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凝心聚力建设现代海洋城市

舟山 向海而兴,大跨步迈向新蓝海

  东海潮涌卷波澜,改革风起扬帆时。

  舟山是中国最大的群岛城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不仅是中国重要的海洋经济示范区,也是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前沿阵地。

  面朝大海、经略深蓝的舟山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全面重塑体制机制,优化营商环境,逐步从边陲海岛向改革创新高地华丽蜕变。

  实施“985”行动,着力构建九大现代海洋产业链,做强八大高能级发展平台,抓好重大基础设施……舟山,正在跨步迈向新蓝海。

  海洋经济奏响时代强音

  海洋经济是舟山赶超发展的“蔚蓝名片”。蔚蓝的大海,给千岛之城舟山带来的不仅是丰富的旅游资源,更是一分与世界接轨的辽阔想象。

  舟山市委八届五次全会在建设海洋经济中提出实施“985”行动,这为舟山指明了发展方向,打开了思路,播下了高质量发展的“蓝色种子”。

  翻开世界地图,舟山渔船的足迹已经遍布三大洋公海。

  行至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惠群码头,轮船汽笛声、车辆喇叭声、人群交流声,汇聚成基地特有的交响曲。基地积极打造集线上交易、数字仓储、云上物流、数字金融等模块系统于一体的“远洋云+”供应链服务平台,为远洋渔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新动能。围绕远洋渔业“一条鱼”全产链各环节,基地创新线上贸易服务场景,打造现代海洋食品产业园,扎实推进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今年上半年,基地核心区远洋渔业经济总产值117.94亿元,同比增长24.66%,占舟山市远洋渔业经济总产值的54%。

  船舶修造是舟山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传统海洋经济产业。目前,舟山已具备年造船700万载重吨、年修理万吨级以上各类船舶3000艘的能力,连续5年修船量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舟山成为国内重要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绿色修船中心。

  “985”行动,释放舟山船舶工业新潜力。作为浙江省近八成船舶修造行业产值的区域地,舟山紧抓新一轮行业上升周期,成为浙江船舶工业增长速度最快、发展活力最强、开发潜力最大的区域。今年1月至7月,舟山市规上船舶工业实现产值244.3亿元,同比增长27.0%,占浙江省70%以上。舟山全力推动定海区、普陀区打造省级船舶产业集群核心区,按核心区标准推进岱山县建设协同区,到2027年,产值有望达到600亿元。

  海洋科技创新,是舟山发展海洋经济的活力源泉。近年来,舟山在海洋科技创新上不断发力。省绿色石化技术创新中心舟山中心、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岱山新材料研究和试验基地、海洋生物产业中试研发基地、国家区块链技术(海洋经济)创新中心、长三角海洋生物医药创新中心等海洋创新平台相继落户舟山,并加速发展壮大。舟山还不断创新人才引育方式,通过校地合作、赛会引才、揭榜挂帅、生态创优等举措,健全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全面激活人才引擎。

  让项目从企业和市场中来、成果到市场和场景中去,才能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东海实验室是浙江省重点建设的十家省实验室之一,成立两年来已拥有科研人才近200人,承担或实施国家、省级重大(重点)项目近30项。实验室近日与4家单位签订科技服务协议,至目前已实现重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6项。

  舟山在全省率先出台《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加快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全市首个一站集成的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于去年9月在市政务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其设置10个服务板块,涉企服务从“多头分散”转变为“一站集成”。

  创新改革激发强劲动能

  毗邻国际航道,每天可见往来的船舶陆续停靠在舟山的深水良港加油锚地,等待加注保税船用燃料油;岱山县鱼山岛,这座曾孤悬东海之上的偏远小岛,如今已成为不折不扣的“世界级工厂”,“世界第一”“全国第一”在绿色石化基地成了高频词,这方热土正成为舟山万亿级油气产业格局的强劲引擎;在六横岛上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数以万吨计的清洁能源,正源源不断向长三角地区输出……

  创新,是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与生俱来的“基因”。这几年,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一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区”和油气全产业链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大宗商品资源配置能力显著增强。舟山,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高地,建成全国最大的能源保障基地、进口粮食中转中心、铁矿石中转基地。

  一个个“全国最大”“全国最高”,书写了舟山片区“无中生油”的伟绩。

  七年来,舟山坚持以制度创新为引领,走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探索之路。舟山制度创新的首创率和复制推广率均走在第三批自贸试验区前列。

