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理论周刊

代代传承 让非遗绽放时代华彩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浩瀚深厚、灿若繁星。它们或是风格各异的戏曲唱词,或是精巧繁复的手工艺品,又或是意象万千的绘画作品……历史的长河蜿蜒曲折,几番洗练,终将它们沉淀下来,彰显出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人类的文化宝藏。早在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就在28天的时间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6次重要批示,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赓续中华文脉的重视。本期我们邀请了3位嘉宾,一起来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一步做好保护和传承工作。

  中华文化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种重视从他在地方工作期间以及到中央工作后是一以贯之的。能否请您谈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于传承中华文化有何重要意义?

  田青:关于中华传统文化,我一直有个比较形象的比喻:“三根柱子两层楼”。“三根柱子”指的是“儒释道”。“两层楼”里“楼上”是一些高雅文化,它们大多以文字作为载体,比如《论语》《孟子》《老子》以及唐诗宋词等等,它们是展示中华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楼下”的基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在中国传统社会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甚至在有些方面比高雅文化影响更深远、更长久、更广泛。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识字且有机会读书的人实在是太少了,但这并不代表普通老百姓接触不到文化。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生活在偏僻地区的农家子弟,他或许不识字,但他会听书、看戏、唱曲,在这些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文化的滋养。因此,他们既懂得春耕夏作、秋收冬藏,也懂得忠孝仁义礼智信,懂得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保家卫国,这些优秀品格很多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学到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文化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它的传承不依赖文字等物质性载体,而是口口相传。中华大地上蕴含着无数博大精深、灿若星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凝结融合炎黄血脉,在口口相传、代代传承中构筑起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DNA,是中华文化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

  但是,近一两百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曾一度处于不受重视的状态。不必讳言的是,在探索现代化的道路上,我们的确遭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也曾在审视和批判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把澡盆里的“孩子”连同水一起泼了出去。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注意到,总书记在各地考察调研时,经常会关心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比如杭州的炒制龙井茶、青海的加牙藏毯等等。

  当我们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非遗情结放到百年的中国近代史中,也就不难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特定民族或群体的文化精神、人类情感,它是一个民族乃至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环。

  郭艺: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它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显示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文化标识。

  浙江拥有极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智慧勤劳的浙江人因地制宜,在长期实践积累中形成了精湛的手工技艺,比如制瓷、蚕桑丝织等。同时浙江还是南戏的发源地,保留着昆曲、越剧、婺剧等多种戏曲。历史上曾出现的几次大规模人口迁徙,也让南北文化在浙江交融,海洋渔俗文化、畲族文化等不同风貌的文化形态得以保存和有效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着一个地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情感表达等等。

  在制瓷、炒茶、戏曲中,我们不但能体会到人类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智慧,更能穿过历史的尘埃,品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比如,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春茶在非遗传承人双手的“抖、搭、拓、甩、抓、捺、推、扣、磨、压”等十大手法下,蜕变成独一无二的西湖龙井。用两个巴掌做出来的东西,科技是无法取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情感、温度,看似无形,却生动地诠释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构筑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记者:我国现代意义上的非遗保护已走过20多个年头。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视下,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哪些成就?

  田青: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早在新世纪之初就已经启动。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的昆曲名列第一位。

  当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物质生活更为丰富时,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转化为一种自觉。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文化延续的例证,也是华夏儿女滋养心灵、倍加珍惜的精神家园。

  2006年年初,我们筹备了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浙江温州的乐清龙档和宁波的万工轿,这两件展品从做工的复杂度、精美度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也被放在了这次展览的主展区。

  展览的效果令我们十分“意外”。当时展出期间,平均每天的观众一万人以上,周末每天甚至两三万人,这背后是老百姓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如今,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位居世界第一。我们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也与各省市、地区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密切相关。

  浙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是走在全国前列的,我想有几重原因:一是浙江存在着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近200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们每个人都是一粒火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发光发热。二是涌现了一批像王淼这样的非遗工作者,他们把非遗保护当成使命、当成生命,燃烧自我,照亮非遗保护前行的路,这是非常令人敬佩的。

  郭艺:从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来看,浙江是先行者。步入新世纪以后,浙江提出要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浙江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作,2002年至2005年,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加强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工作。摸清了家底,就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5年5月至6月的28天时间内,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出6次重要批示,这令我们深受鼓舞。

  我还记得,2005年5月16日,习近平同志在《关于浙江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汇报材料》上批示,要求“扎实有效地做好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当年7月,我们就举办了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保护成果展暨首届浙江省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我们征集了全省11个地市中最高水准的作品,还邀请30位工艺家现场展示非遗,取得了很好的反响。

