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6版:专版

瑞安 天瑞地安 加速融“长”

  超千亿元GDP、超百万常住人口,对于县域城市来说,温州瑞安确属“大块头”,更需主动融入城市协同。作为浙江省重要的现代工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和温州大都市区南翼中心城市,瑞安如何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聚焦区域协作争列长三角一体化头雁方阵,共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民生福祉……瑞安向科创要动能,以产业合作为抓手,加速与长三角城市互动,让百姓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科创赋能

  跨区域协同发展

  “我们搭建了瑞安汽车零部件工程师对接云平台,拥有2800多名专家,可以为汽车零部件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在瑞安东新科创园内,温州(瑞安)汽车零部件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负责人张国祥正忙着对接企业和工程师。

  该中心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瑞安市政府合作共建。作为浙江省首批特色产业工程师试点单位之一,协创中心深入实施“人才+”战略,探索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新模式。依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资源优势,共享技术、科技成果、人才资源,推动跨学科、跨产业、跨区域要素协同,致力打造高水平汽车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我们在长三角有许多合作的科研机构和院校。”张国祥介绍,为瑞安中小企业解决一些产业共性技术难题,以科创赋能发展是他们努力的方向。工泰电器在新能源汽车“有序充电”项目中遇到了平台架构策略、控制器、整体解决方案、自主知识产权、行业标准起草等瓶颈问题。协创中心专家通过调研,立即启动“新能源汽车有序充电整体解决方案及策略”立项工作,协调主机厂、科研机构等成立专家攻关组,开展技术攻关。

  以科技赋能发展,在瑞安东新科创园内,不仅有温州(瑞安)汽车零部件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帮助企业解决难题,也有华为(浙南)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等,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车间改造方案。

  近年来,瑞安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搭建“1+2+N”一体化科创平台。“1”即以东新科创园“科创孵化芯”为1个核心;“2”即辐射环大罗山科创走廊、塘下“万亩千亿”科创平台2个重点科创区域;“N”即引育一批人才队伍、打造一批高端平台项目。瑞安推进东新科创园、人力资源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择优选派五支异地招商队伍共上报对接项目100多个。依托政府产业基金,借力中金等长三角头部资本,推动独角兽企业博泰车联网项目(上海)、和阳智能电梯产业化项目(苏州)在瑞落地。

  构建“国际+高校+人才”创新协同生态。揭牌落地“国际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创新生态大会永久会址”,连续举办国际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创新生态大会。推动瑞立、工泰电器等企业与奇瑞汽车、南京大学等长三角区域15家企业院校专家开展技术合作对接。成立长三角汽车科技创新联合体,整合三省一市汽车学会科技资源,开展创新技术、资本人才、政府政策及服务模式的对接研究。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通过引进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上海电机学院,成立瑞安技术转移中心;成功举办中国·瑞安创新创业大赛、科技活动周等科创活动;2023年,完成技术交易额超50亿元。

  以科创赋能发展,瑞安市还实施了“1122聚才计划”,筑巢引凤、广纳英才,实现顶尖人才再突破,国家领军人才入选数连续三年增长50%以上;新引进大学生、硕博人才数均创历史新高,人才总量居温州首位。

  延展“藤蔓”

  推动产业走出去

  如何让瑞安优势产业搭上长三角的快车道,实现新一轮腾飞?这是瑞安一直以来的探索实践。

  汽车零部件产业是瑞安独特的优势。为此,由嘉定、温州、昆山、太仓、平湖五地政府会同上汽大众等汽车行业龙头企业发起,成立长三角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瑞安是“中国汽摩配之都”,上海嘉定则被称为国内整车行业重镇,通过这些载体将助力瑞安汽车零部件产业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依托长三角互动,瑞安人有优势。目前,瑞安有40多万名创业者活跃在全国各地,年产值亿元以上的在外瑞安人创办企业就有130多家。另有10万名瑞安侨胞分布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2100多人在海外侨团中担任会长等职务,建立了一张覆盖全国、连接世界的巨大网络。

  借着在外瑞安人的网络,瑞安的产业发展也向各地延展。聚焦高层次协同开放,瑞安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循环网络,在内外贸易、产能延伸、平台搭建方面均取得一定成效。

  今年,在日本东京汽车配件及售后市场展览会上,10家来自瑞安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展台前人头攒动,询价客户络绎不绝。“对铭泰来说,参加展会是接近客户的途径之一,我们每年通过不同展会熟络老客户、结识新客户,让更多人知道企业产品。”浙江铭泰五金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借风出海”,瑞安赴莫斯科、布达佩斯、曼谷等城市开展贸易洽谈和项目推介,助力供应链优化和贸易链畅通,推进优质特色商品出口。同时,组织“侨助延链”孵化合作行动,为上下游企业牵线搭桥,做好服务工作。

  企业之间交流和互动多了,必然会带来订单,如何让商品快速到达客户手中?瑞安的应对之策是“物流通达”计划,积极发展“义新欧+跨境电商”“义新欧+市场采购”等贸易模式,改变原来海运的单一方式。

