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9版:专版

拼经济 强城市 树标杆

平阳 打造温州大都市区副中心硬核支撑

  “GDP突破700亿元、位居浙江山区26县第一,全省排名跻身前50强。”山海交融的千年古邑平阳县,近年来画出了一道强劲的“上扬曲线”。作为发展要素分散、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山区县,平阳是怎么做到的?

  仔细研读平阳的GDP数据,第二产业占了47.2%,第三产业占了49.5%,几乎平分天下。这和平阳推行的“工业强县、服务业兴县”战略高度吻合。

  另一方面,平阳深知做好高质量发展的文章,需要打开高层次的城市格局,尤其是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及大力实施温州“强城计划”,不断提升城市能级、汇聚资源要素,才能让科技、产业、人才等竞争力更加持久。

  如今的平阳,正站在新的发展方位上,以更大格局、更高质量、更强合力,树起山区26县共富标杆,加快打造温州大都市区副中心硬核支撑。

  锚定项目

  向“高”攀登

  今年,温州全市安排“百项千亿”重大建设项目576个,总投资约1.4万亿元。其中,平阳县共有58个项目入选,入选数全市第一,总投资约575亿元。

  大抓项目,正是平阳从“欠发达县”跃升为“山区县第一”“全国百强县”的最大秘诀。

  2013年起,平阳就把“工业强县”写入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一以贯之。不断打通“任督二脉”,推动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提升。比如,智能装备产业链涉及万全镇、平阳经济开发区、鳌江镇和海西镇等地,包含数控机械、传动机械、印刷机械、包装机械等上下游领域,整合后形成了良好的集群效应。去年,平阳规上工业总产值逼近700亿元大关,其中智能装备、新材料、时尚智造三大主导产业占比接近80%。

  与此同时,平阳坚持“一把手”招商、全链条招商,精准绘制产业链图谱,紧盯强链补链重大产业项目。据统计,平阳去年新增入选省重大产业项目4个,数量并列全省第一;近6年全县累计入选省重大产业项目44个,数量位列温州全市第一、全省第二。

  从今年的项目清单来看,平阳也有可喜变化,那就是先进制造业项目占据绝对主力,个数占比近五成。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动能愈发强劲。”平阳县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先进制造业项目共24个入围,总投资192亿元;超10亿元以上项目有10个。如总投资10.4亿元的润晨AI智能家庭数控系统项目,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填补本地智能家居总控设备生产空白,加快行业从“单点智能”迈入“全屋智能”时代。项目建成后,每年将有70万台智能家庭控制终端从这里发往全球108个国家和地区。

  此外,平阳今年还大力推进工业企业梯度培育“雁阵计划”,加快形成集群化发展、产业链协同、梯队结构良好的“企业森林”,尤其强调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进一步推进重点工程项目招引落地。

  拉开框架

  “强城”生长

  今年1月,温州发出了“强城行动”的进军号。

  作为浙江第三极,温州要在全国全省大局中找准定位,必须通过“强城”生长,实现城市能级和中心城区首位度“双提升”。平阳更是如此,想从激烈竞争格局中突围变强,“强城行动”正是补短板、促发展的重大机遇。

  “融入大格局,打开小县大城新空间。”

  今年平阳“新春第一会”上,就重点对“主动融入龙平苍一体化发展”进行了部署。

  首先要拉开框架。平阳将构建“一主一副两廊三区”城市新格局,全力打造昆阳商贸创新区、鳌江金融创新区等五大标志性成果,全面提升县城产业承载能力和人口集聚能力,打造“小县大城、产城融合、组团发展”的格局。

  其中,大力推进昆鳌一体化令人瞩目。拉开环古盘山城市大框架,让昆阳、鳌江强强联合,形成一个统一的都市中心,集聚资源,协同发展。眼下,总投资26.35亿元的坡南历史文化街区,将于今年中秋节以全新面貌正式开街,成为昆鳌协同区的文化核心节点;鳌江国际新城位于鳌江百年商埠的起源地,总投资150亿元,打造以金融总部、特色商业为主的产业集群。

  其次是放大格局。平阳将积极加快“龙平苍”(鳌江流域两岸三县(市):龙港、平阳、苍南)互访互通,攻坚鳌江二桥等项目,强化产业平台、科技创新、文化旅游、鳌江流域综合治理等方面的合作,全力打造两岸协同发展区等。

  乘“数”而上

  向“新”而行

  当下,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数字经济风起云涌。

  平阳深入推进“创新深化”工作,加大力度支持优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科研攻关、布局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不断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磁性水性导电油墨、电子信息组合型智能包装、新型防伪油墨、光谱色彩信号采集……近日,鳌江实验室联合武汉大学在平阳举办印包领域科技成果推介活动,一系列前沿技术引起了在场企业负责人的浓厚兴趣。

