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到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习近平在浙江关于共同富裕的探索与实践·物质富裕篇
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富民之要,在于发展。共同富裕是生产力有较大发展条件下的产物,它不可能同低生产力水平并存。如果“蛋糕”本身就很小,那么无论以何种方式进行分配,都无法实现共同富裕,更可能面临的是共同贫困。因此,共同富裕的首要任务是驰而不息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通过高质量发展把“蛋糕”做大做好。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就高度重视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强调“结合浙江的实际,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努力推进我省的物质文明建设”。这些年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在探索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一、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关于物质富裕的重要论述及实践探索
改革开放后的浙江,在原有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当贫乏的现实条件下,迅速成长为全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实力最强、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一。与此同时,许多矛盾也在浙江先发早发,到本世纪初,浙江经济社会发展遭遇困境,突出表现为正在生产的缺电、正在建设的缺钱、正在招商的缺地。面对这些问题,如何带领4700多万浙江人民继续保持经济发展势头、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成为当时的重大课题。经过调查研究,习近平同志创造性提出“八八战略”,并结合浙江实际部署推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浙江综合实力、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一)提出“努力把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统一于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着力推动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不断上规模、上水平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促进共同富裕要把握好的基本原则,也是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体制机制优势。2002年底,浙江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到406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3%,个体私营经济成为推动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浙江的公有制经济也发展得很好,全省经营性国有资产总量(不含金融企业)列全国第六;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利润率分列全国第一和第二;不良资产占权益比重全国最低。在这一背景下,“八八战略”第一条就指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大力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的重要载体、公有制的重要实现形式,是助推共同富裕的稳定器、压舱石。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对浙江省属国有企业改革提出“进一步优化国有资产的布局和结构,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提高省属国有企业的整体素质,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更好地体现和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在这个思路的指引下,浙江省在2006年基本完成省属国有企业改革,与2003年相比,全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量(不含金融企业)排名提升一位,居全国第五;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利润率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和第二,国有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浙江是中国民营经济发源地之一。2002年底,习近平同志就曾指出:“浙江最大的优势是民营经济先发优势,我一直在考虑,怎么把这个优势发挥好。”2004年,他主持出台《关于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的若干意见》,明确了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多项政策措施。在2006年6月的浙商大会上,习近平同志进一步阐述了浙商和共同富裕的关系,强调“浙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实践者,是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开拓者,是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贡献者,是浙江人民的骄傲和自豪”。到2006年,根据全国工商联公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名单,浙江上榜企业203家,居全国第一,较2003年增加20家,一批影响巨大的民营企业在这一时期走上快速发展壮大之路。
(二)强调“真正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着力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强劲动力源泉,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进程中起到引领带动和关键支撑作用。进入21世纪,浙江在总体上仍然延续20世纪末以来形成的投资驱动型增长,但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习近平同志敏锐洞察到这种变化,作出“我省进入了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重要时期”的判断,强调发挥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产生的“幂数效应”,部署实施“八大科技创新”工程,不仅把重点放在工业和先进制造业上,而且统筹兼顾农业、生态、海洋、健康与安全、服务业科技创新,特别是把基础研究及软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纳入科技创新重大工程,使浙江的创新发展具有了更强的战略眼光和超前思维。在习近平同志推动下,浙江围绕“八大科技创新工程”集中实施26个重大科技专项,到2006年底,浙江获国家科技奖的重大成果数量从2002年的6项增加到12项,专利授权量从1.4万件增加到3.1万件,科技活动经费从185.2亿元提高到407.8亿元。
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是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力量和生力军。出于历史原因,浙江缺少大院大所和著名大学,这成为自主创新的突出短板。习近平同志始终把解决这个问题摆在重要位置,2003年创造性地提出了“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的战略部署,并亲自协调组织引进清华大学等大院名校与浙江共建创新载体,从而有效破解了科研与市场的对接难题,成为全国省校合作的典范、产学研合作的样板。他还注重引导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支持企业成为引进大院名校的主力军。“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战略实施的三年里,浙江与国内外大院名校引进共建创新载体近300家,90%以上都是以企业为主体引进共建的,由此为浙江引进了3200多名省外技术人员,超过了原有省属科研院所的人才总量。
习近平同志把“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作为“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高瞻远瞩地提出推进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2004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决定》,推出省特级专家制度、“钱江人才计划”、“百千万”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等一系列引才育才聚才政策,为浙江的创新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至2006年,全省各类人才达524.7万人,每万人口中拥有人才1071人。
