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钱塘江

屈原故里寻屈原

  汽车行驶在蜿蜒的盘山路上,目之所及,是绵延青山、悠悠碧水,还有或远或近的农人农家……同是看山看水,荆楚风光更显险峻壮阔,和婉约的江南大为不同。

  多元的风光,一如“诗祖”屈原的作品,瑰丽多姿、雄奇浪漫,亦如他在辽阔的中国大地上,留下的丰富印记,他的诞生地秭归,淳朴自然;青年时期为官的荆州,质直厚重;流放时的湘西,神秘丰沛;投江的汨罗,浩渺无边……

  究竟,什么才是屈原真正的模样?为什么今时今日,屈原的“求索”“爱国”精神依然润泽一方水土一方人?初夏,我们跟着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主办的“寻根诗祖·问道宜昌——中国文化记者宜昌行采访调研活动”,行走在长江边的秭归县。

  这座小城,被视作楚文化发源地之一,壮丽的母亲河畔,一条名为香溪的支流,孕育着一个叫乐平里的小小村庄。

  寻访屈原,就从这里开始。

  乐平里

  初次听到“乐平里”三个字,不免觉得有些亲切。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乐”与“平”都是极为令人欣赏的。我们向往辛弃疾《清平乐·村居》里淡然美好的意境;也认同孔夫子“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那般对智慧和仁德的深刻体悟;更钦佩于苏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泰然自若……

  可“乐平里”又是陌生的。翻开中国的版图,甚至是湖北省地图,她都只是一个非常小的点。

  要来到这里并不方便,走完高速公路后,是一段曲折的盘山路,一个小时的路程不算平坦,好在风景灵动迷人——每绕过一个弯,就像打开一幅幅出自不同流派的山水画,时而“巫峡两岸水悠悠”,时而“峡到西陵气混茫”……

  也许,千百年后的我们难以定论,究竟是屈原、李白、杜甫、孟浩然、陆游写就了千里江山,还是巧夺天工的大自然画作了如梦如画的诗句。

  大巴终于停下。

  走过一座不长的索桥,村里的小广场上,乐声悠扬,一种浓烈的热情扑面而来:村民的穿着是鲜艳的,当地特色的舞蹈舞狮是喧闹的,还有塞入我们手中的那个脐橙也是黄澄澄的……与重庆相邻,这里的确有几分巴蜀之地的热辣直率。

  年复一年,这个地理上“与世隔绝”的村庄不断地吸引八方来客,人们怀着朝圣的心,循着一位遥远的先辈而来。

  位于湖北省秭归县西北边境的乐平里村,被认为是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故乡,因此,她也被称作屈原村。

  相传公元前340年,屈原就诞生在这里。秭归为屈原的诞生地,最早源于东晋袁山松《宜都山川记》:“秭归,盖楚子熊绎之始国,而屈原之乡里也。”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里也引用了袁山松秭归说。唐代文学家沈亚之在《屈原外传》引《江陵志》说:“屈原故宅在秭归乡,北有女须庙,至今捣衣石尚存。”

  沿着一段山道拾级而上,我们的目的地是屈原庙。据传这是自唐代以来就修建的庙宇,栉风沐雨,风采风流犹在,现仍保留“三闾八景”遗迹,与那些不朽篇章交相辉映。

  诗社

  走完山道,我们在屈原庙前的空地上稍作休憩。

  眼前,是屈原雕像,遗世独立,一棵亭亭如盖的黄连树相伴;远眺四周,青山巍巍。我就是在这里,偶遇了黄家兆老人。

  提到乐平里与屈原,诗是绕不开的话题。这里依然保留着纪念屈原最古老的诗社——三闾骚坛。相传明清时期,乐平里的一批乡绅、贡生、秀才自发组织成立骚坛诗社,绵延400多年,留下了百余位明清时期诗人的诗稿,从清嘉庆以来的历任社长都有名可查。

  这个偏僻的村子何以与诗紧紧相依数百年,至今仍以诗社出名?更令我诧异的是,如今三闾骚坛的成员纳入了不少当地农民,他们热心农事,也醉心创作,是什么在支持他们?

