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组团式”援藏 创新援藏方式,托举美丽那曲

  浙江第十批援藏团队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组团式”援藏作为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深入推进治边稳藏的战略性举措,先后创新开展教育、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拓展开启“组团式”就业,为加速那曲发展开创了新路径,注入了新动力。

为雪域高原浇灌希望的花朵

  拉萨那曲第一高级中学,一年中难得这么安静。6月5日,高考的前两日,低年级学生放了假,高三正在模拟入考场。

  穿过党建文化长廊、穿过挂满彩旗和彩色条幅的办公楼,不大的校园望见了底。“明天到教室、宿舍、食堂里陪学生”,浙江省“组团式”教育援藏领队、拉那一高校长潘志君说,他最大的愿望是今年更多学生能考入国内一流高校。

  自2016年起,浙江省接续选派“组团式”援藏教师对口支援拉萨那曲第一高级中学,帮助学校教育取得历史性突破,已成为援藏工作的“金名片”,树立了西藏自治区内“异地办学”的典范。如今,学校作为西藏自治区示范性高中,凭借优质的教学资源源源不断地吸引藏北牧区学生来拉萨就读。

  “前后9批浙江援藏干部教师在那曲做了大量的实事、暖心事,一桩桩一件件,从各个维度把那曲教育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第十批援藏干部说。

  2022年7月,来自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上虞初级中学的援藏教师樊辉挂职比如一中副校长。刚刚走马上任,他就和新教师刘冰结成了师徒。在樊辉手把手的指导下,刘冰顺利度过了新手期,逐渐站稳讲台。

  为当地培养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浙江第十批援藏团队积极搭建省区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教学教研及信息化建设平台,牵线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外国语学校、杭州源清中学、余杭高级中学等100余所学校与西藏有关学校实施对口帮扶。

  2023年,省教育厅与那曲市政府建立了浙那特殊教育发展联盟,精选浙江12家单位“多对一”精准帮扶那曲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第一和第二特殊教育学校。浙江援建的那曲、比如、嘉黎等3个县的学校均已开展与省内空中课堂的同步课堂教学,基本上实现从高中、初中、小学到幼儿园各级各类教育帮扶的全覆盖。

  “组团式”援藏,精髓在“团”,“援友”们聚成温暖民族情谊的一团火,点亮西藏教育的星空,为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作出了重大贡献。

  西藏自治区“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5个100%现场会在浙江受援学校召开,学校被评为“自治区示范学校”。我省对口支援的拉萨那曲第一高级中学2024年学生高考成绩创历史新高,重本率68.92%、较往年最高值提高11个百分点,本科率96.41%、较往年最高值提高4.89个百分点,上线率100%、与往年最高值持平。

  “组团式”援藏,有前方的努力奉献,也离不开后方的用力托举。

  海亮援藏班于2020年9月在诸暨开班,是西藏地区第一个区县级内地援藏班,同时也是浙江省第一个由民办教育创办的援藏班,截至目前,已招录培养学生315人;

  启动羌塘折翼天使委培计划,填补自治区聋盲高中段特殊教育空白,那曲聋盲初中毕业生将到浙江就读,有机会上高中、上好学校、考入大学,拥有更加出彩的人生;

  持续推广民族班“合校学习、混班上课、混寝居住”模式,取得较好效果,极大促进了民族学生与本地学生的交往交流交融……

补齐医疗短板帮带当地人才

  “海拔最高,条件最苦,在驻地工作时间最长,与当地融入最深入,第一个在驻地过年。”

  创造这“五个一”的是那曲班戈县人民医院副书记、院长魏剑锋。作为浙江首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长,他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援藏的目的就是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带着“把专业医疗技术、优质医疗救治服务带上高原”的初心,一名名浙江医生奔赴那曲。

  “目前浙江医疗援藏主要形式为医疗人才‘组团式’支援和对口支援,共支援医疗卫生机构7家。”浙江援藏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其中,对口支援市级医疗卫生机构3家、县人民医院3家,“组团式”支援县人民医院1家。横向对比全国兄弟省份医疗援藏情况,呈现了“三个最”的鲜明特点,即对口支援那曲市为全国海拔最高地级市、“组团式”支援班戈县为国家卫生健康委“1+7+13”组团式帮扶海拔最高县、对口支援和帮扶单位最多。

  从面上发力,到点上出彩,浙江医疗援藏把“浙江特色”写在了羌塘草原。

  智慧医疗迭代升级。2012年“浙大二院—那曲名医可视远程会诊中心”正式开通。地处浙江的浙大二院与远在西藏的那曲市藏医院在“云端”紧密相连,拓宽了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半径,打破了地理隔阂。通过互联网医院上的远程协同平台,浙大二院的学科能力、科研资源、管理经验等将与那曲当地医疗机构实时共享,全面提升那曲市藏医院的疾病诊疗、学科建设、医学研究实力,实现数智化的精准按需帮扶。