(三)强调“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着力优农业、强工业、兴三产
努力形成既能够节约资源又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结构,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必由之路,是共同富裕做大“蛋糕”的产业根基。党的十六大后,浙江城市化快速发展,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农业经营出现副业化、兼业化、老龄化趋势;工业以轻工业为主,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并集中在块状经济,主要从事加工制造环节的“轻小集加”仍然普遍存在;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占比一直徘徊在40%左右,与相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相比,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偏低。为此,习近平同志在2004年7月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以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途径。按照‘优农业、强工业、兴三产’的要求,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实现‘凤凰涅槃’和‘腾笼换鸟’,是产业高度化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必然选择”,并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作出系列部署,推动浙江从以粗放型外延式的增长为主转变为以集约型内涵式的发展为主,在质的提高基础上实现量的新扩张。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全面分析浙江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业发展新形势,指出“提高农业效益、建设现代农业,面临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和农产品流通方式落后的制约”,作出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决策,既顺应了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又贴合人多地少的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业发展特殊性,充分发挥浙江农业的比较优势,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
“轻小集加”是浙江工业的重要特征,具有小商品、大市场的产业格局,低成本、高效益的比较优势,以及小企业、大协作的集群效应,但也存在产品技术含量偏低、附加值和美誉度不够高等问题。对此,习近平同志指出:“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必须充分发挥和不断增强这一优势,但决不能满足于这一优势,停留于这一优势。”2003年7月,习近平同志作出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部署,主持制定《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建设以高技术、临港化工产业为主的环杭州湾产业带,以轻工、医药、机械为主的温台沿海产业带,以传统优势产业和资源深加工产业为主的金衢丽沿高速公路产业带,构建起浙江生产力布局的基本形态。在这个整体性、长远性工作部署中,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关键是把握‘先进’二字,结合浙江实际,这种先进性应该体现在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建设‘数字浙江’”。2003年9月,浙江出台《数字浙江建设规划纲要(2003—2007年)》及一系列鼓励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将信息产业作为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在“数字浙江”战略指引下,“十一五”时期浙江省电子信息产业年均增速27%左右,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龙头企业成为浙江经济的新名片。
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具有科技含量高、劳动生产率水平高、附加价值高的“三高”特征。2004年12月,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我们要遵循规律,抓住机遇,将服务业逐步培育壮大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产业’,以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提高来促进工业化水平的加快提升,同时藉以解决要素制约、就业压力等问题”。按照优化结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大扶持等四方面工作导向,浙江初步形成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态势。从2002年到2006年底,浙江省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9.7%,四年间翻了一番左右。
(四)提出“‘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是浙江发展的必然要求”,着力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高本土经济竞争力
参与国际分工协作和竞争,是进一步扩大经济规模和总量、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率的关键,能够不断打开新的经济增长空间。地处东南沿海的浙江,自古就有义利并重、向外发展的商业氛围。改革开放后,大量浙商到省外经商,出现“千万浙商”的概念,社会上对“浙商要不要走出去”看法不一,很多人担心大量浙商向外发展可能造成浙江经济“空心化”。针对这个疑虑,习近平同志提出“地瓜经济”的比喻,认为“地瓜的藤蔓向四面八方延伸,为的是汲取更多的阳光、雨露和养分,但它的块茎始终是在根基部,藤蔓的延伸扩张最终为的是块茎能长得更加粗壮硕大”,形象地阐释了在外浙商与浙江经济的紧密关系,对平息争论、推动浙江经济向外拓展与持续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大力推动对外开放。2004年3月,他主持召开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会后一个月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从“外贸大省”向“开放大省”转变,特别注重“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并开创了到境外举办“浙江周”的先河。习近平同志还亲自带团赴国外推介浙江、加强经贸合作,主动向世界展现浙江形象,搭建招商引资平台。从2002年到2006年,浙江进出口总额从420亿美元提高到1391.5亿美元,年均增长34.9%;全省实际利用外资额从47亿美元提高到88.9亿美元,年均增长17.3%。
在大力推动对外开放的同时,习近平同志还以长三角一体化为抓手推动对内开放,在“八八战略”中明确提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为推动这一构想落地,2003年3月,习近平同志率领浙江省党政代表团到上海、江苏开展学习考察,倡导建立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定期会晤机制。随后,在习近平同志主持下,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的若干意见》,按照“虚心学习、主动接轨、真诚合作、实现共赢”的总体要求,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与交流,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2005年12月,首次长三角两省一市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杭州召开,长三角合作进入实质化阶段,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交流机制促成优质项目、业态、人才、资源进一步汇集到长三角区域内,为进一步提升长三角经济竞争力打下良好基础。
(五)提出“我们应该看到丰富的山海资源优势,念好‘山海经’”,着力把欠发达地区和海洋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打通欠发达地区山海资源向物质财富转化的通道,是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促进共同富裕、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举措。习近平同志从全省发展大局出发,结合浙江大多数欠发达地区位于山区和海岛的实际,在“八八战略”中明确将“山海协作工程”作为省域层面的重要战略举措深入推进,自此为浙江打开了以海引陆、以陆促海、陆海统筹、海陆联动的整体发展新格局。
