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理论周刊

做好人文经济学中“人”的文章

  “‘文化经济’的本质在于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说到底要突出一个‘人’字。因此,我们在推进‘文化经济’的发展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10多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一番话,不仅深刻揭示了人文与经济的深层次互动关系,更明确了经济发展必须以人为本的价值旨归。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将经济发展成果转化为广大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而人文经济学的提出,又为经济发展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视域与实践方向。本期我们邀请三位嘉宾,一起探讨人文经济学中的人本思想。

  以人为本是人文经济学之“魂”

  记者: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多次就文化经济发表重要论述,既强调以文兴业,也强调经济发展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人文经济学与文化经济一脉相承,您认为理解人文经济学的关键是什么?

  常修泽:我的观点,“人本意识”是人文经济学发展之“魂”。要在研究人文与经济“交融互动、融合发展”的基础上,用“人文精神”来贯通经济全过程,使二者“内化一体”。其中须明确几个关键性问题。

  首先,人文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核心是“人”。“人”至少涵盖三层:第一,横向到边。是“全体人”,不是“部分人”或“多数人”;是“每个人”,不是笼统的“人”;是“具体的人”,不是“抽象的人”。第二,纵向到底。不仅是“本代人”,更是“多代人”。第三,深入内核。不仅是“物需人”,更是有物质、精神多种需要的“多需人”。

  第二,人文经济学的发展目的是什么?“人”的全面发展才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联合国有一个“人类发展指数”,用以综合衡量一个国家的国民健康水平、教育水平和生活质量。2024年3月发布的最新一期《人类发展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人类发展指数从2021年的全球排名79上升到75。而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已多年位居全球第二。我认为,人文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就是解决GDP排名和人类发展指数排名的差距。

  第三,建议把文明“包容”与“交融”作为人文经济学的重要落脚点。人文经济学对“人”的关注,涵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不仅是经济领域发展观和发展模式的转变,更是文明方式的超越。我一直认为,天有生命,地有生命,人有生命,要打造“天地人生命共同体”。若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大视野看,人文经济学可以作为一个案例、一个依据,阐发中华民族在寻求人类共同价值中走向多元文明包容,进而走向“文明交融”的历史进程。

  樊和平:人文经济学的精髓是什么?我想既不是“人文”经济学,也不是人文“经济”学。如果一定要将它归之于某种“学”,那么人文经济学就是人文经济一体化的“文明学”,它不仅是人文科学和经济学发展的一次超越,也是关于现代文明和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次重大觉悟。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断言:世界历史是由两大力量造就的,一是经济的力量,一是宗教的力量。然而这只是西方宗教型文化的文明构造。宋明理学家程颢曾说:“天下之事,惟义利而已。”“义”即伦理,“利”即经济利益。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是由两种基础性力量的辩证互动造就的:一种是经济的力量,一种是以伦理为核心的人文力量。经济是生活世界的客观基础,对精神世界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在中国伦理型文化中,精神世界中最根本的力量就是伦理。因此,伦理与经济如何整合也就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明到现代文明的基本问题。

  人文经济学通过建构“人文—经济”辩证融合的生态,奠定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也是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化。人文经济学以人文与经济的辩证互动,推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是建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战略。

  胡承槐:人文经济学的本性,决定了其必须以人为本。人文经济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理论反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理论自觉。可以说,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宏观经济学。以人民为中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宣言,也是党最基本、最核心的经济理念。

  正因此,人文经济学与以资本为本的西方经济学理论有本质的区别。西方经济学作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本运动的理论反映,核心任务就是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永恒存在作合理性辩护,并将资本逐利、资本增殖作为全部经济活动的意义所在。商品拜物教——即对“物”的崇拜和追求超过对“人”的关注,是它的灵魂。而人文经济学立足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活动,捍卫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在人与物的关系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在经济与国家、社会的关系上,坚持把经济运行放诸人文的、历史的宏观结构中来对待,把被西方经济学神圣化、绝对化的经济规律还原为人的现实活动;在个人与集体,市场与国家、社会的关系上,坚持整体利益的优先地位,坚持经济活动服务于国家建设和人民福祉的增长。

  充分发挥“人本”的力量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文经济学不仅关注经济行为产生的“物”,更关注作为经济主体的“人”。您认为,从理论和实践上来看,人文经济学如何体现人文的力量?