  从抢救保护到合理利用,从单项保护到整体保护,从试点保护到系统性保护,浙江在非遗保护上取得了许多成绩:一些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2009年,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登记在册的从业人员从不到千人迅速发展壮大,至2019年登记在册的从业人员已经有几万人之多,这还不包括一些民间从业者;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展示文化自信的生动符号——在温州乐清,起源于500多年前的乐清龙档仍然在民间“起舞”,凝练而传神地寄托着老百姓朴素、美好的愿望。

  截至目前,浙江拥有11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在国务院公布的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浙江报批项目总数位居全国第一。

  韦隽:西湖龙井茶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已有千余年历史,它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而闻名天下,是杭州的金名片。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成为一套具有鲜明技术特色的工艺流程,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西湖龙井茶炒制技艺的传承与发展。2020年3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杭州西溪湿地时,途经炒制龙井茶和出售本地特色文创产品摊位时,上前观摩并鼓励他们把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好。

  这些对我们来说,是莫大的激励。这些年来,我们一直从百姓的需要出发,致力于“西湖龙井茶制作技艺”的保护与传承。

  比如,强化非遗项目归档保存工作。出版《西湖问茶》刊物,常态化开展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同时拍摄《解码西湖龙井》宣传片,全景式展示西湖龙井“赏、学、玩、吃”的美学画卷,让人们更加了解西湖龙井蕴含的文化内涵。

  又如,注重非遗传承队伍建设。逐级完善四级传承保护体系,在现有两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基础上,全力推荐西湖龙井采摘和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樊生华申报第六批国家级传承人,并对百名80后、90后、00后的炒茶技能人才进行培训。

  再如,推进非遗传习工作。我们将非遗技艺传承与职业教育相结合,促进“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制度建设。通过在西湖职高等中等职业学校开设茶艺与茶营销专业课程,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人。

  在守正创新中赓续文脉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新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还有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

  田青:非遗保护让最广大的民众感受文化、接触文化。这些年来,我们国家在非遗保护上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依然要秉持一个根本原则:为人民服务,同时做好守正创新。当然,在守正创新中,保护始终是第一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既强调动态的保护,又强调保护传承人。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我们要将保护与创新两者区分开来。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是必要的,但是这要建立在保护好的基础上。非遗保护可以为创新提供灵感,甚至提供方向和材料,但不能把保护与创新混为一谈。

  特别是现在出现了一些非遗保护的乱象,比如把非遗项目严重地商业化,把文创产品当作非遗,这是不合适的。非遗项目可以衍生出一些文创产品,但这并不是在非遗保护基础上创新出来的,并不是非遗本体,这点是不能模糊的。

  郭艺:我们在扎实推进系统性保护时,首先要做到的是全方位的保护。它并不是单向的,而是要保护好整个文化生态。

  比如永康(方岩)庙会,它就是一个很大的文化生态。如果我们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来看,庙会中的“十八蝴蝶”属于传统舞蹈,“迎罗汉”属于传统体育,庙会本身又属于民俗。对于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就要以系统思维去做好保护,保护生态的完整性。

  其次要建设好人才队伍。任何文化事业,没有人才梯队的建设,都是难以可持续发展的,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来说更是如此。这既涉及非遗传承人的培养,也涉及非遗工作者的培养。目前,对于如何衡量非遗工作者的专业性,还是缺少一个特定的标准,同时,我们也希望可以建立起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学术体系,通过专业力量的支撑来实现高质量的保护传承。

  再有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比如,我们可以在做好保护的基础上,发展相关的文化产业,把非遗项目与乡村振兴、文旅等结合起来,通过文化资源的共享,赋能社会经济的发展。

  韦隽: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重身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宝藏。为了让“西湖龙井茶制作技艺”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开发,我们将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确认一套生产性保护标准。做好“西湖龙井茶制作技艺”茶叶生态环境、栽培技术、茶叶溯源、炒制等各环节的控制、监督、认定工作,确保茶的品质。

  二是构建一套项目核心技艺。一方面要做好档案收集整理工作,通过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整理收集历史照片、老工具扩充西湖龙井茶博物馆展陈;另一方面,做好项目数字化存档保存工作,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西湖龙井茶制作的环境、传承人、技艺等进行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

  三是打造一批项目专家智库。加强茶产业研究机构、智库建设,培养培训茶产业人才,支持“领军人才+团队+项目”运作模式,深化茶产业技术人员评选奖励机制,积极开拓茶产业人才培养与合作交流。

  四是制订一套文化生态整体保护体系。做好项目知识产权保护,加强传统技艺的保护传承,开展西湖龙井商标的维权,进一步规范和净化市场。同时通过评定“非遗传承教学基地”,进一步鼓励职业技术学校搭建传承平台。


浙江日报 理论周刊 00006 代代传承 让非遗绽放时代华彩 2024-06-03 浙江日报2024-06-0300006 2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