘村,以“离城最静的茶园”为卖点,让“沉睡资源”变为“致富资本”,成功打造了“产业兴 百姓富 乡村振兴动力足”的和美乡村;皋埠街道坝头山村,结合宋韵文化,抢抓周末短途游发展机遇,打造具有全国辨识度的农文旅IP“陆游的乡村世界”;陶堰街道泾口村,立足水乡运河生态资源禀赋,谋划开展整村生态运营,打造“走遍天下不如泾口桥下”文旅品牌,做到“以水传情、共富泾口”;富盛镇上旺村,以“八把山锄创大业”的艰苦奋斗精神为核心,打造“文化研学、产业园区、特色民宿、生态休闲”等四大功能组团;东浦街道南村村,聚焦“酒中有戏,古泊南村”的发展定位和创建主题,打造黄酒手工酿造品牌、发扬越剧文化传统、复兴本地特色产业,致力于复兴“手工黄酒第一村”;鉴湖街道王家葑村以“田园书香地,乐善王家葑”红十字精神为抓手,构建“乡村+运动+旅游”的建设架构,打造体育运动赋能乡村振兴的新模式。

  与此同时,越城区持续探索多种乡村运营模式,以引入专业技术力量为主轴,以各村自然资源与文化底蕴为基底,开展村庄市场化运营,提升乡村整体谋划运营能力和造血功能。例如,鉴湖街道坡塘村采用村委自主运营的模式,牢牢把握乡村运营的主导地位,将乡村运营本地化,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打造成了市民近郊游的网红地。

  多措并举之下,乡村潜力被激活。数据显示,2023年,越城区实现所有行政村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全覆盖,区域发展更加均衡和谐;2024年上半年,农村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704元,同比增长6.8%,位列全市第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52,位列全市第一。

  越城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发挥共富片区发展优势,通过区域抱团、集群化运营,实现资源整合和互补,有助于促进“从一村富实现一片富”目标的实现。同时,聚焦乡村共富片区发展格局,放大“越乡名仕文化”“稽山鉴水”等6个和美乡村共富片区提升乡村竞争力的作用。

柯桥:振兴更是振“心” 和美乡村让美丽生金

  近日,柯桥区稽东镇竹田头村迎来了络绎不绝的游客。他们漫步乡村小道,探寻古道的历史痕迹,品尝地道的农家菜肴,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宁静与美好。作为“省级和美乡村精品村”,竹田头村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引进运营团队打造新业态,聚焦农文旅“特色品牌”,多产业多渠道实现农民增收。今年,竹田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预计增加50万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澎湃动能。

  和美乡村,要的是产业强、农民富、农村美。近年来,柯桥区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全力打造“鉴湖渔歌”“兰渚雅韵”“蓝印小镇”“临杭印象”“水乡记忆”“古越宋韵”“稽山舜源”和“湖光山色”八个“和美越乡”共富片区,推动乡村产业繁荣、重塑人居环境、深化城乡融合、提升治理效能,走出了一条全面振兴乡村的科学路径。竹田头村正是“稽山舜源”共富片区中的一个亮点。

  共建和美越乡,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统筹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柯桥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组织引导各方力量,齐心协力深化微改造、精提升,挖掘各地地域、文化特色,进一步串点连线成片,彰显乡情乡愁,并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经济、文化、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协调推进,构建宜居宜业、和谐美丽的乡村新格局。

  以“鉴湖渔歌”共富片区为例,该片区在党建引领下,充分发挥资源整合联动功能,挖掘“酒源叶家堰”等品牌资源,完成鉴湖江系统景区化慢生活改造、“稽山鉴水”共富片区提升等项目,形成了9.1公里的共富风貌游线,新增本地居民就业200余人,实现了“小资源”撬动“大财富”。

  数字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突破口。柯桥区注重数字乡村建设和数字农业发展,通过融合驻村指导员制度与“浙里兴村治社”数字化展示,推动共富片区与数字化平台有机融合,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在“兰渚雅韵”共富片区,兰亭街道谢家坞村的雾耕大棚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实现蔬菜瓜果的无土栽培和智能化管理,大大提高了产量和品质,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

  为高效推动共富片区建设,柯桥区创新推行区相关负责人挂联推进机制,每个共富片区分别由两位区相关负责人领衔挂联推进,并成立以镇街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专门负责镇域范围内共富片区建设工作,确保政策落实。同时,加强区农业农村局、区交通运输局等部门联动,资源互补,形成工作合力,有力促进共富片区建设的顺利、高效实施。

  “和美越乡,振兴更振‘心’。”柯桥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动下,下一步,柯桥区八大共富片区将继续携手共进,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通过产业融合、文化深挖、数字赋能等举措,不断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全面振兴。