  只有小学文化的黄家兆谈起与屈原的渊源,如数家珍,他自豪地认为:“我们与屈原同山同水,便会有相通的情感。”

  的确,屈原的作品传承创新了“赋比兴”的传统,摇曳着花草万物——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他用“香草美人”,寄托高洁品格与纯洁志趣;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九歌·湘君》)、“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九章·涉江》)、“湛湛江水兮,上有枫”(《招魂》)……他善于描写楚国山水,直抒胸臆。

  如今,相隔2000多年,在屈原的故乡,一位老农的讲述,又让我回到遥远的课堂:南宋进士吴仁杰在其《离骚草木疏》中,指出屈原作品里“以譬君子”的芳草嘉木共计44种。

  仅《离骚》中出现的“香草”,就包括木兰、宿莽、申椒、菌桂、蕙、茝、兰、留夷、揭车、杜衡、秋菊、木根等。有学者认为,屈原作品中香草花卉、虫鱼禽兽、山水泉石、日月星辰等等意象,客观上受到了南国楚地自然条件的决定,气候、山水对楚辞的艺术风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这些学生时代的知识,突然鲜活了起来。黄家兆说,尽管,不少屈原的作品在流放期间所写,写的并非是诞生地秭归。但他依然认为,正是这般崇山峻岭、浩荡辽阔,培育了屈原与后人从自然风物中汲取灵感、寄托情怀的文化基因。

  这也是为什么,斗转星移,万物更迭,千百年后的我们却依然能从诗人笔下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中感悟高洁品格和爱国情怀。

  黄家兆特意介绍眼前这棵黄连树,这是自打他出生起,便生长在村里的大树,枝繁叶茂,就像一位无言的老者,默默地守护着这方水土这方人。

  说罢,他又递来为黄连树创作的小诗,情真意切跃然纸上——

  《读三闾屈原庙前黄连树》

  不老黄连树 身修绿艳妆

  枝繁餐雨露 蒂固御风霜

  盛夏焦阳烈 擎天酷暑凉

  虬根盘峻岭 守望屈公堂

  端午

  抵达乐平里时,已是农历五月十一,端午刚过。

  可听说屈原故里一直保留着“三个端午”的习俗。一打听,当地百姓津津乐道,讲述起这个在他们眼中堪比“过年”的节日。

  在秭归县,人们往往从农历四月底就开始为端午忙碌——泡糯米、杀鸡鸭、扫庭院、备锣鼓、修龙舟……到了五月初五“头端午”这天,人们开始包粽子、煮鸡蛋、吃大蒜、喝雄黄酒,把白艾和菖蒲用红纸条扎成束后悬挂在门前。

  农历五月十五这天被称作“大端午”,各家各户备下佳肴接女儿、女婿回家同享,人们划龙舟、投粽子、办诗会,一直持续到农历五月二十五日“末端午”,前后长达20天。

  热闹而不失庄重的氛围中,祭祀屈原是当地端午习俗中多次举行的重要仪式。

  在当地,每逢龙舟竞渡,舟下水前的“龙舟披红”仪式,第一个环节就是要祭祀先祖屈原;正式开赛前,人们又将龙船划至江心,向江水中抛撒粽子,特殊的祭祀仪式世代相沿至今。

  还有人饶有兴致地和我们介绍起秭归的粽子,三角形的粽身,寓意屈原棱角分明、不圆不滑、忠贞不移、刚直不阿的品质。至今,乐平里还流传着一首《粽子歌》,简单的歌词,正是屈原人格和遭遇的真实写照:

  “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洁白,半世熬煎。”

  读过、听过这些民间习俗,我们仿佛穿越历史烟尘,感知汨罗江畔的屈原,听闻楚都沦陷之时,心中是何等的悲愤;我们也仿佛看到,屈原投江自尽后,沿岸百姓引舟相救,并向江水中抛撒食物的动人场景……屈原与端午的渊源,更是沿着滚滚江水,流向大江南北。

  “四时八节”,节气是自然节律变化的标记,更是文化和历史积淀的集合。年年岁岁,身处各地的中国人,都选择在龙舟竞渡和粽叶飘香之时保留这些传统,为了纪念屈原,更为了延续那心系苍生的情怀、刚正不阿的品性。

  我们拾级而上,最后抵达村子的至高处——屈原庙,诗社的成员身着长衫,在当地一位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吟诵祭祀。每逢端午时节,诗社成员都要聚集于此,完整的吟诵往往长达一两个小时。

  来自天南海北的我们,未必能直接听懂方言颂词,但我们又分明看见字里行间、青山两岸、长江之畔,无不浸润着依然鲜活的爱国主义精神。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09 屈原故里寻屈原 2024-07-15 浙江日报2024-07-1500003 2 2024年07月1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