在习近平同志的推动下,浙江着眼于全省生产力、人口、资源等区域布局优化,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借助结对帮扶、优势互补,不仅为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引擎,也为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拓展了新空间。2003年,浙江省委在衢州开展“山海协作工程”第一次系列活动,浙江省政府专题成立山海协作工程领导小组,明确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65个对口协作关系,出台《全面实施“山海协作工程”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习近平同志多次到浙西南山区调研山海协作情况,每年主持召开山海协作情况汇报会,亲自谋划工作思路,亲自部署工作任务,亲自督导重大项目。以衢州市为例,2007年该市山海协作项目从业人员达到5.1万人,实现报酬7.1亿元,占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报酬增量的30.2%,切实带动欠发达地区低收入群众的就业增收。
浙江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统筹区域发展既要山海协作,也要向海图强。习近平同志前瞻性地认识到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意义,强调“在海陆联动中发展海洋经济,使海洋经济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他指出,“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一个明显的轨迹,就是由内陆走向海洋,由海洋走向世界,走向强盛”。在2003年8月的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正式提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战略,明确以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为动力,以港口城市为依托,以港口建设和临港工业为突破口的海洋经济强省发展思路,并在《浙江海洋经济强省建设规划纲要》中进行了体系化部署。比如,2006年底舟山市船舶工业产值达到107亿元,是2001年的9倍,弥补了舟山作为偏远海岛地区的工业发展短板,有效带动了经济发展。
(六)提出“既要GDP,又要绿色GDP”,着力将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既满足当代需求,又为子孙后代留下延绵福祉,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可逾越的底线。进入21世纪,浙江生态环境压力已逼近临界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2004年3月,习近平同志旗帜鲜明地指出,“浙江人多地少,如果走传统的经济发展的道路,环境的承载将不堪重负,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会适得其反”。为了扭转和消除部分干部群众关于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相对立的错误认识,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生态环境是资源,是资产,是潜在的发展优势和效益”,并亲自谋划实施《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指引浙江围绕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扎实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布局向绿色惠民、生态富民的方向不断优化。
浙江坚持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推动产业的生态化转型,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习近平同志指出,“发展循环经济,不只是清洁生产,也不能局限于‘垃圾经济’或‘废弃物回收利用’,而是要全方位覆盖到企业、区域、产业、社会等各个层面”。为了让企业真正自觉发挥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主体作用,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生态环境有偿使用制度,完善支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政策,“使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能够在市场中有利可图、有力竞争”。到2006年底,浙江一举扭转自1990年以来单位GDP能源消耗水平不断上升的态势,盲目追求经济指标导致环境污染加重的态势得到有效遏制。
二、浙江深入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物质富裕重要论述的具体实践及成效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关于物质富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及决策部署,为浙江历届省委、省政府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多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不断丰富物质文明建设工作载体、提升高质量发展成效。截至2022年底,浙江省生产总值以“三年一跃升”的速度突破“七万亿”大关,达到7.81万亿元,稳居全国第四。2023年,浙江经济总量迈过8万亿大关,人均生产总值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1.4倍,展现出特殊的“韧性”和更加强劲的动力。
(一)围绕“再创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新优势”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市场主体创造财富的热情进一步迸发
正因为多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形成了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多年来,浙江始终坚持贯彻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关于“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的要求,聚焦为市场主体发展营造公平公正、透明高效、互利共赢的营商环境,从“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到“最多跑一次”改革,通过政府的数字化转型削减政府权力事项、提高办事效率,降低企业进入市场的制度性交易成本,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加法”,全面激发个人、企业和各类组织的创业热情。2020年1月,浙江制定实施全国首部省级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特别是在2020年疫情冲击下,浙江充分发挥有为政府作用,及时出台一揽子帮扶举措,帮助企业渡过难关。2020年春天,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调研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经济发展道路,我们将坚持不变,不能有丝毫怀疑和动摇”。2020—2023年,浙江连续四年在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中位居全国第一。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1个工作日,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最多80天”,浙企数量连续24年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居全国第一,省属国企资产总额、净资产、利润总额等指标继续位居全国前列,全体人民勤劳创新致富的路径进一步拓宽。
