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推进渔业现代化部署会即将在浙江召开——
“千万工程”向海行
胡静漪 秦正长 陈 挺
海洋,蔚蓝之境,风起时,梦想启航。
2003年起,“千万工程”燃遍诗画江南,一场关于美丽乡村的蝶变,催发浙江美丽经济的强劲动力。2021年,“千万工程”向海而行,开始寻找浙江渔业现代化的蓝色答案。
从组织实施“千船引领、万船整治”的海上“千万工程”,到率先将渔船设施设备更新纳入全省“两新”工作,3年来,浙江循着“千万工程”的战略擘画和指路引航,探索走出了一条提升渔船本质安全、推进海上安全系统治理、推动渔业现代化建设的科学路径。
“解民忧、保民安、帮民富”,浙江从渔船提升革新的民生小切口入手,书写了港产城村融合提升、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大篇章。
更舒心:一个民生故事
“回家住‘乡村别墅’,上船到处‘脏乱差’。”渔船换新之前,渔业生产生活条件反差之大,让不少老渔民记忆犹新。
浙江是海洋渔业大省,但2021年11月摸排结果显示,20年以上的老旧渔船占31%左右,10—20年的渔船占比在52%左右。海上作业海况复杂,渔船设施设备极易生锈、腐蚀和老化,渔船更新改造和维修保养花费不小,一直是困扰渔民最大的烦心事。
对此,浙江学习借鉴农村“千万工程”经验,在全国率先推出海上“千万工程”,启动建设1000艘引领船、1万艘整治船。
聚焦“安全、环保、生态、智慧、美观、舒适”六大场景,浙江明确33条渔船整治规范和23条引领渔船建设标准,打造现代化渔船。同时,建立“省级补助、地方激励、社会参与”的保障机制,全省累计投入财政资金近2亿元,撬动社会资本8.5亿元。
彼时,经过两年多的奋发实践,全省各地超额建设引领渔船1149艘,带动8059艘渔船整治提升,出海渔船“容颜”焕然一新。
在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渔港,笔者跟随“船老大”曹碧华登上“浙普渔68555”渔船,船舱内明亮整洁,地面铺设了浅褐色的木地板,厨房灶台和四壁都是不锈钢。轮机舱里噪声降低了、油污清除了、电线电缆也整理有序。
“以前船上没有热水器、冰箱、空调等电器设备,近几年‘80后’‘90后’船员逐渐增多,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台州温岭市石塘镇船老大郑念建介绍,经过更新改造,现代化的生活设施让年轻渔民们过上了“宾馆式”的海上生活。
今年5月,浙江抢抓国家“两新”机遇,率先将渔船设施设备更新作为全省18个行业设备更新行动之一,打造海上“千万工程”2.0版。
新一轮换新在资金补助上“出实招”。对老旧渔船拆解新造的,符合条件的整船建设最高补助可达90万元;对设施设备按照示范性引领渔船建设标准改造的,最高补助40万元;对更换北斗三代设备的,每套补助4800元。同时,创新探索海洋渔船“两新”融资租赁三种模式,目前全省已累计帮助渔民融资租赁3.9亿元。
省海洋经济发展厅主要负责人表示:“我们把提升海洋渔船本质安全水平,改善船上生产生活环境,增进海上渔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作为海洋渔业系统最大的民生实事,作为海上‘千万工程’核心任务。”
目前,全省已累计完成2200艘引领船和1.1万余艘整治船建设,渔船生产安全形势稳定向好。计划到2027年,推动全省老旧渔船占比下降到15.5%以内。
如今的成效,离不开浙江对海上“千万工程”的高位谋划。海上“千万工程”实施方案经省政府同意印发,渔业、船检等部门分工负责、协同推进;被列入“平安浙江”和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沿海各地成立领导小组、专班化运作。3年来,省市县三级政府领导带队下渔村、上船头、进鱼舱,足见其重视程度。
这一切,都是为了渔民出门入户的一句“安全又舒心”。浙江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迭代海上“千万工程”,不断满足渔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更安心:一个治理故事
“以前我们上岸就爱‘胡吃海喝’,其实是对出海未知数的担忧。”一位渔民告诉笔者。渔船作业范围广、气象海况多变、海上通信条件差,一旦遇到危险很难有效获救,这是渔民群体一直以来的痛点。
由船发端的海上“千万工程”,带来广大渔民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的转变,更多人期望在海上长久安全、收入增长看得见。浙江乘势而上,实施涉海涉渔领域安全生产系统治理,以机制改革创新答好安全之问。
2022年,浙江干成了一件大事——实施“宽带入海”,建成全国最大的渔船宽带网,基本实现海上安全智慧管理功能全覆盖。
2021年,浙江启动海上安全精密智控工程:投入5.2亿元建设“浙渔安”数智系统,实施“宽带入海”,彻底解决海陆通信难题;构建海上动态监测体系,建设“雷达+AIS”移动监测网络,实现海上风险主动感知、实时干预;建立智慧渔港互联监控体系,利用“雷达+摄像头”对进出渔船进行全天候、全时段、全实时自动识别监管。
截至2023年12月,全省10506艘大型渔船实现“电话通、视频通、数据通”,1.6万艘渔船全部纳入管理,服务17万户渔民家庭。
系统应用以来,累计干预处置高风险预警28万次、各类险情800余起,挽回经济损失5亿余元,精准调度转移渔船33万余航次,实现人员零伤亡。高分报表的背后,还有整套制度体系:浙江制订出台商渔共治、船籍港地与靠泊港地共管和海上网格化联合巡查等36项制度机制,组建运行省市县三级涉海涉渔安全专委会,为海上安全治理立起“四梁八柱”。
