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理论

现在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

  梅敬忠: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文史教研部原副主任。长期从事面向领导干部的有关中国文学(国学经典)与传统文化主题的教研工作,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型研究、文学鉴赏艺术及写作学研究。

现在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

梅敬忠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这一论断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一条开放包容之路。

  何为“古今中西之争”?鸦片战争以来,在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下,中华文明陷入存亡危机,“中国向何处去”成为思想政治领域的核心问题。“古今中西之争”由此而起,指的是一百多年来围绕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而多次爆发的以古代与现在、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取舍为中心的思想论争。中国探索现代化的道路漫长而曲折,这决定了“古今中西之争”久久难以破解,很大程度上成为阻碍实践的思想泥淖。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不愿囿于理念之争,而是践行从实践出发的唯物辩证法,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接续实践中,不断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赋予新的内涵,为新时代破解“古今中西之争”奠定了坚实的现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就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秉持开放包容,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无论是对内提升先进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还是对外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都离不开融通中外、贯通古今。”新时代如何破解“古今中西之争”,进一步明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向,在我看来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首先是要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明确的是,传统文化不是包袱,而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习近平同志曾说:“评价一个制度、一种力量是进步还是反动,重要的一点是看它对待历史、文化的态度。”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以及“两个先锋队”的定位与定性,让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血肉相连。例如延安精神,我认为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合体。在延安宝塔山壁,镌刻着“先忧后乐”四个大字。范仲淹的“忧乐精神”一直深刻影响着中国共产党人,其精髓为中国共产党传承发展并发扬光大。

  其次是文明的交流互鉴。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提到:“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前,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环境,我们应该坚定对外开放的脚步,将文明视野拓宽到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文明之外,从世界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在这个意义上,“一带一路”不仅是一条务实的经济发展之路,也是一条中国文化与世界文明亲密接触与沟通对话之路。

  最后,不论是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世界其他文明,我们在坚守初心、正本清源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比如家规家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在结合时代要求的传承中,不少地方在农村开展树立家训家风的活动,以与时俱进的新理念赋予家训文化新的生机,促进了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总之,新时代破解“古今中西之争”,我们要秉持高度的文化自觉,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推进文明交流互鉴,以守正创新的实践与担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本报记者 张竞聪 整理】


浙江日报 理论 00007 现在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 2024-09-18 浙江日报2024-09-1800008;浙江日报2024-09-1800007;浙江日报2024-09-1800005 2 2024年09月1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