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观点

喊停捐款,善意的双向奔赴

  近日,绍兴诸暨市一位妈妈在家中厨房给2岁多的宝宝做饭时,因煤气管脱落造成煤气泄漏爆炸,致其严重烧伤。灾难发生瞬间,这位妈妈忍着剧痛将孩子转移到安全区域,这一举动打动了无数人的心。在这位妈妈被送到杭州的医院抢救后,短短两天时间,网上筹集的善款就超过百万元。日前,烧伤妈妈的家属向社会各界致谢并表示,收到的善款已够一期治疗,希望大家不要再捐款,并主动关停了“轻松筹”等捐款通道。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从来不缺现实的佐证。在烧伤妈妈家属向社会发出求救信号后,无数爱心涌向这个风雨飘摇的小家庭。不少杭州市民还主动跑到医院慰问,给这个小家庭加油鼓劲,让人感受到这座美善之城的大爱暖意。这样的温暖,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援助,更是精神上的鼓舞,给这个不幸的家庭无以言表的感动,让病床上的妈妈重燃活下去的希望。

  让人欣慰的是,爱心簇拥的同时,也激发了受助者家属善良、朴实的情怀,觉得善款已够时,他们便主动喊停捐款,希望把善款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后期的治疗费自己会努力赚取。有困难时寻求帮助,但并不贪婪,无意占用更多资源,这是受助者的底线与尊严,也是对爱心的珍视和呵护。

  这里,无意拔高受助者的家人,他们作出这样的决定,或许只是出于一种朴素的感恩之情,面对涌入的爱心,无以为报,便从喊停捐款开始。然而,这种不辜负爱心之举,却让公众感受到爱心“回流”的温暖。诚如有网友所言,谁也不愿意自己的爱心被欺骗、被挥霍,而是能真正用在需要帮助的人身上。如果受助者都能有这样的自觉,愿意献出爱心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爱心涌动是感人的,如何理性、正确地面对爱心,也值得深思。

  近年来,各类网络筹款平台的迅速崛起,成为整个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补充,为身处困境的个人提供了便捷的求助渠道。然而,有的人故意编造虚假信息,以哭穷卖惨博取公众的同情心,从而骗取捐款;有的人虽不是故意骗捐,但当爱心涌入时心态却发生变化,把善款视作额外收入来源,缺乏退还多余款项的意愿,忽视了自立自强的重要性和对爱心的尊重。这些做法,无疑是对善意的亵渎和欺骗,让信任受损,让捐者寒心。正因为如此,喊停捐款所体现的朴素的道德自觉,才显得动人起来,这种“善意的双向奔赴”,也必将激荡起更多爱的涟漪。

  当然,莫让善意惹尘埃,仅靠道德自觉是远远不够的。无论是个人求助还是机构募捐的善款,都需要更为严格的规范与监管,以确保信息的公开透明。相关部门与网络平台应当肩负起监管者的责任,完善相关制度,当好把关人,为善款的合理使用保驾护航,让每一份爱心都能真正得到珍惜、落到实处。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8 喊停捐款,善意的双向奔赴 2024-10-24 27151188 2 2024年10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