既要用好“技防”,又要夯实本质安全。围绕渔船,浙江专项实施“病老”渔船和船证不符“两项”整治,老旧渔船占比从31%下降至16.8%。围绕渔港,投入200多亿元建成以10个中心渔港为龙头的标准渔港体系,实施“乡镇+渔政、海事”等多位一体驻港监管。围绕船员,实施“千船应急、万员培训”海洋渔业“三支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安全技能竞赛,表彰百名“浙渔好老大”。
强化党建引领,也是关键一招。浙江全面构建党建统领、四治融合的渔区治理体系,“海上枫桥”“红帆工程”等品牌不断涌现。普陀区依托“航行的支部”党建统领机制,充分发挥“东海渔嫂”“海上老娘舅”等群体优势,一群渔民党员冲在抗台抢险救灾、渔业安全维护、困难群众帮扶的一线。
做好服务之余,更要执法出击。浙江开展“亮剑”“铁拳”“清港”“雷霆”系列执法行动,严打“三无”船舶、“黑船”、“一船多码”、套用他船AIS等行为。健全省际间渔船异地作业、停泊共管机制,聚焦外省籍渔船跨海区生产、内河船违规入海、航路通航秩序管控等,定期开展海上联合(交叉)执法,保障海上船舶生产秩序和安全。
“以往我们在执法中和渔民时有口角,现在大家更懂安全知识,人人守法才能人人‘安心’。”一位执法人员说。以系统治理为牵引,浙江筑牢渔民安全的保护网,持续推动海上“千万工程”提质增效。
更有信心:一个兴业故事
“系统治理”回答了安全之问,而要进一步提升渔民的获得感,就要发展海洋经济、促进就业增收。
多年来,我国统筹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实施海洋捕捞产量“零增长”,近岸海域养殖业也受到环保制约。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背景下,如何以海上“千万工程”牵引促进渔民群众共富、增强发展信心?
“进退”结合,浙江推动国内捕捞业转型升级。
在近岸海域,浙江自2021年以来自我加压,推进海洋渔船减船转产,全省累计完成减船1944艘,压减渔船功率41.6万千瓦,已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压减功率数总任务。同时,优化捕捞作业结构,引导捕捞渔民转产转业,进一步降低捕捞强度和安全生产风险,有力推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
面向深远海,浙江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远洋作业区域布局和专业捕捞能力,加快建设基里巴斯等境外综合保障基地。截至目前,全国第一艘自主研发设计的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甬利”号完成主机安装和整船90%以上建设工作,投入资金3.3亿元,将在明年年初下水,填补我省在南极开发渔业资源的空白。
点“绿”成金,浙江做优做精海水绿色养殖。
今年,台州市三门县国家渔业绿色循环养殖县域试点通过方案评审,争取到中央财政资金补助1亿元,将全力打造我省绿色循环养殖示范样板。同时,全省已累计创建省级以上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56个(国家级6个)、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436家(国家级294家),实现规模以上养殖主体尾水生态化治理全覆盖。
如今,各地陆续有好消息传来:我省陆基用RAS(循环水养殖系统)技术养殖的挪威三文鱼喜获丰收,首批产品进入市场销售;全省首座单点系泊深远海养殖平台“垦荒1号”,成功建成并正式投产运行;全国第一套民营企业深远海半潜式智能化养殖平台“东海1号”建成,加快推动全省深远海大黄鱼养殖产业集群发展。
港产城村融合,浙江大力建设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
今年新增龙港、定海获批之后,我省已有7个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试点,数量在全国位居第一。据悉,原有的5个项目已累计投入资金超过50亿元,带动地方各类投资200多亿元。接下来,浙江要加快打造沿海“一带十四区”渔港经济产业带,做大做强水产品加工业,打造临港产业新平台。
浙江还在区域内实施美丽渔村建设行动,打造海上花园示范村、渔旅休闲岛,大力支持渔业观光、渔事体验、休闲海钓等新业态发展,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已累计培育渔文旅主体5000余家,带动3万余名减船转产捕捞渔民就业,多渠道促进渔民创业增收,建设产业兴旺、渔民共富的美丽渔村。
多方发力,浙江已经拿下3个“全国第一”——2023年,浙江国内海洋捕捞产量257.2万吨、远洋渔业产量78万吨、渔民人均纯收入33580元,均居于全国首位。其中,渔民人均纯收入较“十三五”期末增长15%,已连续3年全国第一。
今年浙江接续奋进,1—10月,全省海水水产品总产量367.7万吨,同比增长4.29%,其中海洋捕捞181.7万吨、海水养殖115.1万吨、远洋渔业产量70.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2%、6.4%、5.9%。
围绕落实“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续写新篇”的重要指示精神,浙江将以海上“千万工程”为抓手,发挥好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的开放平台作用,坚持生态保护和科技赋能“两手抓”,大力发展现代海洋渔业,更高水平建设“海上粮仓”,为海洋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本版图片由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