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专版

改革求变 奋楫争先 赶超跨越

奋力夺取现代化新普陀建设更大成果

  在东海之滨的舟山普陀,改革蹄疾步稳,发展活力迸发—

  这里是海洋产业新高地,海洋经济占GDP总量约70%,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绿色修船基地,外轮维修量占全国的25%;

  这里是品质海岛大花园,以“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星辰大海”计划为引领,深入推进城乡品质提升、海岛乡村振兴,再次捧回“神农鼎·铜鼎”,并首夺“大禹鼎·银鼎”;

  这里是社会治理新样板,健全完善海上治理机制,设立首家国际版“海上共享法庭”,“创新打造‘共富方舟’推进市域公共服务一体化先行示范”改革项目获省改革突破铜奖。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站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起点,普陀动员全区上下牢记使命、振奋精神、担当作为,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奋力夺取现代化新普陀建设更大成果。

创新提质蓄动能 打造海洋新质生产力策源地

  普陀西白莲岛上,集装箱船“马士基哈利法克斯”轮完成“焕新”——整船切开,加装2个1600立方米的燃料舱,从烧柴油改为柴油、低碳甲醇燃料两用。这是全球首艘大型集装箱船甲醇双燃料改装项目,在改装过程中,面对接踵而来的挑战,舟山亚泰船舶修造工程有限公司铆足劲啃下一块又一块“硬骨头”。

  这是普陀打造海洋新质生产力策源地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普陀树立系统观念,谋求开拓创新,不断健全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科技创新和对外开放合作等体制机制,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调结构、促转型,以项目平台为抓手强龙头、补链条,以扩大开放为引领拓空间、优环境,激活海洋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普陀船舶海工不断向高攀登。今年,普陀还打造全国首艘新能源智能驾驶海钓用游艇;转载驳船建造和绿色修船领域的2个省级首台套工程化攻关项目通过验收。截至9月底,船舶修理与制造产值分别增长24.4%、35.6%,获省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财政专项激励。

  除了做强“一艘船”,普陀还全力做精“一条鱼”。在展茅梁横区块,总投资超20亿元的普陀预制菜万洋众创城项目正在火热建设中。该项目落地建设标志着普陀水产加工业转型升级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今年上半年,普陀还新引进省外带配额远洋渔船17艘,新建大黄鱼重力式深水养殖网箱185只,“一条鱼”全产业链产值规模达314亿元。

  向海而兴,激活一片“岛”。普陀实施“一岛一功能”首发工程,打造优势产业岛群,坚持系统观念,分布推进功能岛建设,强化海岛产业链、功能链、交通链、生态链、服务链“五链”融合。在虾峙镇金钵盂岛,年产70万吨精密不锈钢板带及配套精加工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中。总投资超10亿元的制造业项目——六横赛宝龙年产20万吨高性能MS聚合物新材料及配套工程落地推进。

  逐浪深蓝,做大一桶“油”。依托浙江自贸试验区,普陀以保税燃料油加注为切入口,实现无中生“油”、无中聚“气”。今年1—9月,预计全区保税燃料油加注量230万吨、结算量550万吨,天然气交易额180亿元,海事服务总产出160亿元。

  今年前三季度,普陀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达267.8亿元,同比增长13.5%;实现增加值58.2亿元,同比增长12.7%。工业总产值与增加值增速今年以来双双稳居全市四县区第一,其中增加值居全省第八。

  海洋新质生产力策源地的打造离不开要素保障。普陀区抢速度拼质效,交通项目迎来新进展,六横公路大桥一期工程控制性节点梅山水道桥中跨顺利合龙、二期工程青龙门大桥全面进入主塔施工阶段,东港(半升洞)客运站场及城市广场试运行,连接东港一期与城北片区的灵秀隧道通车;能源基建项目有序进行,浙能六横电厂二期工程3号机组并网发电成功,成为今年我省首台并网发电的煤电机组,浙能六横LNG项目完成储罐基础施工;文旅项目稳步推进,星辰大海上的天空之城加紧建设,阿鲁亚大酒店、莲洋大观酒店等项目盘活提升。

便民惠民出实招 打造海岛共同富裕示范地

  日前,普陀区共富方舟·惠民行动走进东极镇青浜岛,岛上老百姓欣喜万分。在临时搭建的服务点里,神经内科、外(骨)科、眼科、中医等科室一应俱全,心电图、B超检查等项目样样都有。“以前肩颈不适只能去舟山本岛做针灸,费时费力,现在有专家上岛来服务,太方便了。”村民陈阿婆做完针灸治疗后高兴地说。

  2022年7月,普陀区启动“共富方舟·健康守护”行动,以船只为服务载体,以专业医疗团队为实施主体,通过岛际巡回航行的方式,为海岛群众持续提供优质健康服务;如今又迭代升级,在医疗服务基础上增加便民、文艺、法治等服务,切实提高海岛百姓生活品质。