(二)围绕“建设创新型省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动力更加强劲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就指出,加强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是转变增长方式,破解资源环境约束,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根本之计。浙江牢牢把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要求,把“创业富民、创新强省”落到实处。2013年以来,浙江省委作出《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关于建设高素质强大人才队伍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的决定》,将人才强省、创新强省作为首位战略。近年来,浙江在“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和创新策源地建设中成绩亮眼,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实现零的突破,创建首个全省域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人才生态最优省“金名片”越来越亮。2020年,浙江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88%,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61.8%,圆满实现习近平同志2006年在全省自主创新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到2020年成为创新型省份,基本建成科技强省”战略目标。2021年,浙江重大创新成果获国家科技奖数量上升到全国第三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1.26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62.6%,正式转入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的轨道。2022年,浙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首次超过上海,跃居全国第四位。
(三)围绕“推进‘腾笼换鸟’,实现‘凤凰涅槃’”调整产业结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更加高效
“调结构、转方式”,始终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抓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跳出传统产业窠臼,浙江有效提升了本土产业层次、打开了产业发展新天地,并以超长耐心和超强决心,持续推进“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为腾出空间培育更多“吃得少、产蛋多、飞得远”的“俊鸟”,打出“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四换三名”(“四换”,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三名”,大力培育名企、名品、名家)、“四边三化”(在公路边、铁路边、河边、山边等区域开展洁化、绿化、美化行动)、“三改一拆”(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改造和拆除违法建筑)一系列组合拳,启动以“亩产效益”为导向的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实施“亩均论英雄”改革,深化实施工业“标准地”、农业“标准地”改革。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举全省之力推进质量强省、标准强省、品牌强省建设,全面部署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深化新时代“数字浙江”建设,打造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启动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指出,“浙江要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2021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2万亿元,2023年达到近2.24万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五年实现翻番,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单项冠军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农业现代化水平居全国前列,经济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效益更加协调。
(四)围绕“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扩大主动开放,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发展经济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增强竞争意识,提高做好开放工作的主动性。”
(下转第十二版)
(紧接第十一版)浙江坚持在更大空间、更高层次、更广领域中为浙江发展找准坐标定位,全面实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四大战略,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出台《浙江省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规划》《关于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意见》,召开全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会,成功举办G20杭州峰会、十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义新欧”中欧班列、义甬舟开放大通道、舟山江海联运中心等开放要道相继贯通,跨境电商综试区实现设区市全覆盖。2020年3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的首站就是宁波舟山港,他在调研时指出,“宁波舟山港在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硬核’力量。”2020年9月,国家正式赋权浙江自贸试验区在全国率先扩区;2021年,浙江全年进出口总额突破4万亿元,占全国总值的10.6%,首次跻身全国第三;2022年,浙江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单量居全国第一;2023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续15年居全球第一。
(五)围绕“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和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区域山海发展水平更加协调
山有所呼,海有所应。在习近平同志大力推动下,浙江“山海协作工程”不断攀上新台阶。20多年来,浙江坚持念好“山海经”,一以贯之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工程”,统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浙江省委、省政府持续推动相关工作部署,在2009年启动实施新一轮“山海协作”工程,2011年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2015年,26个原欠发达山区县经济发展水平已超过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平均水平,浙江决定摘掉26县“欠发达”帽子。2020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赋予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特别要求浙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率先突破”。2021年,《浙江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印发,“一县一策”开辟26县发展新格局。2023年,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311元,连续39年位列全国各省区第一。
(六)围绕“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推动绿色转型,物质文明发展模式更加绿色生态
“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是发展中最大的辩证法”。浙江省委、省政府牢牢把握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走“生态立省”之路,作出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有序推进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2019年,浙江通过国家生态省建设试点验收,建成全国首个生态省,顺利完成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创建生态省”任务。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时隔15年再次来到安吉余村考察,对当地坚持绿色发展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绿色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近5年,浙江万元GDP能耗、水耗分别下降11.7%、31.7%。浙江以占全国1%的土地、4.7%的人口、3%的用水量、5%的能源消耗量,创造了全国6.4%的国内生产总值,绿色发展综合得分居全国各省区前列。
