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专版

守好红色根脉 勇担国防使命

——写在第24个全民国防教育日之际

  今年9月21日,是第24个全民国防教育日。连日来,在省委宣传部、省国动办等十二个部门的推动下,浙江省多地通过各种方式,在“全民国防教育月”开展以“依法开展国防教育 提升全民国防素养”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

  在温岭,箬横镇中心小学的少先队员聆听当地上叶村103岁抗战老兵王梅姐讲当年抗日战争故事。“战友一个个倒下了,最后剩下我一个人,我那时候是抱着必死的心态,跟敌人斗到底的。”王梅姐的深情讲述让现场学生由衷地肃然起敬。

  在北仑,浙江最美退役军人、浙江模范军人、浙江红船精神“五老”宣讲员陈伟高老先生一丝不苟地为宁波消防总队北仑大队消防员讲述长征的故事。

  在海宁,充满历史沧桑的西山防空洞,两侧墙壁上挂满了国防图文资料和栩栩如生的墙绘,让参加“强国少年行,童心颂国防”儿童友好国防教育研学体验活动的孩子们仿佛穿越回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

  近年来,浙江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抓好全民国防教育工作,充分挖掘浙江特色红色资源、海防资源、驻军资源,丰富国防教育形式和载体,加大宣传,在全社会营造了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推动国防教育走深走实。

全员普及 推动国防教育全域覆盖全民参与

  暑假一过,安静的校园又热闹起来,人流在操场集聚,激昂的擂鼓声响起,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新学期的第一堂特殊课程——国防素质训练正式拉开帷幕。穿着迷彩服的学生们,在教官的带领下,进行了基础的队列训练、军体拳学习以及国防知识小竞赛。烈日炎炎,汗水浸湿衣衫,但孩子们的眼神闪烁着光芒,这一刻,他们深深体会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将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纳入“开学第一课”内容,将国防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是浙江推动国防教育全覆盖的重要一环。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也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中之重。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将国防教育的种子深植于孩子们的心田,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国防意识,是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

  加强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是一项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的系统工程。随着时隔7年国防教育法的再次修订发布,国防教育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正不断提升。一直以来,我省聚焦国防教育常学常新、永不断线,推动各地在国防教育长效化、体系化上下功夫,面向全民、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统筹兼顾重点对象和一般群体。比如,金华市在全市中小学建立“国防教育副校长”制度,选聘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的优秀退役军人参与中小学国防教育,并开展“讲好英烈故事、赓续红色血脉”红色宣讲进校园等校园国防教育。目前,首批28名国防教育副校长已配备到位。

  而在杭州拱墅区,首个街道全民国防教育宣讲团在今年7月成立。“强国复兴有我,兴军责任在肩”,该宣讲团由参战老兵、退役军人等10名热爱国防教育事业、宣讲能力突出的军休干部组成。宣讲团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专业和优势,进学校、进社区宣讲,将国防教育延伸至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中。

  “全民国防教育难在‘全民’,重在‘全民’。我们将以扩大国防教育覆盖范围为重点,大力推动国防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村社、进军营、进网络,实现全民国防教育全覆盖。”省委宣传部宣教处相关负责人说。

丰富载体 增强国防教育感染力吸引力

  黄花秋容,人群静肃,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这一天,衢州市部分应征入伍青年、退役军人、学生和群众代表等110人来到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陈列馆,共同缅怀先烈,致敬英雄。1940—1948年衢州地区流行性疾病大爆发和大流行,累计发病30余万人,死亡5万余人,成为遭受日军细菌战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在抗日战争胜利79周年这个日子举行纪念活动,目的就在于时刻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只有建设强大的国家,才能杜绝悲惨的历史再次重演。”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陈列馆馆长吴建平说。

  家国情怀是国人最朴素也是最厚实的情感底色。将爱乡之情与爱国大义紧密融合在一起,是增强国防教育感染力吸引力的重要途径。当下,浙江全省正利用多维载体,广泛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国防教育活动,比如重要节日缅怀纪念、国防知识讲座、军训演练、开放军营、“爱我国防”教育实践、宣讲英烈事迹等多种方式,引导民众增强国防观念和国防素养。在杭州钱塘区,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义蓬街道退役军人国旗护卫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护送鲜艳的五星红旗步入操场中央。在全体师生注目礼下,五星红旗缓缓升起,孩子们的目光紧紧追随那面承载着无数英雄梦想与牺牲的旗帜,心中种下爱国主义的种子;绍兴嵊州市利用烈士陵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场所,组织老红军、老战士、老党员、老干部等开展国防知识和红色故事宣讲50余场,覆盖人数达到4200余人次,进一步提升了民众的国防意识;在金华市婺城区,“邮政杯双拥情”军旅歌曲比赛现场,参赛选手倾情演绎着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军旅歌曲。《兵哥哥》温柔而深情的旋律,再现军人默默守护家园的身影;《强军战歌》展示军人勇往直前、无畏无惧的豪情壮志……