  每隔数日就会启程的“义新欧”班列温州号,满载着本土制造的各类温州商品,经满洲里口岸出境,前往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鑫尔泰鞋业是中国第一家在俄罗斯设立鞋类生产基地及连锁门店的企业,也是瑞安市首批入选“海外瑞商回归项目”的企业。其负责人介绍,该趟列车开通帮助他们抓住了“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公司利用跨境电商平台,积极实践“互联网+工厂”新模式,成功实现转型升级。

  推动优势产能走出去。浙江新瑞立汽配有限公司开启“国企实力+民营活力”的国民合资、协同发展模式,与各地公交公司合作成立配件采购供应合资公司,聚焦汽车后市场零部件供应、售后服务业务,充分发挥“新瑞立”的供应链优势,撬动产业链向更高层次发展。国企公交合资合作的模式目前已成功在长三角10多个地市伸展藤蔓,并以长三角为跳板在美国、保加利亚等国家设立7家海外分公司,销售网络遍及五大洲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且覆盖全国300余个地市县。

  搭建商贸平台引流量。建立承接平台:以侨贸小镇为依托,打造侨贸电商集聚中心、侨贸电商服务中心、侨贸电商创业创新中心和国际市场网货供应基地等“三中心一基地”,做强瑞安侨商总部大楼、电商直播公共服务基地,力推外贸企业、货物回流,侨贸小镇累计入驻侨资企业60多家,总投资超21亿元。设立海外仓:积极引导海外侨团在意大利普拉托等35个城市建成农产品海外专柜110个,联手普洛斯瑞安物流园打造仓储面积达15.8万平方米的商贸物流区,建成温州首个跨境货物集拼中心易达电商园,推动鞋类、汽摩配、农产品等8000个标准集装箱出口,2023年交易金额近8亿美元。

  服务民生

  融入长三角

  区域合作,交通先行。瑞安打造铁路、水路、陆路“三位一体”物流网络,积极融入温瑞一体化建设,推动一体化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拓展。争取沿海高铁温福段在瑞安江北设站、温武吉铁路经瑞安站西引,实现省内主要城市1小时铁路可达,长三角、粤闽浙沿海城市群主要城市2小时铁路可达。建成通车市域铁路S2线、龙瑞公路、飞云江三桥南岸连接线南滨至飞云段改建等工程,进一步并入温州市区及乐清交通网络,积极缩短市域时空间距。

  持续优化畅通立体物流体系。进一步加快铁路枢纽建设。瑞安提速建设浙南闽北赣东进口商品集散中心的进程,推进“义新欧”班列作业平台落地瑞安侨贸小镇,投产京东瑞安智能供应链二期。推进市镇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打通农村物流配送、邮政寄递“最后一公里”,推进客货邮融合发展。

  近日,一批来自上海的医生走进瑞安市中医院,为当地患者看病。“传承温州精神,服务沪温发展”,世界温州人联谊总会上海医务分会在瑞安市中医院开展义诊活动,此次团队由来自上海各大三甲医院的温籍国内知名医疗专家组成,涵盖神经内科、呼吸科、妇科、血液科、老年医学科、胃肠外科、风湿免疫科等。聚焦民生服务便利可及,共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民生福祉。瑞安分类推进各领域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构建文旅共兴、服务共享、政务共通的格局,进一步促进人员流通,助力各项事业发展。

  文旅生态协作共兴。今年3月,“山海画卷·书香瑞安”2024长三角百城百家旅行商瑞安文旅采购大会举行,邀请到浙江省龙泉市、福建省福鼎市文旅局,长三角一体化联盟,全国百家优秀旅行商代表近200余人,携手共谋瑞安文旅新发展。现场发布19个不同主题特色的重大文旅节庆活动、6条新精品旅游线路、瑞安市招徕游客奖励政策,现场签约客房2.5万间,成功签订动车旅游团9个,有望增加住宿经济收入近千万元。

  据悉,瑞安目前已拥有国家4A级景区寨寮溪等九大A级旅游景区,“云江悠境”等四大旅游精品线,入选浙江首批美丽县城试点城市,创成15个A级景区镇、160个A级景区村,打造玉海古城、魅力滨海等五大城市亮点区块,以及曹村“田园牧歌”、滨海十万亩都市田园等十大网红打卡地,全年接待游客数超1600万人次,全域秀美的城市风貌加速显现。

  融入长三角,打造优质共享的公共服务。教育方面,与浙江师范大学共建瑞安市第五中学和瑞安市滨江中学,引进温州大学和瑞安市第六中学开展联合办学。推动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与瑞立集团合作创办技师学院,打造政行校企合作共育高技能人才的“浙江样板”。卫生医疗方面,全面融入长三角普通门诊直接结算试点,全面深化瑞安市中医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合作交流,助力市中医院提档升级……

  多样举措扎实推进,融入长三角——瑞安百姓真实有感。


浙江日报 专版 00026 瑞安 天瑞地安 加速融“长” 2024-06-03 浙江日报2024-06-0300011;浙江日报2024-06-0300013 2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