三、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关于物质富裕探索与实践的经验启示和理论价值
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是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更谈不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始终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夯实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拓展了团结人民群众共同奋斗做大做好“蛋糕”的实现路径,为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一)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不断促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融合互促,激发实现物质富裕的主体活力
习近平同志2006年1月16日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中国经济大讲堂”的演讲中指出,“民营经济的发展为浙江国有企业改革乃至整个宏观领域的改革提供了动力源泉。民营经济的发展不仅没有陷国有经济于绝境,反而为国有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创造了优越的外部条件,实现了不同所有制经济的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共同发展”。浙江按照习近平同志的要求,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在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权益,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基础上强化竞争,是提高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整体素质的关键一招,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有利于政府腾出更多精力搞好服务,把该管的事情管好,促进效率和公平的高水平统一,使创富活力竞相迸发。浙江通过不断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体制机制变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市场化程度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融合互促,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实现物质富裕的基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创造性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指出“把公有制经济巩固好、发展好,同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统一的”,不断推动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实下来。从浙江的探索与实践到新时代以来的伟大实践都充分说明: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必须不断激发全社会勤劳致富、奋斗致富的主体活力,只有充分发挥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各自的功能和优势,使一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涌流,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才能不断做大做好共同富裕这块“蛋糕”。
(二)始终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实现物质富裕的内生动力
创新是发展的关键变量,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动力之源。如果创新的动力问题解决不好,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难以做到的,共同富裕也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成为空中楼阁。浙江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科技创新的热土,始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明确提出切实把握好“六个坚持”,蕴含着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市场和技术和谐共振等创新驱动的方法论特质,充分展现了其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内生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前瞻眼光和积极作为。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实现物质富裕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要激发调动全社会的创新激情,持续发力,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助推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凸显。从浙江的探索与实践到新时代以来的伟大实践都充分说明: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带动共同富裕的“火车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促进物质富裕的一项重要举措。要坚持把政策向创新活动倾斜、资源向创新主体汇集、人才向创新平台聚集,充分发挥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创新能动作用,进一步突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实现从“要我创新”到“我要创新”的转变,切实用创新充分激活共同富裕的动力引擎。
(三)始终坚持“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不断夯实经济发展的根基,铸牢实现物质富裕的立身之本
实体经济和制造业是立身之本、强国之基、富民之根。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强调,“先进制造业的主体,必须是高附加值的产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是推动制造业实现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战略性转变,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坚持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战略定位,努力掌握产业链核心环节,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浙江坚持实业兴省、实业致富,从制造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向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跃升,不断迭代先进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建设载体,走出了一条以工业化为着力点、以信息化为带动、以城镇化为依托、以农业现代化为互动的“四化同步”并联式发展道路,为资源小省跨越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方案。
坚持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不断夯实经济发展的根基,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实现物质富裕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治国理政全局,推动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提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壮大实体经济,都离不开制造业”“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等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推动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比重超过30%,连续14年位居世界首位。从浙江的探索与实践到新时代以来的伟大实践都充分说明:实体经济和制造业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经济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做大实体经济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基本盘,没有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不可能有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要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和新要求,更加注重推进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不断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让财富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
