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阅读

10册,共计450余万字“浙东运河文化研究丛书”出版

一套“全”书,诉说流动的历史

  水是万物的本原,运河是文化的血脉。蜿蜒千里的中国大运河见证了时代的更迭,是写不尽、道不完的宏伟篇章,引得古往今来歌咏者、著书者无数。

  作为中国大运河三大组成部分之一,位于南端的浙东运河是我国最早的人工运河之一,也是大运河六大文化高地之一。西起杭州西兴,东至宁波甬江入海口,基本保存完好的200公里航道,更是被称为“当代正在使用的活态的交通博物馆”。

  近日,由绍兴市社科联主编,绍兴市鉴湖研究会承编的“浙东运河文化研究丛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丛书”包含10册,共计450余万字,是浙东运河第一部以水环境、水历史、水文化为基础的百科全书。

  精巧绝伦的水利工程体系蕴含了怎样的智慧;独具江南水乡特色的运河两岸有着怎样的民俗风情;与海上丝绸之路相连的港口和航线又历经了怎样的变迁……薄薄的书页,折叠着浙东运河2500余年的厚重积淀,甫一展开,自然风物与繁华景象便穿越时空,跃然于纸上。

  尽善尽美 还原古运河

  如何欣赏一条河流?赞赏目之所及的碧波荡漾太过浅显,将其纳入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流域概念才是更佳打开方式。

  “浙东运河文化研究丛书”便是如此引领读者欣赏浙东运河的:《浙东运河简史》《浙东运河工程文化遗存》《浙东运河诗路文化》等十卷本的体量涵盖了运河史、文化遗存、运河生态廊道、通江达海交通衔接与文化传播、名人行迹、历代文学与诗歌、名城与名镇、民俗与民风、传统产业继承与发扬等诸方面。

  该书围绕浙东运河水利、水运历史发展变迁,与经济、文化、对外交流、人民生活的关系,阐述了相互之间内在的联系与发展,不仅是浙东运河第一部集成学术著作,更是帮助人们认识浙东运河的普及读本。

  浙东运河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多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对此展开研究。当下,时代又对深入挖掘和丰富大运河文化内涵提出了哪些要求?

  “浙东运河文化研究丛书”主编、绍兴市鉴湖研究会会长邱志荣告诉记者,三年前,绍兴市社科联确定了绍兴文化研究工程2021年度重大项目“丛书”课题,同年3月,绍兴市鉴湖研究会中标,以此开启当代浙东运河文化学术研究的又一次高潮。

  在他看来,“丛书”是全体同仁——18位横跨历史、文化、水利、地理等多学科的学者的多年研究成果的集大成。“在开题会上,我们就要求子课题的第一作者必须撰写全书65%以上的文字。在写作期间,又要求每位作者同时撰写1篇以上学术论文并正式发表,实际情况是平均每人至少写有学术论文3篇,其中有多篇是高质量的专题研究报告。”

  于是,我们能够在《浙东运河简史》中沿着历史长河,从10万年前的海侵海退造就的河湖水网,到如今矗立在运河之上,卓越于世的水利、航运工程中,尽揽生生不息的文明演进;在《浙东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里顺着两者的发展脉络和变迁轨迹,动态地探寻港口的变迁、交通航线的发展、区域和国际商贸网络和浙江地方社会之间的互动影响;在《浙东运河名城古镇》中走进区域内17个历史文化街区,聆听一个个运河城镇故事,讲述着运河兴盛与沿线城市发展千丝万缕的关系……

  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原会长周魁一评价道,“丛书”在以往研究基础上吸纳了最新的研究成果,通过近年来对史料的进一步挖掘和多视角的解读,以及对文化遗存的新发现,还原了浙东运河历史文化的诸多细节,将浙东运河与中国大运河的相关性、独特性及其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更为生动地呈现了出来,诠释了主流学界对文化的定义,即文化是“人类知识、信仰和行为的整体”。

  四十余年 厚积而薄发

  从开题到定稿,“丛书”的撰写时间不到两年。如此高效的写作得益于多位作者在这一领域或相关学科的长期研究和深厚积累。

  如《浙东运河名人传记》作者之一、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会长谭徐明,和《浙东运河历代诗歌总集》作者之一、中国水利报原副总编张卫东几十年来对浙东水利、运河文化研究有着很深的造诣,多有著述;《浙东运河诗路文化》作者之一、浙江外国语学院校长张环宙早在15年前就是《中国运河开发史》的主要撰写者和副主编;而主编之一的邱志荣更是从事大运河遗产保护与申遗及运河文化研究工作长达40余年。