  近年来,普陀紧扣群众“急难愁盼”关键问题,通过合理配置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均衡优质资源布局,推动公共服务在城乡间、海岛间、人群间的流动、延伸和共享,全力提升海岛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离岛安养,幸福满满。今年5月起,虾峙镇大双山岛上51位老人乔迁至虾峙本岛的“小岛你好”离岛安养驿站,开启了热闹的晚年生活。“这里交通便捷、生活舒适,好足嘞!”谈及入住后的感受,76岁的大双山岛村民丁大伯不住地说好。

  “离岛安养驿站”项目,是普陀创新探索加快海岛渔农民聚集共富的新路径。普陀区通过实施新时代“小岛迁、大岛建”工程,推动本岛大岛的人口更加集聚,渔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更加全面,进一步促进公共服务均等、普惠、一体化。“此前,大双山岛上常住人口以老年人居多,岛上基础生活配套设施等较为落后,日常生活极为不便。”虾峙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一体化迁居、集成式服务,如今老人们能享受更好的住房品质、更舒适的周边环境、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

  昔日物流服务上岛难,而今快件跨海而来“直投到户”。普陀全区共有大小岛屿743.5个,其中住人岛45.5个。曾经,因岛际较远,居住人群分散,快递物流难以上岛进村。今年,普陀不断促进海岛“客货邮”融合发展,启用全市首个“水陆联动”快递物流共配中心,新开通客货邮专线14条,海岛行政村快递服务实现全覆盖,城乡物流服务差距不断缩小,百姓收寄件越来越方便。

  各美其美,岛岛共富。普陀区还深入实施“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不断加快7个示范创建岛建设,首批示范岛“八个一”标志性成果全面建成;创新打造并迭代升级“礼堂伙伴”共建共享机制,先后入选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名单、全省共同富裕精神富有最佳案例;打造“没有围墙的海岛创业园”,累计建成乡创基地5个,集聚新业态210余家,培育乡创客1000余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区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67%,连续6年获评省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单位,再次捧回“神农鼎·铜鼎”。

重塑格局破藩篱

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样板地

  近日,一艘位于南太平洋的金枪鱼延绳钓远洋渔船上,船员王某在作业时不慎受伤,与该船所属远洋渔业公司产生赔偿纠纷。设有“海上共享法庭”的“浙普远98”东南太平洋综合保障船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帮王某与普陀区海上融治理中心远程连线。中心调解员线上为王某释法,为他计算应赔金额,双方顺利达成协议,成功调解矛盾纠纷。

  拥有众多海岛的舟山市普陀区,发展优势在海、潜力在海,治理难度也在海。围绕海上矛盾纠纷动态管理难、发现处置难、调处化解难等特点,2023年底,普陀在全省率先打造了海上融治理中心,创新发展新时代“海上枫桥经验”。“我们不仅整合了海上治理部门资源,吸引宁波海事法院法官团队入驻,还会同宁波海事法院在‘浙普远98’船上设立‘海上共享法庭’,通过数字赋能提高海上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水平。”普陀区海上融治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运行以来,该中心已累计化解各类涉海矛盾纠纷255起,涉案金额超亿元,调解成功率达90%以上。

  普陀是全省“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模式起源地。近年来,普陀不断发挥社会治理“普陀样板”的先发优势和首创优势,以“千条线”织就“一张网”,持续推动服务提档升级,着力打造具有普陀辨识度的社会治理改革成果。

  夜幕降临,普陀小干社区党总支书记夏贤军一下班就急着前往小干岛夜市,这片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的网红夜市今年国庆完成升级,眼下商户们正处于适应期。摊位经营品类重复率过高、个别摊位卫生不达标、有些摊主没有按时出摊……一遍走访下来,夏贤军在日记本里记了整整一页,“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解决的带回社区协商,一周内给出解决方案。”

  这样的场景,如今每晚都会在普陀各个角落上演。自去年12月起,普陀区深入践行“四下基层”工作方法,启动“网格夜访”工作,并建立包联体系,每个网格有1位及以上包联区领导、1家及以上包联区属单位包干走访,进一步深入群众办好实事。夜访通常从6时半开始,持续两小时,正好是百姓“茶余饭后”的空闲时间。活动开展以来,全区累计完成走访任务9587次,走访群众近2万户;收集各类事项2320个,办结率达99.70%。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普陀区沈家门街道海上矛盾纠纷化解“四步工作法”被评为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织密反诈“安全网”,诈骗案件、涉案金额分别下降29.7%、47.4%;久久为功创平安为长安,实现省级“平安区”19连创……展望普陀山海之间,和谐平安成为最动人的底色。

  万里征程风正劲,千钧重任再扬帆。普陀将形成凝心聚力、奋发进取、实干争先的强大攻势,奋力谱写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海岛新实践。

  (本版图片由普陀区委宣传部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5 奋力夺取现代化新普陀建设更大成果 2024-11-14 浙江日报2024-11-1400009;浙江日报2024-11-1400012;浙江日报2024-11-1400019;浙江日报2024-11-1400016;浙江日报2024-11-1400023 2 2024年11月1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