  鳌江实验室,是平阳聚焦创业创新人才的主阵地。近年来,平阳积极“招院引所”,以“1+X”的模式组建鳌江实验室,依托武汉大学平阳创新中心、浙江理工大学平阳研究院、温州大学平阳智能制造研究院三大高能级科创平台,以及平阳工业设计研究院、平阳科技强农产业研究院等,为当地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去年累计收集技术需求227项,出具68项解决方案,协助企业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3项,与企业达成产学研合作意向110家以上。其中,浙江理工大学平阳研究院探索国内科技成果“先用后转”专用保险第一单;武汉大学平阳创新中心承担研发“云展览”项目亮相印尼行业展会,为参展企业平均节约成本140万元……

  作为省科技特派团试点,平阳通过组建专家帮扶团、充分调研企业需求、深化院校企联动等有效举措,帮助企业及农户突破了一批技术改造、科技创新难题。如帮助金溪谷基地的林下种植成活率从2016年不到20%提高到如今的90%,新增产值520万元。还帮助当地行业链主企业协同攻关核心技术,使其新产品进入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和浙江零跑汽车供应链。

  去年,平阳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4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85家。宠物基因检测与认证中心、数控机械研究院等机构挂牌成立,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实现“零的突破”,新增3个高校技术转移中心为历年最多。

  “过去靠人力,现在靠算力。”近年来,平阳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打造“平阳县农业资源数字化”应用,通过三大应用体系,N个业务场景,构建“线上+溯源”机制,助力平阳黄汤、南麂大黄鱼等特色产业进行数字化管理,打通生产端和消费端的信息交互渠道。

  “我们的大黄鱼都有专属身份证,客户一扫‘溯源码’就能知道鱼的产地和捕捞时间。”南麂大黄鱼养殖户介绍,得益于数字化技术的加持,消费者能沉浸式了解农产品的生产全过程。而对生产端来说,大黄鱼养殖也有了更可视化的数据支撑。

  近日,省委网信办、省农业农村厅发文公布数字乡村省级试点评估结果,平阳成为温州全市唯一获评优秀的数字乡村试点县。

  提质增效

  保障民生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实现山区县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近年来,平阳聚焦构建全龄友好城市服务体系,提质增效公共服务,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交通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从地图上看,平阳县自西向东,横跨温州南部区域,一直向东海延伸,狭长的地理环境造成山区群众出行不便。

  “过去来趟县城弯弯绕绕快要一小时,现在半小时就能到达。”从平阳城乡公交007B路上下来,正好抵达县人民医院,水头镇居民李先生直叹“真方便”。水头镇距离昆阳镇35公里,也是人口集聚镇,得益于104国道温州西过境公路平阳段通车,去年两地新增城乡客运线路,每半小时一班的007B路车,经常满载,极大方便了群众出行。

  近年来,平阳加快完善“外联内畅”交通体系,建设环古盘山道路、港站城大道,加快推进甬台温高速改扩建工程平阳段、新城大道、鸽巢路三期工程、提升昆宋公路,形成“七纵七横两环”路网布局,同时逐步织密县域交通网,完善县域“半小时交通圈”,如全长10.5公里的昆鳌大道,双向六车道,半小时车程串起平阳城乡繁华。

  “家门口就能挂上省级专家号,这在过去不敢想。”在平阳县人民医院,前来就诊的张先生说道。去年6月,平阳县人民医院与省肿瘤医院建立了合作,10名来自省肿瘤医院的名医专家直接长期驻点,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挂上省里大医院的专家号。

  “对症下药”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是平阳县聚力民生提优的缩影。聚焦“病有良医”,平阳县近三年先后投入30亿元提升医院基础设施,除了平阳县人民医院崭新亮相,平阳县第二人民医院、平阳县中医院改建后,慢病治理能力显著提升。目前,平阳县域就诊率达91.55%,连续5年获健康浙江考核优秀等次。

  平阳还深入实施初中“强校工程”、高中“县中崛起”行动,加快新城中学、海西中心校等17个教育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力打响“学在平阳”品牌。

  去年,该县新建成的城东文化中心,集合了科技馆、艺术中心、全民健身中心、图书馆、规划馆、档案馆、博物馆等场馆,成为市民的网红打卡点。

  “生活品质越来越高了。”这是当地人的由衷感叹。

  (本版图片由平阳县委宣传部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29 平阳 打造温州大都市区副中心硬核支撑 2024-06-03 浙江日报2024-06-0300008;浙江日报2024-06-0300012;浙江日报2024-06-0300024 2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