  邱志荣的运河情结启蒙于孩提时代。家门口运河和河上的太平桥是他玩耍嬉戏的场所,长辈口中拿来说教小辈们的运河故事更是伴随他长大。

  时间来到上世纪70年代,有一天,青年邱志荣回到家乡运河边,发现昔日光景不复存在:河边的纤道上多处出现桥倾岸坍,不少地段的条石也被人运走用作建房基石。“当时感到很可惜,我就给《浙江日报》写了封信呼吁相关部门保护这么重要的一条运河。” 邱志荣回忆道,“当时这封信也顺利得到了绍兴文物管理部门的重视。现在这封信的草稿,我还保存着。”

  进入当地水利系统工作后,他愈发痴迷于运河文化。在恩师、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的帮助和指导下,邱志荣多年来孜孜不倦、醉心学术研究,专著、主编、参编著作近40部,其中,2014年出版的《浙东运河史》是关于浙东运河历史研究的第一部学术著作。“保护和传播运河文化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来源于我们的文化自信,更是一种文化自觉。”他说。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作为水利人,邱志荣深知野外考察对于运河文化研究的重要性。在《浙东运河工程文化遗存》一册中,他不仅对浙东运河水利工程体系遗存进行了分类介绍,还收入了15篇涉及浙东运河的多学科研究和浙东运河沿线重要文化论题的相关考证文章。

  选择用脚步丈量运河沿岸也让他们总能收获意外之喜。同属浙东运河的鉴湖和西兴运河,两者沿岸的古堤却相差甚大——前者主堤位于北,后者则居于南。“这既是一个自然现象,也是一个重要演变的历史证明。”

  邱志荣一边指着墙上悬挂的浙东运河图,一边解释道,鉴湖边是哺育当地百姓的大片农田,因此其主要功能是蓄水灌溉,南堤主要作用是以泥塘保护农田,不作为主要交通道路。而西兴运河则与之相反,其主要功能是为连接鉴湖水源,贯通河道,调节水资源和航运,将纤道路、桥建在南堤更利于交通。

  经世致用 永葆生命力

  “学术为本,经世致用。”采访中邱志荣反复提起这句话。将研究所得服务于大运河文化建设,不仅是他个人所求,更是浙东学术文化的优秀传统。

  “丛书”撰写伊始,他们就利用本课题研究成果,按照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思路,积极为浙东运河文化园建设服务,不但编写出版了绍兴市重点课题成果《通江达海·好运天下——浙东运河博物馆文本解读》,还直接参与、支持博物馆文化布展,提供了大量文字、实物、碑拓、图照等珍贵资料。

  2018年的一天,水利公司在河道施工过程中发现了一座古代石碑。听闻消息后,邱志荣等人兴奋不已,第一时间赶到了施工现场。石碑是个2米多高四棱柱,四面分别刻有春季水牌、夏季水牌、秋季水牌、冬季水牌的四字铭刻和水位刻线。“我们一看就知道它十分重要。”他补充道,当时便考虑到它很可能是明代的一块用于测量和控制水位的标志性水则牌。

  事实果真如此,根据文物、水利专家的鉴定,该石碑为明代绍兴平原河网水位调蓄与管理测水位的三块石碑之一的季水牌,对绍兴水利航运的发展和综合管理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如今,这座石碑静静坐落在浙东运河博物馆里,向游客们诉说着城河共生、鱼米之乡的绵长历史。

  伴随运河文化研究的深入,邱志荣等人发觉处于两个行政区划交界的河段的保护传承工作仍有所欠缺。于是,他们发挥自身的桥梁作用,联合了绍兴市鉴湖研究会、宁波市水文化研究会、上虞区水文化研究会等多家单位,就宁绍交界处的四十里河、十八里河、虞余运河、杭甬运河等重要河道以及水工程、古镇古村的整治保护达成共识。“让运河在整治过程中尽可能按照高要求、有特色的统一标准,不因行政区划而改变和影响风格上的统一、文化上的传承。”

  在邱志荣看来,一条古老的运河,记载着越国的历史,展示了不同时期的历史文明。河道状况好坏,水之清浊,文之荣枯,是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与人才养育的一面镜子。“这就是我们保护运河文化,整治河道水环境的意义和责任所在。”

  浙东运河博物馆外,承载千秋的运河水缓缓流淌,东侧,苏台高速贯穿南北,南边,杭甬铁路与104国道并排而行。水路、公路、铁路交相纵横,船只、车辆往来穿梭,灿烂的运河文化在此时成了触手可及的生活,古老的运河奔波涌进、一路向前。


浙江日报 阅读 00008 一套“全”书,诉说流动的历史 2024-10-11 浙江日报2024-10-1100003 2 2024年10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