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活力“最名邑”
余姚 在长三角中心“抱团建群”
陈 醉 劳超杰
今年,长三角的“打开方式”是“拼”!
长三角,以4%的国土面积创造了我国1/4的经济总量,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宁波余姚位于长三角经济圈内上海—杭州—宁波经济“金三角”的核心地带,地处宁波市北部、杭州湾南岸,地理优势相当突出。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紧接着《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引擎轰鸣,余姚依托发达的县域经济体,紧锣密鼓编制接沪融甬五年行动规划,提出打造长三角智造中心、湾区大花园、宁波融入长三角的前沿阵地。
乘势而上,开拓创新。余姚紧紧抓住“抱团建群”这一关键词,不断强化区域合作、不断强化创新驱动、不断强化湾区建设。
从基础设施到公共服务,从产业集聚到创新协同,从深化改革到扩大开放——今天的余姚,正在接轨“长三角一体化”中谋划“更高质量”发展,激发“千帆一道带风轻”的势能,迈向“奋楫逐浪天地宽”的新格局。
科创“共同体”激活
增长极
在一块各种曲度的转椅木板上打22个孔,从精准快速打完全部孔位后回到起始点,这一过程总耗时仅9秒!
木材打孔机器人的背后是机器人控制技术等一批共性关键技术的突破,宁波智昌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10余家企业攻关,其中,“一脑”控制双臂等多项技术都是国内首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一竞争力。宁波余姚以打造长三角“科创共同体”为主抓手,积极链接长三角“朋友圈”。
余姚加强与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的深度合作,创新成立技术转移中心,目前全市已拥有省级众创空间2家、宁波市级孵化器2家、宁波市级众创空间2家。同时,推广创新券扶持政策,支持创新主体在长三角区域内开展协同攻关。余姚与上海科创帮有限公司签订战略管理合作协议,全面升级运营能级,构建余姚科技大市场“1+4+1”服务框架,重点围绕“3+5”核心产业需求,针对性提供科技供应,成为科创协同发展的又一助力。
科创协同发展的内核是技术攻关和持续固链补链强链,余姚创新走出了“科创+产业”之路。
余姚以江丰电子为“链主”的半导体产业快速发展,已组建长三角地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20余家;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培育,编制新能源汽车产业提质增量五年行动计划(2024—2028)(初稿),加快推进领克08新能源汽车产能释放,加速容百锂电项目方案试投产。目前,余姚累计拥有宁波市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9家、省级4家,3家企业纳入宁波市第一批十大标志性产业链培育主体名单。
向外组团,向内需练好“内功”。近年来,余姚坚持实施科技创新首位战略,在科技企业培育、龙头企业带队攻关等方面出台创新政策,强化研发平台建设,进一步集聚科研资源。去年,余姚市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超4%,继续位居宁波各区(县、市)第一。
“我们通过增强企业研发强度来赋能生产力。”余姚市相关负责人说道。
在余姚,直径800毫米超高纯钛单锭打破国外垄断,国内首台12英寸全自动超精密晶圆环切设备交付,半导体材料激光技术联合实验室正式落户,入选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3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31家、省科技领军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预计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6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74.3%、均居宁波各区(县、市)首位。
“大平台”推动
强链补链
近日,落户中意宁波生态园的人工智能物联网(Alot)企业特斯联宣布,完成D轮20亿元融资交割。本轮融资由园区国有企业余姚阳明股权投资基金与国际著名投资机构AL Capital共同领投,金地集团、重科控股、福田资本等股东跟投,将提升特斯联在园区、企业等多个场景的应用,打造高灵活度、高性能的智算基础设施。
此前,特斯联还与中国光大银行余姚支行、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余姚分公司、思必驰科技、上海千机、上海易行时代动力、360鲁大师控股等9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围绕智能产业的落地发展,以及数字经济对于传统产业的赋能进行跨场景、跨产业的合作。
与此同时,光智资本与宁波舜工集团、余姚阳明股权投资基金签约,共同设立新产业基金,规模数十亿元。
可以说,特斯联是中意宁波生态园引入的一家关键企业,为该园区,甚至整个余姚的智能化进程落下了关键一子,也是余姚在打造宁波融入长三角的前沿阵地,坚持把重大平台建设作为承接重点企业、重大项目、重要人才的高地来抓的生动缩影。
从整体布局来看,余姚目前已形成“两园两镇两区”。“两园”是指中意宁波生态园和浙江余姚人才创业园,“两镇”是指智能光电小镇和机器人智谷小镇,“两区”是指余姚经济开发区、余姚工业园区。
中意宁波生态园正打造“前湾硅谷”和“国际合作园区”两大品牌,以设立在上海“飞地大脑”为支点,并在意大利米兰、匈牙利布达佩斯等城市设立国际创新中心。
经过几年的持续发力,余姚打造的大平台、大项目起势明显。
去年,中意宁波生态园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0.6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83%,新签约项目20个,总投资59.64亿元,驰宇轴承、麻吉加智能科技、微牌科技等12个项目顺利投产。
余姚经济开发区黄湖片区开发全面启动,江丰电子二期项目稳步推进,机器人智谷小镇顺利通过验收命名,高端新材料入选省“415X”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核心区,电子材料产业园建设稳步推进。余姚工业园区则持续推进四大直属片区开发建设,投资规模23亿元的模具产业园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项目库,以兰江都市产业园和城西工业园为联合主体成功申报宁波市战略产业园。
区域共绘
民生“幸福圈”
“这个息肉只有3毫米,不需要手术,定期复查……”不久前,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医师周东锴和余姚市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主治医师周海涛在余姚市人民医院门诊二楼名医馆联合坐诊,向前来就诊的王大伯耐心地答疑解惑。
近年来,余姚各医院主动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引导市级医院与沪杭甬等地23家三甲医院的60个学科合作,邀请上海瑞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等大医院专家来余姚坐诊手术。
余姚以全力推进长三角城市群间的经济发展、文旅融合、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全方位合作为抓手,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打造更加立体的民生“幸福圈”。
余姚与杭州市西湖区的战略合作,重点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互补发展。余姚与绍兴上虞区域重点开展四明湖总干渠修缮项目协作事项、完善工伤医疗救助协调机制、合力推进山区普通公路路网融合等深入合作。
“不要小看这种区域协同带来的便利性,这会大大激发来来往往的需求,摩擦系数降低了,很多经济活动就会活跃起来。”余姚市相关负责人这样说道。
在一系列“硬”基建的基础上,许多公共服务的“软”联通也正在余姚加速推进。
余姚“长三角通办”专窗建设运行,落实专人负责长三角地区“一网通办”办事系统应用,截至目前,长三角通办量达到1600余件,全市“一网通办”率99.92%,“一地创新、全省共享”典型案例被省级录用13条。余姚市153家定点医疗机构、353家定点零售药店全部开通跨省直接结算服务,其中跨省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率86.04%。余姚还推进放心消费长三角建设、长三角地区执法协同等体制机制的构建。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重大项目库(表)》水利项目清单中,余姚市有六项重点水利工程入选,在“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名单上,余姚也榜上有名。在余姚“四明山记”抖音官方号上,长三角地区粉丝约占7成……
放眼余姚,这座“全国百强县”正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更大的范围配置资源、布局产业,逐浪“大循环”,不断提升余姚在长三角价值链中的位置。
(本版图片由余姚市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