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如何让孩子们吃得更好

——关注校园食堂焕新系列报道之三

  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如何让学生在校园吃得更好?近日,记者走进各地中小学、教育局等,探寻破题之招。

  上学日一早,杭州市育才京杭小学校医杨洋就会通过教育局内部系统线上采购学校当日所需食材。除了校医,她还是学校的食堂采购员、营养师。“为了保证营养和餐品风味更丰富,要确保菜谱一个月内不重样、花式米饭一周内不重样。”杨洋说,每次推出新菜,她还会在餐后去查看泔水桶,了解孩子们对新菜的接受度,以便及时调整。

  “孩子回家总说学校的饭菜好吃,每天都能光盘。”该校二年级学生家长邵女士告诉记者,每个过生日的孩子,午餐还能吃到一大盘炒面和荷包蛋。该校校长莫慧萍介绍,为用好用足每个孩子每天15元的餐费,学校想了不少办法。例如,每学期都随机调查学生对食堂菜品的喜好;为食堂员工量身定制奖惩考核办法,还有校龄津贴等。

  在温州,为了让学生吃得好,有条件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探索实行“ABC套餐自主选择+添餐”的个性化服务模式,高中阶段学校则探索“窗口选餐+特色风味餐档口+添餐”的多元化供餐模式。如温州人文高级中学向学生征集“想吃清单”,再根据清单中的推荐次数排序,每月安排厨师外出探店学习,增加学校食堂新菜;温州市轻工职业学校推行信息化预约点餐机制,学生可通过刷脸系统,在平台自行选菜和预约订餐。

  校园餐不但要吃得好,更要有营养。胡萝卜炖牛腩、醋溜白菜肉片、清炒藕片、裙带菜豆腐汤……11月12日中午,记者在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体验校园餐。在学校营养师宋澜老师的手机里,记者看到一份特别的菜谱:每道菜都标明了具体的营养元素数据。“每周五,我们都会具体查询下周菜谱里各种主要原材料的营养元素,再根据原材料的克数,计算出每道菜的蛋白质、钙、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达标率。”宋老师说,每周一,这些菜谱营养成分分析图都会和菜谱一起推送给家长。

  为了优化学生膳食结构,因地制宜提供符合青少年营养需求的食物,我省部分市县教育局还制定相关标准,为学校提供参考和指导。

  前不久,温州市教育局编制《温州市学生营养餐指南》的做法被教育部交流推广。记者看到,这份指南专门邀请温州市疾控中心营养所专家参与编写,规定了6至17岁学生的营养配餐原则,内容非常细致。例如,每周学生餐食物种类不少于25种;每人每天烹调油用量不超过30g,包括酱油和其他食物所含食盐在内,每天总量不超过5g。杭州市余杭区教育局联合各方力量编制《营养套餐食谱100套》《二十四节气营养套餐》两套配餐参考标准,根据常见的食物原料因地制宜制定了营养套餐及100套带量食谱,可操作性强。

  此外,各地还加大了校园营养师培养力度。温州市除了充分发挥现有数十名校园公共营养师的作用外,还利用中小学教师每年90课时培训项目机制,实施“校园食育师”培养计划,已有100多名老师经由温州大学培训后成为自己所在学校的“校园食育师”;遂昌县教育局举办公共营养师(中级)培训,弥补部分学校没有营养师的空白;余杭区实施“营养+”计划,组织厨师专业技能培训和营养指导员培训,目前已有持证营养指导员264名,通过厨师专业技能培训80人次,该计划已实现全区公办学校全覆盖。

  (本报记者 姜晓蓉 纪驭亚)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如何让孩子们吃得更好 2024-11-26 27187092 2 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