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越剧演员陈丽君——
惟艺术和爱,能跨越时空和语言的鸿沟
通讯员 刘秀峰 整理 编辑 吴晔
在刚刚过去的金秋十月,我们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漂洋过海,飞行万里抵达巴黎,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文化交流与巡演活动。
如果说过去这一年,是越剧出圈的一年,那么这个十月,或许可以称之为越剧“出海”的一个月。
这次“出海”形式多样、收获颇丰:我们将《梁祝·十八相送》《红楼梦·葬花吟》《牡丹亭·幽媾》《陆游与唐琬·题诗壁》等优秀剧目介绍给了法国的观众;蔡浙飞团长还带队走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以《花开的声音》为题分享了“中国女团小百花”的故事;我也有幸受到邀请,获得了由巴黎机场管理局和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共同颁发的“中法传统文化交流大使”荣誉称号。
到达巴黎第一天,简单休整后,我便如约前往塞纳河畔,与我的“老朋友”Joyce Jonathan进行了一堂独具巴黎风韵的“越剧课”。一见面,她就成竹在胸地摊开了一张写满“天书”的纸——那是她用独家研发的法文注音系统,给经典越剧选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所作的标注。只不过,这一次她不光要学唱,还要学习戏曲身段,一练就是一个多小时。第二天,这出剧完美地呈现于巴黎戴高乐机场举办的“中法文化金秋盛宴”中,赢得了两国嘉宾的掌声。
在这次盛宴上,两国艺术家展示了包括音乐、书法、绘画、服饰等在内的多种艺术形式。我也演唱了一段改编自司马相如名作的越剧《凤求凰》。唱段虽短,但百年越剧演绎千年文学经典,引发了现场艺术家的浓厚兴趣。事实证明,惟有艺术和爱,能够跨越时空和语言的鸿沟。
此次赴法,我最重要的演出任务,是在新编折子戏《红楼梦·葬花吟》中扮演贾宝玉。这一版本的《葬花吟》,由我的母校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创排,故事集中在宝玉大婚后发现黛玉已死的悲情时刻。不到30分钟的舞台,情感浓度极强,戏剧张力拉满。前来观看演出的中国驻法国大使馆临时代办陈栋先生评价道:“你们让观众看到了我们悠久的中华文化,用自己的形象、语言、扮相宣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一番话,沁人心脾。
散场时,我看到门外的观众久久不愿散去,人群中也有不少外国友人的面孔。那时我想,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无论他们因为什么原因走进这座剧场,只要我们的音乐和表演传达的情感足够准确,就会有人为你留下来,成为一名越剧观众。
(通讯员 刘秀峰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