(四)始终坚持“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不断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拓宽实现物质富裕的发展空间
开放发展是浙江经济的鲜明标识,全面扩大开放改变了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规模,推动浙江企业加快技术创新,融入全球产业布局,在国际价值链分工中谋得先机,形成内源发展与外源发展“两个轮子”一起转、“两个动力”一起驱,为浙江经济转型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也为实现物质富裕拓展了新空间。在这一过程中,浙江始终秉持“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理念,按照“‘浙江人经济’拓展浙江经济”的思路,将富民强省的立足点从浙江这个省域概念拓展到五湖四海,在全面推进开放强省中大大提高了共同富裕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可以看出,加强与外部区域的紧密联系,是不同地区进行专业化分工、发挥各自优势、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
坚持“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不断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实现物质富裕的必由之路。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我们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要以开放纾发展之困、以开放汇合作之力、以开放聚创新之势、以开放谋共享之福”。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到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从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到连续6年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从浙江的探索与实践到新时代以来的伟大实践都充分说明:经济要发展,就要敢于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唯有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才能赢得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权。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以开放式发展走好共同富裕道路。
(五)始终坚持“优化生产力布局”,不断促进城乡区域合理分工、协调发展,形成实现物质富裕的均衡格局
加快实现不同区域的城乡居民物质富裕,不能简单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要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走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路子。浙江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在全国富裕水平较高、区域差距较小的省份之列,得益于习近平同志关于区域协调发展前瞻性的探索实践,将不同区域的城乡居民享有基本同等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统筹区域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全省生产力和人口的优化布局为着眼点,依据环杭州湾、温台沿海、浙中和浙西南四大区域及各地市的发展禀赋进行整体布局,在保持发达地区竞争先导优势的同时,推动欠发达地区成为全省发展新的增长点。由此可见,探索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按比较优势实现要素双向流动的新模式,能够实现从“输血式”单向帮扶向“造血式”双向流动的转变,推动区域协作从传统产业梯度转移向要素创新成果转化落地转变,为解决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供可行的市场转化路径。
坚持优化生产力布局,不断促进城乡区域合理分工、协调发展,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实现物质富裕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平衡是普遍的,要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辩证法”,“优化生产力布局,推动重点产业在国内外有序转移,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促进内外产业深度融合”。适应新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城镇化品质进一步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取得巨大成效,城市带动乡村更为有力,乡村支持城市更为广泛,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形成。从浙江的探索与实践到新时代以来的伟大实践都充分说明:优化生产力布局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只有按照经济发展规律调整完善生产力布局,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才能让全国各地的百姓都过上富裕安康的生活。
(六)始终坚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不断探索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厚植实现物质富裕的生态底色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哪里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合理开发和经营,哪里就会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从物质富裕迈向更高水平的物质文明进程中,必须贯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绿色发展理念。浙江率先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等一系列战略举措,不仅及时避免了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上走弯路,推动资源利用水平的提高和绿色生产体系的构建,促使浙江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还进一步打开了生态资本向发展资本、富民资本转化的通道。生态环境是承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需要,也是物质富裕向物质文明提升迈进的最鲜明标志之一。可以说,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是发展中最大的辩证法,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抓得越早越主动、越晚越被动。
坚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不断探索以最少的资源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实现物质富裕的鲜明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从浙江的探索与实践到新时代以来的伟大实践都充分说明: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必须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让绿色成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更加坚实、更加厚重、更加亮丽的底色。
四、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物质富裕的重要论述,着力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
高质量发展是顺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促进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浙江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促进共同富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展现先行示范的使命担当。