上虞:深耕文旅融合 描绘乡村共富新图景

  脚踏卵石小道,溪水相伴左右,带动着水车声声。古樟树、古祠堂,静静矗立,耳畔是鸟叫虫鸣,野趣盎然……行走在岭南乡的百年古村——东澄村,时间仿佛慢了下来。

  从东澄村向北出发,有一个隐没在绿树花丛中的世外桃源——岭南乡青山村。这里,村容整洁,屋舍俨然,竹声涛涛,溪流湍湍。在青山村,精品民宿从沉睡的大山中走入大众的视野,吸引无数游客慕名前来。

  十公里外,丁宅乡的各个果园里,游客们一边享受阳光,一边采摘游玩,道不尽的快乐,说不出的惬意。

  这样三个小村庄,每年都要接待游客百万人次,频频“出圈”。秘诀究竟是啥?

  答案就写在上虞倾力打造的“山水隐逸”共富片区中。该片区全长22公里,横跨岭南乡、丁宅乡。据了解,该片区着力在风貌上打造展现山水诗情、全季风景的形象窗口,充分发掘共富片区的山水风光和田园风情,多层次全方位营造美丽乡村景观,打造“春观花、夏避暑、秋摘果、冬赏雪”四季美景与体验,提高沿线景区客流量及游客满意度。而在产业方面,通过乡村集成改革和盘活闲置农房资源,培植新兴业态,打造“石上东澄”和“鲜果小镇”两大文旅品牌,积极发展乡村休闲采摘游、农家乐、高端民宿、研学游等文旅产业。

  越来越多的村庄,正在深度融合农文旅,铺设乡村振兴路。如今,在上虞西部,“竹海瓷源观光”共富片区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竹海瓷源观光”共富片区由长塘镇桃园村、上浦镇东山村、上浦镇大善小坞村组成,该共富片区放大“世外桃源”、越窑青瓷IP品牌效应,依托竹海、东山景区、古村落、瓷源文化等特色资源,全力打造以“尘世外·桃园里”为核心IP的桃园村,以“行走在青瓷的故乡”为主题IP的大善小坞村,以“东山励志”共富精品片区为开发主题的东山村,串珠成链、聚链成群,为游客提供生态景观和历史文化交融的休闲空间。此外,该片区还高规格举办各类节会活动,吸引游客近8万人次,带动村民在餐饮、住宿、农特产品销售等方面增收,拉长了乡村产业链条,激活了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眼下,上虞乡村还有更富文艺气息的“打开方式”。在由驿亭镇春晖村、小越街道倪梁村、谢塘镇晋生村组成的“春晖光影文化”共富片区,通过凸显春晖文化、谢晋文化品牌特点,依托春晖村百年名校春晖中学和白马湖、倪梁村基层治理样板村、晋生村“谢晋故里”和“虞生优梨”两张金名片,探索研学发展之路,形成文化赋能的共富片区。

  此外,上虞正在积极打造“稻香水岸”共富片区。该片区以“江南威尼斯”水乡风貌和红色党建为主题,结合潘韩村公共服务下沉示范、祝温村“杭兰英民情通”工作七法等特色亮点,推进基层治理微创新微改革,发展农耕文化体验游、红色党建研学游共富片区。

  上虞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上虞通过打破单村建设,因地制宜推进片区内多村一体规划、基础设施一体实施、公共服务一体共享、场景项目一体建设、市场化一体运营,积极打造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联动共赢、机制创新的“和美越乡”共富单元。

诸暨:从单打到联合 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建设“和美越乡”共富片区是核心路径和策略。近年来,诸暨市充分发挥“枫桥经验”发源地的治理优势,确定了“品味千年”“醉美岁月”“慢享生活”“溯源走心”4个共富片区进行示范探索,通过打破单村建设,各片区因地制宜推进片区内多村一体规划、基础设施一体实施、市场化一体运营,打造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和美越乡”共富单元,推进“和美越乡”共富片区组团式发展,为高水平描绘“千万工程”壮丽图景贡献诸暨力量。

  踏上“品味千年之旅”这条幽韵的共富片区,古树香榧高耸入云,其坚韧的枝干诉说着千年的历史;西路乱弹那悠扬的琴声与唱腔,如一阵清风拂过岁月的长河,仿佛回到了遥远的过去;古井桔槔工程更是先民智慧和勤劳的象征,每一滴水都似乎在讲述着千百年来的故事……

  据介绍,该共富片区由诸暨市东和乡十里坪村、赵家镇泉畈村、赵家镇榧王—宣家山村联合体4个行政村串联而成。其依托“春风十里”小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路乱弹、世界水利灌溉遗产“古井桔槔工程”以及千年香榧林等资源优势,并采用“景区+”“香榧+”模式,形成展示农文旅融合发展及香榧产业的共富片区,不仅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还增加了村民收入。

