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长兴:
探索“赋能自治”新路径 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地
夏初阳 刘洪亮
近日,在湖州市长兴县太湖街道的“法联体”企业法治服务驿站内,长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司法局的执法人员和特邀律师正与企业代表围坐在一起,针对企业提出的法律问题进行详细解答。“以前遇到一些法律问题,我们往往束手无策,现在有了‘法联体’,就像有了法律顾问一样,随时可以咨询。”一家企业负责人说道。
为深入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近年来,长兴县积极探索创新行政执法方式,打造“赋能自治”非强制工作法,通过法治赋能、行业自治,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优化营商环境。长兴县综合执法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赋能自治”非强制工作法,核心就是转变执法理念,变“硬约束”为“软引导”,变“末端执法”为“前端服务”,通过多种非强制手段,引导企业自觉守法,提升治理能力。
为此,长兴县执法办会同县委编办、县司法局及相关行业协会、平台凝聚成1个非强制工作引领中心,形成“1+4+N”的工作模式,即以引领中心为核心,牵头各单位深入践行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4种非强制方式,并通过搭建法律援助阵地、培育法律明白人等方式,构建起N项支撑赋能机制,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新动能。
在“赋能自治”体系中,法治的力量不可或缺。该县组建法援赋能服务团,开展“送法入企”“解烦入企”等活动,为企业提供法律帮扶,有效降低经营风险。太湖街道创新打造“一站式”企业法治服务驿站,执法人员、人大代表、律师轮流值班,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
法治服务之外,说服教育也成为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重要手段。 长兴县多部门联合组建“善治守护人”团队,开展普法说服教育,化解矛盾纠纷。小浦镇以八都岕景区为试点,针对景区内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打造“杏福守护人”团队,点亮“岕里老马工作室”“爱心车位”等一系列基层治理工作金名片,维护景区良好秩序。
如何引导企业转型升级?长兴给出的答案是:劝导示范,树立标杆。该县通过政府引导、行业自律、企业示范“三位一体”模式,发挥“劝导示范”作用,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如林城镇制定出台《林城镇工业炉产业新一轮转型升级标准》后,龙头企业率先引进先进技术实现节能减排,带动其他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工业炉产业绿色发展,助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要“扶上马”,还要“送一程”。长兴监管部门联合行业协会、监管平台、基层组织等,做优警示告诫,护航企业蹄疾之余更要步稳。和平镇通过典型案例实地对比、行业标准点读分解等方式,大幅提升辖区内企业安全生产和环保意识。同时,夹浦镇也创新推出《“易企谈”指导约谈工作规范》,对存在风险隐患的企业开展指导约谈,排除隐患,保障企业安全稳定发展。
“赋能自治”非强制工作法的实施,也得到了企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企业纷纷表示:“这种非强制工作法,我们听得懂、信得过、做得好,不仅能解决实际问题,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政府的关怀和支持,增强了我们守法经营、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
探索不止于此。长兴县将持续完善“赋能自治”非强制工作法,优化法援赋能机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法律服务和更优质的营商环境,不断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