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观点

预付式消费须预先设防

  熊志

  7月3日下午,2024年杭州市第一期“公述民评”面对面问政活动举行,第一场聚焦“预付式消费安心万家”,进一步加强预付式消费管理,防范和化解社会风险,激励各界参与市场化改革共建共治共享,让商家得利、消费者放心。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近年来,从美容美发、健身娱乐到教育培训,预付式消费越来越常见,但也成为纠纷投诉的高发地带。此次“公述民评”面对面问政活动,正是对这一社会痛点问题的积极回应与探讨。

  在预付式消费模式下,一些商家推出充值优惠活动,消费者被折扣优惠吸引,进行大额资金充值,结果发现处处是坑。前不久,中消协发布《2023年预付式消费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报告》,对预付式消费乱象进行了梳理,包括服务承诺兑现差及变相涨价、办卡容易退款难、经营者跑路等。

  预付式消费乱象的出现,主要源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无法掌握商家的经营情况。特别是在“职业闭店人”的介入下,甚至可能找不到维权的对象。即便商家一直在稳定经营,消费者如果对商家后续服务不满意,想要退款维权也十分被动。总之,这类乱象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亟须加以系统性治理。

  近年来,针对预付式消费领域的乱象,法律法规正在不断完善。7月1日实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就对经营者义务进行特别强调。比如,要求经营者停业提前告知,出现经营风险后停止收取预付款等。

  徒法不能以自行。在现实中,一方面对预付式消费领域的商家要重点监督,加大对不良商家的处罚力度,形成震慑效应,确保相应的法律法规落地。另一方面,不妨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比如对预付式消费的信用进行评估公示,方便消费者查询。

  还要看到,商家一旦跑路成功,消费者往往维权无门,执法惩戒也会十分困难。所以,要遏制预付式消费乱象,关键还是要管住资金的流向,对预付式消费预先设防。比如引入第三方监管平台,对预付式消费资金进行托管。像此次电视问政提到的“安心付”产品,消费者充值的资金,会转入商家指定的银行托管账户,而不是直接交给商家支配,这样可以有效应对挪用资金、卷款跑路等问题。同时,商家只能根据消费进度提取资金,也能延长消费者的维权窗口,倒逼商家更加注重服务质量。

  当然,商家也应意识到,尊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诚信经营,才能够走得更远。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7 预付式消费须预先设防 2024-07-04 26948201 2 2024年07月0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