(一)着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点任务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在高质量发展中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方面的显著优势,将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一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优势,进一步做大“蛋糕”,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二是强化国有经济在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战略支撑作用,规范有序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系,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三是发挥好民营经济主力军作用,建立有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扶持力度,围绕“专精特新”目标解决好融资、用地、引才等瓶颈制约,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打造公平透明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二)创新驱动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塑造发展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对我国这么大体量的经济体来讲,如果动力问题解决不好,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两个翻番’是难以做到的。”浙江要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从“跟随”“模仿”向“并行”“领跑”转变,亟须全面提升创新策源力,不断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构筑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联动新机制,以创新优势赢得发展优势。一是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加强创新生态的顶层设计和创新平台的科学布局,构建以国家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为龙头的新型实验室体系。二是支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重点新型研发机构和科研院所、省以上技术创新中心等发展,形成创新策源优势。三是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突破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卡脖子”技术,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突出技术领先优势。四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加大对基础研究人才、领军型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培养卓越工程师、高技能人才等产业人才队伍,建立人才引领优势。
(三)聚焦实体经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增长、质量、效率从哪里来?只能从经济结构调整中来”。实体经济是发展的本钱,浙江要牢牢抓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通过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提升物质富裕的水平和成色。一是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大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制造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建补强固,实现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变。二是把经济发展的增长力放在现代服务业上,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不断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三是把经济发展的加速度放在数字经济上,深化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建设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
(四)积极主动融入和服务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高水平的开放格局为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拓展新空间。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适应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主动选择。浙江作为开放大省,应担起双循环战略枢纽作用,用足用好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战略叠加优势,以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打造更具韧性、活力、竞争力的“地瓜经济”。一是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积极探索以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增强高端要素集聚能力。二是培育和引进新型贸易平台、跨境电商平台,不断增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能力。三是构建内外便捷的高效大通道,推动物流通达能力跃升。加快推进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等一批主干设施建设,推动海港、陆港、空港、信息港“四港”高效联动。
(五)在发展中率先破除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浙江各地资源禀赋与发展基础各不相同,后发地区尽管增速快、后劲足,但区域间绝对差距仍在拉大。以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优化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动态平衡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格局。一是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经济和人口承载力,统筹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全面提升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区和中心城市能级。二是加强“山”“海”地区高端要素和公共服务持续供给,补齐交通基础设施、优质公共服务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短板,提升对人口集聚、产业发展的基础支撑能力。三是以高水平的市场化运作提升“山”“海”生态经济的自我造血能力,加快山区26县“一县一业”精准谋划、“一县一策”落地生效。
(六)大力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浙江要打造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示范之地、标杆之地,就要以更高标准、更大自觉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一是正确处理发展与减排的关系,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构建以核电为主体、风光水氢等为补充的清洁能源开发体系,大力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二是加快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的科学化绿色化变革,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三是壮大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康养等三产融合的生态富民产业,把好环境好生态变成生产力,借助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林草海洋碳汇交易机制等机制改革创新,全面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拓宽生态富民路径。
(课题负责人:周华富 郎金焕 陈达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