  “建设‘和美越乡’共富片区,就是要解决村庄单打独斗、资源单一的问题。通过党建统领,统一规划,让多个村庄协同作战、错位发展,共同繁荣,提高整体经济效益。”诸暨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诸暨在推进共富片区打造时,积极探索创新联建共建机制,推进“一带多村,一统四化”,确保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势互补,推动城乡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取得实效。

  “慢享生活之旅”共富片区以“十亩之间”省级美丽乡村集成示范带为基础,将沿线的特色景点有机串联成整体,并依托共富片区党建联建机制,以核心村为基础,联合周边经营性收入低于100万元的村社,实施“联建+项目”模式,构建“强村带弱村、先富带后富”的共富发展机制,实现了村与村之间的优势互补。

  与此同时,该片区发挥共富联合体优势,持续放大“片区+村集体+农户”抱团共富效应,立足多载体融合发展要素,深挖各村特色资源,通过与省农科院合作种植高效益农作物,引进体育赛事,带动归乡人建设野奢露营基地等,推动全产业链要素集聚发展。截至目前,金沙村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85.92万元,马剑镇栗金村和五泄镇西皇村村经营性收入也分别达到51.4万元和70.65万元。

  接下来,诸暨市将继续以共富片区打造为引领,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模式。通过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加速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以及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同时,积极探索有效的乡村运营管理机制,强化品牌意识,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产业,大力促进乡村的全面振兴。

嵊州:美美与共 “四带十团”共创全域美

  沿着由青石砌成的台阶拾级而上,登上西白山顶,迎接新一天的第一缕阳光。“昨晚住在长乐镇小昆村的民宿,今天一早爬西白山最高峰看日出。”来自上海的游客潘先生已是第三次带家人来嵊州。“之前听许多朋友推荐附近的温泉湖村很精致,可以泡温泉,下午想去逛逛。”对这次度假,潘先生充满了期待。

  近年来,嵊州市深耕“千万工程”,按照“片区化组团式”发展思路,通过党建联建、设施共建、产业联兴、资源共享,全力打造“西白忘忧”“鹿门访友”“卮山仙踪”“金庭问道”4条和美乡村示范带和“越剧源”“小吃经”“书圣风”等10个片区共富组团,形成了“四带示范、十团引领、多点齐开、全域和美”的发展新格局。其中,“西白忘忧”示范带成功入围了省新时代美丽乡村共同富裕示范带。

  借着大力打造“西白忘忧”示范带的东风,通过筑牢党建引领根基、创新农房流转方式、攻坚项目推进难关、招引产业赋能乡村、多元发力助力共富,小昆、西白山等村庄,已然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全年共策划组织乡村音乐会、骑行挑战赛、山地越野赛、“AI”寻宝等活动50多场次,累计引流达60万人次,网上流量超过1000万人次。络绎不绝的人流带动了片区农产品的销量猛增,高山萝卜、茶叶、香榧收入成倍增长。仅小昆村,新增就业岗位60余个,解决了农闲时节剩余劳动力问题,带动农户增收10万元以上。2023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一步跨入百万元行列。

  这是嵊州市建设“和美越乡”共富片区的一个缩影。去年,嵊州专门制订了《嵊州市和美乡村建设总体规划(2023-2027年)》,结合该市自然禀赋、文化资源、区位交通等现状条件,按照全域推进、内外联动、彰显特色、集约高效的原则,以“四带十团”建设为引领,整合嵊州特色资源,打造以山水田园为特色,三产联动为导向,历史文化为亮点,具有省内示范性、地区引领性、优良品质化的和美乡村。

  挖掘本土文化,是嵊州片区化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一大亮点。嵊州通过活化文化资源,以越剧文化、书圣文化等文化资源为支撑,打造特色文旅产业体系,围绕文脉本身打造带动和实现区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创建地域品牌,以全产业链发展为目标,打造了一批如“星宿小昆”“艺术水竹”“宋韵贵门”等具有辨识度、精品化的嵊州乡村特色IP,实现产村融合的美丽经济转化,打响乡村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嵊州按照“运营前置”理念提前招引运营商入驻,且多种运营模式并存。比如,长乐镇小昆村是以一个运营商为主,多个业态自主运营;水竹村采用“3+2+4+N”模式,结合线上线下运营,联动美院、美育机构、嵊州中小学、政府机关等多方资源开展运营;崇仁镇温泉湖村和下王镇泉岗村以国企和镇村合作模式开展运营。此外,依托资源、环境优势发展特色民宿产业,协同培育多种文旅业态,创新“联建带多村、多村连成片”产业发展新模式,走出了一条以“片区致富链”撬动“全域共富链”的发展之路。例如,大昆、太白等村引进山中来信、吾乡文旅等知名民宿入驻,山口村建成稻田咖啡,葛英、山口招引骑行驿站,连线成片形成了同频共振产业带。

