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专版

释放“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红利

海宁市“三相一就”行政检查机制
助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

  俞琳 汪羽静

  “以前一年下来,平均每个月的执法检查至少两三次,现在减少了一半,企业能更专心经营。”最近,嘉兴海宁市新万年染整有限公司率先享受了一波改革红利。

  作为一家规上企业,新万年染整有限公司日常行政检查涉及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生态环保、应急管理等多个部门,每次检查都需要相关人员配合、准备资料,耗费一定精力。

  今年来,海宁市聚焦涉企多头检查、低效检查问题,创新推行检查对象相同、检查方式相似、检查时长相近、低频就高频的“三相一就”行政检查统筹机制,通过统筹检查计划、检查任务,科学地整合行政检查事项,有效降低入企检查次数。为此,海宁市出台《海宁市年度行政执法工作计划统筹实施方案》《海宁市行政检查统筹协同运行机制(试行)》,并成功研发“海宁市统筹行政检查”数字模型,在全市28个行政部门、12个镇街全面启用,实现行政检查统筹方案一键生成、全程优化。

  “三相一就”行政检查统筹机制如何做到既管住风险,又“无事不扰”,实现监管效能最大化?

  海宁遵循高效、适配、有度原则,梳理整合全市28个行政部门、43776个企业对象、2280项涉企检查事项的底层数据库,构建市级重点领域、一般领域以及镇街个性检查三大数字场景。按照检查对象相同、方式相似、时长相近、低频就高频的原则,围绕涉企事项梳理8类检查事项标签,开发建设行政检查统筹数字模型,通过数据运算,在应急管理、卫生健康等风险较高的重点领域,智能形成监管对象“交集”,在其他一般领域,智能形成检查事项“并集”,重构跨部门、跨层级检查场景,实现政府检查一键统筹、一统到底,全面压缩入企检查频次。

  此外,结合智能生成的入企检查清单,海宁健全完善了与之适配的行政执法指挥体系,以年度检查计划统筹、月度任务执行统筹、每周镇街统筹优化,分步实施,协同开展行政检查,从源头上提升行政检查质效。

  同时,针对检查清单,数字模型自动生成应对措施,对企业开展精准指导,精细化识别,“扫”出风险盲区,把好风险关。

  执法服务前移,变“末端处罚”为“前端服务”。海宁市不断健全数据反哺共享机制,通过数字模型线上实时归集全市涉企行政检查数据,利用多维度行政执法数据分析,放大数据预警、预判作用。比如,针对海昌街道泛半导体产业,数字模型形成本区域执法态势分析,专项梳理印制《泛半导体产业行政合规指导清单》,将70项高频违法事项及相应的法规政策一一对应,企业可以一目了然掌握行政处罚风险点,提前“排雷”。同时,根据数字模型研判形成的企业“画像”,执法部门还能精准提供法治服务,通过专业人员定期入园举办法律沙龙、提供法律咨询、开展合规“体检”,为企业提供行政指导、政策咨询、风险防范等各类法治“增值”服务。

  得益于“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如今海宁“三相一就”统筹机制实行以来,执法入企检查次数已下降15.07%,企业受检总户次下降24.05%,执法指导精准度提升18.49%。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1 海宁市“三相一就”行政检查机制
助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
2024-07-01 浙江日报2024-07-0100004 2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