  国防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做好国防教育工作,就是要统筹新闻宣传、文艺宣传、典型宣传和社会宣传,营造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浓厚氛围,让国防教育融入百姓生活,落地生根。如今,穿行在浙江的城市乡村,经常可以看到在户外大屏幕、公交电视、地铁电视上滚动播放的国防教育图片、标语,润物细无声般将国防教育知识和意识普及到群众中。

挖掘资源 搭建全民国防教育阵地矩阵

  海风吹拂,浪涌成潮。每到周末,温州市洞头区北岙街道海霞村人声鼎沸、游人如织。走进这座具有丰富的国防文化特征和浓厚的渔家风情花园村庄,雕刻着“军民共建文化示范村——海霞村”字样的红旗雕塑映入眼帘,这是海霞村的著名地标。极目眺望,一排排石墙灰瓦的石厝民居高低错落,每幢民居的门楣上都镶嵌着红五星,院子前的木栅栏被漆成军绿色,“军民友谊池”闪烁着波光。

  红色资源、海防资源、驻军资源是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最鲜活、最生动的教材。之江大地蕴积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先辈先烈参军习武、保家卫国的光荣传统是浙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依托军地资源,通过“点线面”结合,搭建国防特色鲜明、功能设施配套的全民国防教育阵地矩阵,充分传播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目前,全省拥有11个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115个省级国防教育基地,广泛组织开展时代感强、吸引力强、标识性强的国防教育活动。在嘉兴,“红船”犹如一座丰碑,永远伫立在嘉兴南湖之滨,“红船”更是一种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在台州,解放—江山岛登陆战纪念馆吹响着“祖国终将统一、也必然统一”的号角;在丽水,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精神永不褪色。

  浙江有总长6715公里的海岸线,有悠长的海防历史、丰富的海防资源、众多的海防遗迹,“万里海疆”国防教育省域品牌有充足的践行载体。在宁波镇海,镇海口海防纪念馆以抗倭、抗英、抗法、抗日的海防战事为陈列重点,多层次、多视角再现镇海从“海防重镇”到“现代港城”的历史发展进程及其演进成因,2000余年的海防历史揭示了镇海自古以来作为海防要塞、商贸关隘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弘扬中华儿女热爱祖国、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在重要海防要塞和海上开放门户舟山,海防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资源,“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的海防精神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将人防资源与红色文化相融合助力未来社区、乡村建设,是依托人防设施服务社区、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一批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的早期人防工程通过改造修缮、修旧如旧,提升改造成为有文化底蕴、地方特色、时代新意的高品位人防文化空间。比如,在湖州长兴,由新四军抗日防空洞改建而成的人民防空乡村博物馆展示了抗战时期长兴县遭受日寇狂轰滥炸的惨痛历史,让人触目惊心,昭示了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的铁律。

  泱泱华夏,一撇一捺都是脊梁;神州大地,一思一念皆是未来。穿越百年的“红色根脉”,赓续着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蕴含着丰厚的精神内核与时代价值,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深入开展国防教育,让红色资源焕发新的时代光芒,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血脉永续,为中国式现代化先行、推进共同富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国泰民安须思危,富国强兵防未然”。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是人们在和平年代缅怀先烈最大的敬意,是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的基础性工程,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全民国防意识的有效途径。“希望大家在和平环境也能够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坚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凝聚激发全民投身国防建设的高昂热情,守好红色根脉,勇担国防使命,凝筑奋进力量。”省国动办相关负责人说。

  (本版图文素材由省委宣传部、省国动办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8 守好红色根脉 勇担国防使命 2024-09-21 浙江日报2024-09-2100004;浙江日报2024-09-2100012;浙江日报2024-09-2100014;浙江日报2024-09-2100009;浙江日报2024-09-2100022 2 2024年09月2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