  此外,嵊州还通过事务联议、工作联比,助力基层党建全域提升。组建片区共富联合体,实行“一月一议、急事急议”,围绕片区发展事项,集思广益、共商共建,形成党建引领下的联动发展。同时,嵊州以交通联网、市场共建、环境同治、资源共享为重点,突破单村发展瓶颈,达到1+1>2的效应。“一路嵊风”公交物流实现城乡资源双向奔赴;“一把扫帚”管保洁,污水治理“一张图”,“西白云路”“舜皇茶道”把特色资源连线成片……实现资源高效共享互动,进而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新昌:“梅棠雅集”领头 激发一江共富向未来

  在农业农村发展的道路上,一些乡村发展速度快、动力强,而一些乡村则因地缘等因素,在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区域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需要加把劲。

  如何破解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为此,新昌开启了片区化发展、组团式经营的实践。近年来,新昌深化“千万工程”,立足“全域共富、城乡和美”目标,以片区化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围绕“一江一线八村”为核心的澄潭江新时代美丽乡村共富片区,涉及3.1万人口,联动多村组团发展,形成“梅棠雅集”和“下岩贝·金山上”两大主题片区品牌IP。

  其中,“梅棠雅集”是澄潭江共富片区上的重要单元。何谓“梅棠雅集”?梅,指梅渚、梅屏村;棠,指棠村村;雅,是雅庄村;集,是镜岭集镇。“雅集”以雅为诉求,以集为形式,通过多元文化创意活动集会赋能乡村振兴,呈现澄潭江美丽乡村共富片区上的“诗与远方”,满足群众对现代文明生活的向往。

  如何将“梅棠雅集”的戏唱好?新昌县打出了一套“组合拳”。片区内全面整合高新园区、梅渚农产品加工园区、十九峰景区三大产业区块,加快文商农旅深度融合,全链条提升乡村产业价值;以澄潭江为风景廊道,以新蟠线为依托,结合澄潭江两岸村庄文化、滩林特色,推进“水墨山城”县域风貌样板区、未来乡村和澄潭江绿道等建设,串联梅渚村、雅庄村、穿岩十九峰等8个村庄和景点,丰富文旅业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动员党员干部、退役军人、热心群众共同参与五水共治、蓝天保卫战,打造生态环保金名片;为将生态资源与美丽经济嫁接,“梅棠雅集”谋划片区化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引进了未来乡村公司运营。

  值得一提的是,“梅棠雅集”还串联起园区、景区、城区,集聚5.8万产业工人,深化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辐射带动澄潭茶厂、清承堂等数字茶业,依托狐巴巴星球乐园、山海经奇等项目,推动农商文旅深度融合。同时,还举办了“梅棠雅集”杯全国青创客大赛,实施“金绿领”等现代“新农人”行动,招引“清风拂叶”新茶饮、“适剡溪”古法首饰等项目落地,激活片区发展新动能。

  “我们结合各个村的特点和现有资源,举办各种如房车露营、音乐晚会等文化活动,通过吸引更多外地游客,真正做大‘梅棠雅集’文旅IP,盘活这些村庄里的业态。”澄潭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村+公司”的运营方式,在做强澄潭江沿线村庄原有核心产业发展的同时,也能连线成片,辐射带动澄潭江沿岸其他村庄的文旅发展。

  随着“梅棠雅集”项目的不断深入发展,片区也取得了累累硕果。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新昌县首届“农奥会”在这里举行,吸引游客5万人次;通过“一江一道”村村联动、“一村一品”竞争推动、“一线一片”示范带动,成功创建澄潭江省级垃圾分类示范片区。

  澄潭江畔的梅渚村、梅屏村、棠村村、雅庄村已成功创建第三批省级未来乡村,产业蓬勃发展,热度持续升温,并形成片区化品牌IP“梅棠雅集”。“梅棠”组团获评省金3A级景区村庄。

  澄潭街道相关负责人说,未来将围绕全面建设西线之“心”,推动一江两岸之“欣”,创造未来乡村之“新”,聚焦“片区共建、产业共兴、服务共享”,把沿线乡村“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加快构筑“梅棠雅集引领、一江两岸串联、三产融合示范”的未来乡村发展新片区,为创成具有辨识度的城乡提升工程高质量发展样本,作出澄潭贡献。

  (本版图片由绍兴市农业农村局、越城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柯桥区农业农村局、上虞区农业农村局、诸暨市农业农村局、嵊州市农业农村局、新昌县农业农村局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6 绍兴打造“和美越乡”共富片区 推动乡村振兴再升级 2024-11-29 浙江日报2024-11-2900005;浙江日报2024-11-2900006;浙江日报2024-11-2900015;浙江日报2024-11-2900026;浙江日报2024-11-2900010;浙江日报2024-11-2900024;浙江日报2024-11-2900009;浙江日报2024-11-2900032 2 2024年11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