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起,心相合
本报评论员
本报评论员
11月2日,以“和合文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主题的2024和合文化全球论坛在台州市天台县举行。本次论坛以“和合文化”为纽带,以中国式现代化美好图景呈现人类文明新形态,通过文明对话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传承久远、历久弥新的“和合”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习近平同志曾在《之江新语》专栏的《文化育和谐》一文中指出,“和”指的是和谐、和平、中和等,“合”指的是汇合、融合、联合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强调“和衷共济”“和合共生”,并将和合文化运用于治国理政实践中。浙江作为和合文化发源地,牢记嘱托,通过下大力气培育包括和合文化在内的10个现象级省域文化标识等,不断推动和合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传承和弘扬和合文化进行了鲜活的浙江实践。
凝聚人心,谋求大同,和合文化在新时代正发挥出独特而又重要的作用。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必将为赓续传承中华文脉、促进不同文明共同进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浙江力量。
和合之道,在于弦歌不辍。从历史典籍中的“和实生物”“保合太和”,到如今人们常挂在嘴边的“和睦和美”“心平气和”……“和合”二字中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我们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因此,我们必须不断从和合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力量,这是文脉弦歌不辍的密码,也是文明生生不息的动力。
和合之道,在于人本善治。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要将和合文化融入社会治理中。和合文化中既蕴含了“以和为贵”的朴素观念,也体现着以人为本、和合善治、共建共治共享等社会治理理念。从浙江温岭的“民主恳谈”,到安徽桐城的“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和合文化已延伸至中国社会治理的毛细血管。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才能不断将和合文化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胜势。
和合之道,在于胸怀天下。当今世界并不太平,矛盾、冲突、战乱迭起。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以人民为中心、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特征的人类新型现代文明日益成为文明发展的新方向。和合文化中蕴含的求同存异、和衷共济、携手合作、天下大同等理念,正是破题的钥匙。以“四个共同倡导”为核心内容的全球文明倡议,已然勾勒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全球文明发展的崭新图景。
要和合,不要零和。在人类文明这张悠悠长卷上,高擎和合之笔挥洒泼墨,必将绘出全人类共同家园的光明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