  樊和平:人文与经济的整合点与互动点是“人文力”,人文经济学必须研究“人文力”。文化既是软实力,也是硬实力,作为深层次的国家发展力与竞争力,它唯有通过人,通过建构人的精神和精神世界,并转化为个体和社会的集体行动,才能作用于经济社会,并由此建构文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化力”就是“人文力”。

  人文经济学具有深邃而宏大的问题意识。世界范围内存在一个“经济—文化悖论”。历史上的文明古国和文化传统比较悠久的地区,往往经济发展都相对滞后。相反,美国从《独立宣言》到现在不到300年,却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人文经济学以“人文—经济”一体化的宏大视野,破解这一世界性难题。一个重要的现代中华文明的气象是:“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照样”意味着现代中华文明已经开始突破这一“经济—文化悖论”,开创出一种新气象。这是人文经济学宏大的现代文明意识。“人文力”是历史意识与现代文明意识中重要的文明密码。

  文化传统悠久、积淀深厚,蕴含的文化力量可能比较巨大,但如果对经济社会的作用点和作用方向不合理,也可能成为发展的阻滞力。人文经济学通过调整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点和作用方向,形成合理的人文经济生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方面是制度红利,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解放生产力的着力点是对个人利益的伦理性合法性的承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文化本质,就是解放个人的谋利冲动,赋予个人利益以伦理和政治的合法性。然而,人的谋利冲动解放所释放的人文力又遭遇新的挑战,它所创造的社会现实的合理性,期待新的文化条件,如诚信经营、公正分配、腐败治理等,如果这些文化条件不满足,将导致新的发展瓶颈。

  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合理性,需要两种基本力量,一是市场经济释放的“最好的动力”,二是文化释放的“最强的动力”。人文经济学的重要使命,就是建立合理的“人文—经济生态”,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文条件,不仅有人文动力,更要有人文后力。

  常修泽:要重视以下三种人文资源对人文经济学的影响。

  第一,搞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人文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894年,意大利人卡内帕给恩格斯写信,请求他为《新纪元》周刊创刊号题词,并希望用简明字句表述未来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恩格斯回答说,除了摘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句话外,“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我领会,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人文思想的“精髓”。

  第二,梳理中国政界、学界的人文思想。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就经济发展要以人为本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比如他在《文化育和谐》一文中强调,“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人类不仅追求物质条件、经济指标,还要追求‘幸福指数’”。这段话现在依然有价值,可以把它用于人文经济学研究。

  第三,吸收借鉴西方经济学中的人文主义元素。比如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迪尔德丽·N.麦克洛斯基就力主应把“人的尊严”和“人文关怀”等作为基本理念贯穿于经济学中。

  胡承槐: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中国人文经济学的研究,必须扎根于中国人文经济实践。从新民主主义时期建立苏区财政体系和经济制度,到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到改革开放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党推进经济建设、经济治理,始终体现着以人为本的主题主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团结带领人民决胜脱贫攻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明确回答了发展为了谁、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根本问题。

  应从人文主义视角对过去和当下的经济活动进行挖掘、提炼,将其上升为人文经济学的一般原理。比如在指导经济活动的理论思想上,既看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社会、伦理思想的指导作用,又看到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经济领域的改革探索和制度安排上,理解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领会党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立足经济领域,统筹“五位一体”,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执政逻辑。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之一。能否谈谈,在推进中国人文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如何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这方面,浙江如何先行探索?

  常修泽:至少要做好三篇文章:体制、结构、发展方式。

  将人文“内化于”经济体制,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理论支撑。可在五方面发力:第一是“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第二是“中”,建立人文性的市场体系和市场决定机制,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切实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第三是“下”,建立人文性的微观(企业)体系。第四是“内”,建立人文性的民生机制,以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的事情。第五是“外”,通过制度型开放等,推进与国外的经济、人文交流。

  将人文“内化于”经济结构,为优化新发展格局中的几大结构提供新思维。应重点瞄准以下几个结构:一是供需结构。把人的需求放在首位,解决居民消费率过低问题。二是产业结构。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指引,在发展新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谋划未来产业过程中,增添“人文化”色彩。三是区域结构。尤其要总结江浙经验,发挥区域文化作用,推动经济发展。四是对外结构,把经贸交流和人文交流结合起来。此外,还要顾及经济与社会的结合部分,如社会分配结构等。

  将人文“内化于”发展方式及相关导向性指标,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高质量发展是弘扬人文精神的基础和舞台。要为创新发展创造条件,给创新创业者吃下“定心丸”。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使广大劳动者实现真正的发展。摒弃“GDP崇拜”,建立针对人文经济的新的考核指标。

  胡承槐:去年,习近平总书记点赞苏杭,指出“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为浙江以人为本推进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引。我们要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尤其是经济界人士的人文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并将之贯穿于省委中心工作中,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的为人性,人的发展的全面性。

  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助力人的全面发展。今年的省委“新春第一会”部署,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现代化建设的最终目的,也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打开各类人才思想攀高、能力攀高、精神攀高的通道,在更高层次上满足人的发展需求、扩展人的发展空间。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人文环境支撑。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而营商环境与广大市场主体的幸福感密不可分。当前,浙江正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牵引,大力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应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五届五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推出更多有温度、可感知、可体验的政策举措和应用场景。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持续缩小三大差距。人文经济学强调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互促共融,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协调推进,这与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高度统一。浙江肩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光荣使命,有条件也有义务在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积极探索,让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浙江人民。


浙江日报 理论周刊 00006 做好人文经济学中“人”的文章 2024-09-23 浙江日报2024-09-2300005 2 2024年09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