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理论周刊

千年家训 薪火赓续

  中国家训文化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华文化,“钱氏家训”是其中的优秀代表。“钱氏家训”是指自武肃王钱镠以来历代各支钱氏家教文化的文字提炼,代表性文本是《武肃王八训》《武肃王遗训》和钱文选《钱氏家训》,其核心价值是“善事国家、孝悌睦家、治生安民、崇文尚学、重德修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为我们在当代进一步传承好“钱氏家训”指明了方向。

  “钱氏家训”的历史起源

  提到“钱氏家训”,《武肃王遗训》是绕不开的关键词。“遗训”的核心思想大致可以归纳为善事国家、孝悌睦家和治生安民三个方面。

  善事国家是回应了朝廷(国家)对统一的追求。唐朝自安史之乱之后,即由盛转衰,黄巢起义又给其致命一击。由于平定董昌僭越有功,唐昭宗于乾宁四年(897年)赐金书铁券给钱镠。907年,朱温灭唐,遣使册封其为吴越王时,钱镠也欣然接受。钱镠从臣服中原王朝中也获得巨大的利益,在政治上实现“合纵连横,对抗淮南”,保一方平安;在经济上沟通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贸易,获得丰厚经济收益;在文化上与中原文化深度交融,促进本国文化繁荣。因此,他告诫子孙:“心存忠孝,爱兵恤民。”“予志佐九州,誓匡王室,依吾法则,世代可受光荣;如违吾理,一朝兴亡不定。”

  孝悌睦家是回应五代乱局下保族全民的压力。孝悌是儒家文化中的核心概念,指的是孝敬父母和友爱兄弟。五代虽然只有50多年,但是城头变幻大王旗,“无如天方降祸,霸主频生”,弑君、杀父、兄弟阋墙等惨剧层出不穷,人伦秩序被破坏殆尽,在《武肃王八训》中提到的江西钟氏、河中王氏、幽州刘氏等,“皆兄弟不顺不从,自相鱼肉,构讼破家,子孙遂皆绝种”。这些破家灭族之人,其子女数远远少于钱镠,吴越国更经不起兄弟阋墙的折腾。所以遗训特别强调:“兄弟如手足,手足断难再续。”

  治生安民是回应吴越国国内发展生产的需求。在吴越国之前,浙江经济并不发达。钱镠略有两浙之地后,通过治理钱塘江水患确保杭州城安全;通过凿井99口改善杭州居民用水,提高城市生活舒适度;通过修建圩田和船闸并设立撩浅军,解决了太湖流域的水患问题,农业亩产达到北方的2倍以上;通过变革城市管理体制,提升商品经济的活力。经三世五王治理,国内社会安定,百姓“至于老死,不识兵革”(苏轼语),打下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经济基础,开启了长三角繁荣之门。因此《武肃王遗训》特别强调生产的重要性,“吴越境内,绫绢绸绵,皆余教人广种桑麻”,要求子孙“莫爱财无厌征收”。

  《武肃王遗训》开启了钱氏家训的先河。从表面上看它是国王对继承人的谆谆告诫,与一般百姓家训好像没有多大关系,实则非然。中国传统社会是家国一体和家国同构的,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家族”是小“国”,“国家”是大“家”;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宗法关系因而渗透于社会整体。上面三个方面具体到家族而言,善事国家、孝悌睦家、治生安民等仍然是宗族所需倡导的。

  “钱氏家训”的发展脉络

  《武肃王遗训》自成文始,就以回应国家(朝廷)需求为己任,这个“基因”被植入到历代的家训之中。入宋后,钱家改“以武报国”为“以文报国”,皇帝赞誉“忠孝盛大唯钱氏一族”,西湖边钱王祠(原为表忠观)在归宋100后得以建成,历代屡毁屡建。到了明清两代,钱氏家族重修族谱时,又将朱元璋圣谕六条“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融入家训。清代因之,比如在康熙初年常州社塘《族训》中,就按照这六部分阐述家训的核心思想。另外,朝廷对于国税、劳役和兵役义务等需求,分支家训大多载入并从家训家法角度予以支持。

  儒家文化一直是历代家训的核心思想,孝悌睦族、勤俭治家、崇文尚学和重德修身是后代家训中的重要内容。“遗训”在后世被进一步发展,比如“婚姻须择阀阅之家”,在北宋钱惟演修订的《谱例家规》中,在明初嵊州《正旦谕族文》里都有更明确的规定。在崇文尚学方面,《吴越备史·卷二》“稍暇则命诸子孙讽诵诗赋,或以所制诗什赐于丞相将吏以下,由是往往达旦。”说明当时钱镠特别重视文化教育,子孙也颇受影响,因而成为后世钱家人才辈出的文化基因。自宋初四世钱易起,钱氏家族成为“诗礼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仅两宋就有进士320多人。明代状元嘉兴钱士升家族、清代状元常州钱维城家族以及上海钱大昕家族都是其中的翘楚。