  县域医疗整体突破。“顶层设计+硬件建设”推动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宁波援助比如医疗,成效显著。2016年投资2.2亿元新建集医疗、急救、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比如县医疗集团。2019年比如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藏北首家县级二级甲等综合医疗机构。目前已分17批次共派送156人次到宁波各医疗机构进修培养。“云上会诊+资源下沉”推动建设“一小时”医疗服务圈,结束了比如县乡镇卫生院无法开展医学检验的历史。

  公益品牌形成声势。浙江援藏启动为期3年的“明眸微笑”高原行,每年定期免费开展白内障复明、唇腭裂修复等眼科、口腔手术,并从学科建设、技术指导、队伍培训、科普宣传等多方面开展温州、那曲两地医务交流。设立“嘉有温情”援藏公益医疗中心,整合汇聚公立医院资源和各类慈善组织、社会团体力量,以“1+3+N”的形式,聚焦医疗救治、学科帮扶、义诊筛查等公益活动,以“一院一品牌”开展“肤生工程”“童心筑梦”“共童解密”“云上心理”等多个公益项目,提升当地医疗服务。

  援藏30年,在“云上之城”扛起“浙江担当”。浙江省血液中心对那曲市中心血站开展3年合作帮扶,浙江省人民医院在那曲市高原医学与健康管理中心设立健康管理远程会诊中心。“今年以来,我们把浙江血液中心、省人民医院等更广泛的浙江优质医疗资源导入那曲。”该负责人说,“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关键大事”,让那曲农牧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

多措并举推动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上个星期我在那曲参加了招聘会,这个星期我就来杭州上岗了。我喜欢杭州的气候和环境,能来这里工作我很高兴。”藏族女孩普姆2023年毕业于江苏省城市职业学院,目前在杭州鄂达精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采购文员岗位任职,每月工资6000元以上。

  近一年普姆改变最大的是角色转变,在日常工作学习中潜移默化,能明显感觉到自己逐渐完成了由学生到工作的角色转变,初到公司时的陌生没了,取而代之的是现在的自信、充实以及对事业的渴望。

  在一批批援藏干部人才的接续努力下,那曲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学生圆了大学梦。可每到毕业季,大学生们从全国各地回到西藏、回到那曲,却发现就业结构失衡——本地的适配岗位少、竞争压力大,就业质量低于预期。

  不是没有想过鼓励毕业生到区外就业,但愿意出去的少,时间也待不长。浙江省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进藏后,开始突破这个难题。

  出不去、待不住的原因是什么?远离亲人朋友、饮食习惯不同、风俗文化有别……

  援藏干部意识到,在区外给藏族学生营造熟悉而又安全的工作生活环境,或许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能不能由一家企业把毕业生都吸收了?”“如果一家企业吸收不了,能不能由一个园区来吸收?”他们又开始思考“组团”输出毕业生的可行性。

  2023年9月3日,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嘉黎县第二批赴台州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到达台州火车站。他们从那曲出发,经西宁、杭州中转,历时4天3晚,最后抵达台州,他们中的大多数都留在了台州湾新区的企业里。

  教育援藏最后的闭环就在于高质量就业。温台工作组相关负责人说,“在台州锻炼过的毕业生,回到老家后,将为西藏的未来打开一片崭新的天空。”

  第十批援藏以来,创新性开展“政府主导、援藏落实、企业主体、部门协同”的组团式就业模式,千方百计引导毕业生转变根深蒂固的公职岗位就业观、不愿赴区外就业并且“等靠要”的消极观,让西藏高校毕业生到浙江“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融得进,扎得下”。

  “定制式”帮扶:千方百计将那曲毕业生“迎进浙江”。“组团式”就业:千方百计把那曲毕业生“留在浙江”。 “导师式”服务:千方百计让那曲毕业生“爱上浙江”。“产业式”推动:千方百计使那曲毕业生“感恩浙江”。

  据介绍,2023年,创建首批“组团式”就业援藏基地6家,在原有1个就业服务联络站的基础上新增2个,开发专项岗位200个,专门吸纳西藏籍高校毕业生;那曲籍高校毕业生在浙江就业230人中,有121人是2023年新增的,创了历史新高。

  “下一步,浙江省援藏指挥部将继续把就业援藏作为援藏工作的突破口和发力点,进一步探索机制,提供扩大赴浙就业渠道、继续办好专场招聘、有序增加公职岗位、开展赴浙见习、强化产业促就业等工作,推动那曲就业援藏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力打造就业援藏金名片。”浙江省援藏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版图片由浙江省援藏指挥部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组团式”援藏 创新援藏方式,托举美丽那曲 2024-09-09 浙江日报2024-09-0900006;浙江日报2024-09-0900008;浙江日报2024-09-0900007;浙江日报2024-09-0900018;浙江日报2024-09-0900022 2 2024年09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