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素质新生代企业家队伍
刘伟
近日,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等多个榜单中,浙江民营企业表现亮眼,上榜企业数量均居全国第一,展现出新时代浙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态势,也成为外界观察浙江民营企业活力与韧性的风向标。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以“敢闯、敢冒”的开拓精神,点燃了民营经济的“星星之火”。“民营经济强则浙江经济强”,浙江省委十五届五次全会提出要“打造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离不开民营经济强本固基的高质量发展。新生代企业家是浙江民营经济的生力军和接班人,精准合力培育新生代民营企业家队伍,帮助他们创好业、接好班、上大舞台,已成为保持浙江民营经济发展优势的重要条件,也成为浙江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取胜秘诀。
现代化能力,怎么提升
人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定因素,建设高素质企业家队伍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民营企业家是改革创新的重要实践者,也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领头雁。
面对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浙江大力加强优秀青年企业家队伍阵地建设,通过组织引领、平台搭建、队伍建设等立体化形式释放组织效能,推动青年企业家人才培养、民营经济政策研究和国际交流合作,让更多的青年企业家崭露头角。同时,整合多元力量完善高素质企业家培育机制。一方面,扎实开展民营企业管理者进机关挂职和党政干部担任助企“服务员”活动,通过人员双向互派,深化对于民营经济政策的理解力和执行力,增强政企互信互通。另一方面,深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促进创新成果转化,推动领头型、新锐型、成长型青年企业家到高校院所交流学习,提升创新思维,对接创新资源,激活创新引擎。
创业守业,怎么接力
当前,浙江大力实施“浙商青蓝接力工程”和新生代企业家“双传承”计划,各级党委和政府把新生代企业家培育工作纳入人才工作的整体规划,动态完善新生代企业家人才库,建立多部门联动的新生代企业家培育机制。
首先,实施浙商再出发“雄鹰”行动。充分利用工商联、青年企业家联谊会、行业协会等现有资源平台,定期开展跨地域、跨代际、跨行业的分享交流,向优秀的老一辈企业家学习创业守业经验。
同时,推广新生代企业家导师培养机制,充分发挥资深老企业家在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管理经验传授、“浙商精神”传承方面的“传帮带”作用,帮助企业诊断发展难题,提升青年企业家经营管理能力。
再次,增强浙商精神感召力,充分发挥国内外浙商组织网络优势,加强与各类商会组织、浙籍侨商、创新平台的对接互通,抱团取暖。政府积极组织引导民营企业参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洽谈会,支持产业龙头企业组团搭建产业链和配套体系,形成“产业抱团”“借船出海”效应。最后,由政府搭桥汇聚“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之力,大力促进科技型独角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孵化,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发现、选拔、培育一批优秀新生代企业家。
外部环境,怎么营造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外在条件,也是高素质新生代企业家成长的“阳光雨露”。
首先,浙江积极构建公平稳定的发展环境,推动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对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金融信贷、产业扶持、政府采购、社会保障等领域一视同仁,坚决扫除不合理的行政干预。同时,围绕企业发展最关心的产能消化、税务合规、市场准入、技术改造、节能减排等重大关切,通过定期举办各类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政企恳谈会、经济运行通风会等形式,定期复盘民营企业运行情况,形成第一手材料供有关部门参考决策。
其次,浙江把各部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联动协作作为各单位绩效考评范畴,把发展众创空间、培育新业态企业、企业家队伍建设成效等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经济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同时,整合金融、税务、科技、司法等部门资源,建立所属业务板块对口帮扶机制,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中小民营企业进行专项帮扶,把各类政策和规范标准解释清晰,消除企业经营发展的疑虑,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最后,常态化建立与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机制、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结合“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定期开展“进企解难”服务,实施企业家“暖心工程”,帮助民营企业家解决创业兴业中的堵点痛点。
擦亮浙江民营经济的“金名片”,需要有一支政治上有方向、经营上有本事、责任上有担当、文化上有内涵的新生代企业家队伍。传承新时代“浙商精神”,培育壮大新生代民营企业家队伍,打造具有世界“辨识度”新一代浙商群体,让更多浙商企业家勇立潮头,助力浙江民营经济行稳致远、乘风破浪。
(作者为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省“八八战略”创新发展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