  生产方式的变革对“钱氏家训”内容的影响很大。随着工业化生产方式形成、人口流动加速,使得传统宗族教化机制受到很大的冲击。清帝逊位后,皇权的支持力量减弱,进一步削弱传统宗族势力,宗族群体的强关系逐渐成为了弱关系,1924年应运而生的钱文选版《钱氏家训》在篇章布局上虽然维持儒家的“修齐治平”体系,但是在语言表达上更适应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体现更多的劝导性而非强制性。

  《钱氏家训》和《武肃王遗训》的核心价值是一脉相承的。钱文选在《钱氏家乘》凡例中指出:“王祖《八训》及《遗训》均采自《武肃集》中,其间语意大致相同,而《遗训》中‘孝亲、顺天、爱民’三大端,实为王祖保世滋大之左券,特并录之,以资世守。末附新家训以上承祖志、下示后人云尔。”《钱氏家训》第一篇个人篇主要内容是顺天,第二篇家庭篇主要内容是孝亲,第四篇国家篇主要是爱民。尤其是第三篇体现了钱氏家族的“利他意识”,是钱氏家族践行第三次分配观最早的尝试。《钱氏家训》博采众长,不仅吸收了历代家训的精华,也包括中国传统治家格言和儒释道之精华。比如第一句话“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是采自袁崇焕宗祠联。家庭篇“子孙虽愚,诗书须读”,采自《朱子家训》。问世后其主要内容随即被常熟钱氏、临安钱氏修入家谱之中,在长三角一带广为流传,是当代钱氏家训中最有现代价值的代表性文本。

  “钱氏家训”的当代传承

  适应工业化和社会转型的“钱氏家训”,对家族人才辈出影响很大。“一诺奖、二外交家、三科学家、四国学大师、五全国政协副主席、十八两院院士”,大致描绘了其近现代人才“井喷”的状况。实际上,很难说这些名人接受了哪一支派版本“家训”的教育,但是千年以来钱氏家教文化的核心价值,经过祖辈父辈的言传身教,都在这些优秀者身上体现出来。比如“三钱”归国,就是“善事国家”训诫的真切履行。可以说,钱氏家族之所以人才辈出,既得益于江南鱼米之乡的物质基础和道德与文化传家的修养氛围,也得益于钱家家教文化。

  改革开放推动了钱氏宗亲传承家训文化。一是成立相关的研究机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临安加强钱王文化研究,在临安成立钱镠研究会, 随后在上海、河南、浙江等地成立联络处。在此影响下各地陆续成立了钱镠研究会,据不完全统计有40多个。二是出版相关图书资料。1995年钱镇国再版其祖父所辑之《钱氏家乘》,还有不少学者出版相关《钱氏家训》解读著作,各地新修家谱都收入《钱氏家训》便于传承。三是恢复了中断多年的恭读家训仪式。2007年上海、杭州、温州钱氏宗亲在杭州钱王祠举行纪念钱镠晋封吴越王1100周年庆典,重启了重要祭祀和活动中恭读家训仪式。自此,全国各地宗亲在每年祭祖、结婚、年会等重大活动中,均恢复恭读家训传统仪式。四是多种形式宣传《钱氏家训》,比如,2015年9月,中纪委官方网站推荐《浙江临安钱氏:一代钱王 千古家训》一文。五是申请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钱王传说”于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遗”,“元宵钱王祭”和“清明祭钱王”分别于2009年和2023年入选浙江省级“非遗”,恭读家训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钱氏家训》及其家教传承”于2013年入选上海市级“非遗”,“钱氏家训家教”于2021年入选国家级“非遗”。

  除了上述传承方式之外,“钱氏家训”传承更多可在家庭内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进行。《说文解字》里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家长也许记不得家训的原句,但是忠孝、睦族、勉学、治生等基本价值,多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最大不同是“养”与“教”结合,将“钱氏家训”的核心价值,通过代际相承融入家庭教育中,即可在当代继续弘扬和发挥家训的教化功能。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钱氏家训家教”国家级非遗申报书执笔人】


浙江日报 理论周刊 00007 千年家训 薪火赓续 2024-08-19 27043323 2 2024年08月1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