  舟山深化油气全产业链集成化改革获评全省改革突破奖银奖,累计形成特色制度创新成果和实践案例299项,全国首创137项,全国复制推广32项。

  在油气贸易自由化领域,率先实施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成品油非国营贸易出口等一系列改革。“油气贸易规范提升”入选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首批最佳实践案例。

  在油气交易体制领域,推动上海期货交易所入股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建设长三角期现一体化油气交易市场”入选全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最佳实践。在国际海事服务领域,率先开展保税船用燃料油经营审批试点,首创跨关区直供等60余项改革举措,试点开展全国首单海上锚地生物燃料加注、散货船海上LNG加注业务,成为全国首个具备多种船用清洁燃料海上加注能力的港口。

  在口岸营商环境领域,建成全国首个船舶进出境无纸化通关口岸,通关时间从16小时压缩到2小时。

  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世界第一,舟山港域已实打实撑起“半边天”。登上宁波舟山港老塘山作业区,只见大型货轮间辅助船只来往频繁,码头上吊机林立,传送带不停作业,源源不断地将粮食运入岸边的一座座储粮筒仓,或送往装船区等待远航。

  这里,正是我国南北海运大通道和长江入海口交汇点。舟山充分发挥“港”的优势,大力发展江海联运,打开了通江达海货畅全球的局面。

  今年1月至9月,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0.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952万标箱,同比增长3.4%、8.3%,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集装箱吞吐量稳居全球第三。

  海上花园散发无限魅力

  连片的四季花海盛开在公园,在街巷,在城市各个角落,成为居民休闲或上班路上的一抹风采;老旧小区焕新颜,老街坊过上新生活;城乡风貌初现秀姿,公共服务愈加完善……漫步舟山街头,目之所及是和美宜居图景,感受到的是自然与和谐。

  为全面贯彻“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决策部署,建设主客共享的海岛花园,去年起,舟山推进实施海上花园城市“花海彩林”行动,以“点线出彩”带动“面上提档”,打造“山海共美”海上花园城独特韵味。高标准完成花海彩林项目近百个,以崭新的花园景观带、花园道路、花海彩林示范街为海上花园城“增色”,努力向市民和游客兑现四季有花、四季有彩、四季有景的美丽承诺。实施“星辰大海”计划,推进七条示范段58个重点项目,普陀螺塘线、新城棕榈大道、岱山东海郊野公园等成为网红热点。全长100.5公里的东海百里文廊,更是吸引市内外游客前来打卡。

  当前,该市充分整合海上花园城市建设、海岛公园、美丽乡村、智慧城镇、特色小镇等有效资源,生态建设捷报频传:全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居全省第二,建成新城“新城湾”等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5个、美丽城镇省级样板10个、累计启动三批次共29个未来乡村建设,率先实现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全域旅游示范县全覆盖。

  2022年6月,舟山启动实施“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两年来,舟山首批11个“小岛你好”海岛共富创建示范岛依托自身独特的地理优势、文化底蕴和产业特色,在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培育和民生福祉改善等方面全面焕新,探索出了一条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交通领域作为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重要板块,起着基础性、先导性、保障性作用。一座座桥联通海陆,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脉,也见证着海岛百姓生活品质的加速改善。

  水上交通、公共交通迭代升级,外联内畅的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持续推进大陆引水工程,长期有人居住的86座海岛已全部解决供水问题;海塘安澜、五山水利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有力抵御正面袭击舟山的超强台风;花鸟、东极、枸杞、白沙、秀山等一批小岛焕然新生;眼下,“蓝色岛链”串岛成链打破交通壁垒,“海岛客货邮”水陆联动实现“快递自由”。

  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守护群众健康,舟山持续深化“固定+流动”医疗卫生服务模式,10家乡镇卫生院与杭甬两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协作关系。全面启动“健康方舟·生命守护”巡回医疗行动,组建成立44支市、县、乡巡回医疗队,累计开展巡回医疗1570场次,服务群众4.5万余人次。舟山还提升海岛急救网络,完善岛际急救转运海空交通保障机制,加强急危重症患者院前信息传输。

  海在城中、城在海上,处处有景、岛岛花园。东海之滨,这座彰显“自然山海韵味、国际现代风貌”的海上花园城市,正朝着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市扬蹄奋进。


浙江日报 凝心聚力建设现代海洋城市 00013 舟山 向海而兴,大跨步迈向新蓝海 2024-11-14 浙江日报2024-11-1400011;浙江日报2024-11-1400015 2 2024年11月1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