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9版:专版

■改革项目:“321”破难事、办实事机制改革

余杭:为民办事有“一套” 美美与共绘新景

胡 金 首芸云

  今年上半年,杭州市余杭区GDP总量、财政总收入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三大指标,全部重回全省第一。不过,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城乡发展不平衡依旧客观存在。

  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这也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如何促进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城乡全体居民?

  余杭始终坚持向改革要效益、以创新求突破,深入实施“321”破难事、办实事长效机制。其中,“3”指依托“跨层级、跨领域、跨部门”的三跨联动调研,“2”指“部门点题、基层答题”“基层出题、部门解题”的双向揭榜赋能,“1”指在社区治理、乡村发展、党群服务等领域推动的一体转化见实见效。

  截至目前,50个部门、12个镇街组团破解126个难题,妥善解决人民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使改革更好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

  三方协同

  共商居民“心头事”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基层治理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

  架空层乱摆乱放是小区常见的治理顽疾,既影响美观,又存在安全隐患。当瓶窑镇学府社区良景学府小区改造架空层时,却遇到阻力——尽管高楼层住户普遍持赞同态度,但低楼层居民对改造可能带来的噪声污染等影响有顾虑。

  怎样办好“众口难调”的好事?

  近年来,余杭持续放大全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综合试点成效,不断深化党组织引领下“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新实践。今年以来,更是向纵深推进红色引领、立体协同、方寸暖心“幸福红立方”工程,通过不断完善社区、业委会和物业“三方协同”共治机制,共建邻里相亲、社会和谐的人民幸福美好家园。

  在余杭深入开展基层“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的大背景下,学府社区找准问题症结,将“三方协同”共治机制当作破题关键。

  学府社区党支部书记周华芳介绍,社区党支部带领志愿者队伍兵分两路,一路作为“调解组”,多次前往低楼层住户家中沟通协调;另一路作为“筹备组”,牵头召开三方议事会,加快制定可行性方案。同时,利用业主大会召开的契机,引导居民讨论架空层改造项目推进实施方案。

  经过3轮全面走访、6次三方协同会议以及2轮业主大会,居民的意见逐渐统一。改造后的架空层焕然一新,尤其是放上议事桌后,俨然成为居民生活的“第二客厅”。

  “小区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居民欢声笑语越来越多。”每当提起架空层“变身记”,周华芳都会感慨,是“三方协同”推动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串珠成链

  鼓起村民“钱袋子”

  如何强农惠农富农,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答题。

  在余杭街道永安村,约97%的土地属于永久农田保护范畴,无法投入商业或工业用途。一些村民世代从事农耕作业,除了种地一无所长。这也是国内不少乡村面临的情况。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2015年,余杭在永安村试点“田长制”,为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奠定基础。2018年,当地开启土地集中流转,实现粮食生产全部机械化;再后来,引入专职经理人刘松,大力发展共享农业、订单农业。

  乡村发展势头总体良好,但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为此,余杭搭建难题上报、领办、协同、反馈的“榜单+资源”平台,推动机关部门资源精准下沉、助力乡村共同富裕。

  余杭区委组织部协同余杭区农业农村局,构建了一套“1+7+N”组织体系,包括成立1个区级农业产业全域链式综合党委,建立7个产业链联合党委,吸纳N个链主企业、行业协会、高校院所等主体。立足径山茶产业、百丈竹产业、仁和渔业、中泰竹笛产业、鸬鸟蜜梨产业、瓶窑果蔬产业、余杭稻香产业七大本土特色农业,创新打造“禹上七彩虹”链式党建联建品牌,旨在进一步打破传统农业产业壁垒,放大“聚是满天星”的乡村抱团发展效应。

  现在,走进永安村,田间地头一派火热景象。村民忙着调试大米加工设备,村干部们则为工厂证件办理奔走——等今年村里的大米加工厂正式投用后,周边八村的大米加工都能在这里进行。

  “我们将建立起包含大米生产、储存、加工、品牌营销、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提供‘一条龙’服务。”刘松说,他的梦想是永安村冲刺“中国运营第一村”。

  专业集成

  点亮民生“幸福圈”

  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党群服务中心都发挥着服务群众、利企便民的重要作用,但客观面临着供给不匹配、可持续发展难等问题。

  以良渚街道良渚文化村社区为例,作为一个超大型、综合性社区,占地约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2万。该社区党委书记俞铭华坦言:“面对庞大的居民数量和多元诉求,社区难免存在服务不够精准、不够全面的情况。”

  转变的契机,来自余杭大力推进的党群服务中心专业化服务集成改革。

  以“暖力升级”三大体系为牵引,余杭建立一张“党群服务需求清单”、形成两类“专业服务资源库”、打造一个“批量精准匹配平台”,通过项目路演、共享集市、统一采购等方式,高效实现批量化专业服务入驻中心,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让镇街和社区有时间、有资源、有能力更好地提供服务。

  截至目前,余杭已统筹150余家机关、企业、社会组织优质资源入驻党群服务中心,提供一体化供给服务项目340余个,惠及党员群众超20万人次。

  入选首批试点名单的良渚文化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也成功对接需求45个。俞铭华说,越来越多的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多元的服务。

  接下来,余杭还将迭代深化“321”破难办实事机制,以改革的新成效、创新的新突破,为奋力扛起杭州城市新中心建设的大区担当贡献组织力量。


浙江日报 专版 00029 余杭:为民办事有“一套” 美美与共绘新景 2024-08-29 浙江日报2024-08-2900004 2 2024年08月2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