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勾画发展新风景
杭州钱塘(新)区:长三角新湾区扬帆再出发
刘健 彭仲莉 姜慧君
初夏时节,江海交汇的长三角地区,正在涌动勃勃生机。
杭州融入长三角地区的主阵地在哪里?钱塘(新)区未来可期。这个刚满5岁的省级新区,肩负着浙江打造长三角地区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的重任。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第六年。牢牢把握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钱塘(新)区大力提升产业集群首位度,协作增强科技创新的辨识度,持续提高产城融合的品牌度。一座现代化国际化的产业新城,正以更快速度“拔节”向上。
数据显示,钱塘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600亿元,规模居杭州首位;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5.16%,连续3年位居全省第二;营商环境“无感监测”指数迈入浙江省前五。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钱塘大步向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更多梦想蓝图正在变为美好现实。
同城效应再增强
“乘风破浪”共赴一体化之约
交通互联,让长三角“一小时通勤圈”加速走进现实。眼下,杭州钱塘站站房及相关工程正在加快建设,它将与杭州站、杭州东站、杭州西站、杭州南站和机场站一起,形成“一轴两翼六客站”的枢纽网络。据了解,杭州钱塘站是杭州机场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沪乍杭铁路、杭台高铁通过杭州机场高铁与钱塘站相连。建成后,从上海浦东可快速通达杭州钱塘。
不仅仅是高铁站,钱塘站更是一座枢纽,它与公交、地铁等“无缝连接”,实现交通运输的高效。比如,除了连接地铁8号线,地铁19号线也有望进一步延伸并途经钱塘站,这是一条横贯杭州的地铁快线。同时,通过杭州机场高铁,从钱塘站出发,只需一站便到达萧山机场。此外,钱塘站东侧还规划预留3台6线的城际铁路站场,连接嘉兴海宁。
车轮飞转,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乘风破浪,吸引更多企业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下沙港,得益于运河二通道的通航,通航等级从三百吨级提升至千吨级。杭州企业出口货物,不必再绕行钱塘江和老运河(市区段),也不必再在三堡船闸前排长队,运输成本实现大幅降低。自去年7月份开港以来,除钱塘外,还吸引来自临平、萧山、海宁、柯桥等地的大批企业,运营成效显著,集装箱吞吐量超7.7万标箱。以下沙港为核心,重点打造“下沙—乍浦—宁波”集装箱海河联运精品航线,叠加杭绍甬高速、G104国道钱塘段、S211头蓬快速路等交通干道建设,积极探索以多式联运链接长三角地区优质资源,让人对钱塘这片土地有了更多开放的新期待。
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不仅要打通有形的路,更要打破无形的“路”,让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充分流动。去年,钱塘拓展“跨域通办”服务,与江苏省张家港市行政审批局、南京市江宁区行政审批局等3个区县行政审批局达成政务服务合作,实现长三角城市“跨省通办”事项81个,非长三角城市“跨省通办”事项78个。在钱塘,外地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越来越便捷,一个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的长三角日渐成熟。
产城融合再升级
向往之城造就“来了就是钱塘人”
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产城融合是大势所趋。作为浙江首个省级新区,钱塘正在发挥先行探路作用,持续推动以产兴城、以城促产。
这主要体现在“四个全域”上,即全域创新、全域智治、全域美丽和全域共富,其中,在全域美丽上,钱塘加快构建“一带两城”的城市格局,沿着钱塘江生态海岸带,打造东部湾新城和江海之城。
再过不久,一个规划面积约44平方公里的湿地公园即将开园,形成集阳光、潮涌、候鸟为一体的旅游观赏地点,补齐杭州城东的基础配套短板,使城市与湿地共生共融,让人们尽享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被纳入钱江新城二期拓展研究区域的东部湾新城,近日,其单元详细规划已获杭州市政府批复同意,瞄准人工智能、数字创意等新兴赛道,规划打造“超级总部中心”,并在交通、居住、教育、医疗等方面补足配套,努力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
邻近钱塘站的江海之城,以产业高端化、要素高能化、人文特色化、城市品质化、生态田园化为路径,积极打造“湾区活力门户、星城魅力客厅”。经历3年的探索建设,浙医一院钱塘院区、杭高启成学校、东湖景观公园等配套项目已经落地并加快建设。“中企国际港”向全球征集概念性设计方案,帮助企业更好地“走出去”,让外资企业更好地“走进来”。
大江奔流,“一带两城”,日新月异,铺就宜居宜业宜游宜学的幸福底色,助力钱塘成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向往之城。
这样的向往,还源于城市的包容。住有宜居,去年,钱塘筹建保障性住房1.5万套,完成量及完成率位居杭州第一;学有优教,累计建设146所中小学和幼儿园,省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排名位居省市前列;病有良医,陆续引入投用杭州市一医院下沙院区、区妇幼保健院、市急救中心城东综合急救站、区职业健康体检中心,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得上病、看得好病”……
在邻里社区,这里拥有300余家企业,入住1.1万名外来务工人员,是杭州市首个完全由外来人口组成的社区。为了让产业工人更好地融入社区,钱塘创新推出服务产业工人的“邻里模式”,形成党建引领、生活关爱、职业成长、协同共治“四个共同体”工作体系,比如,联动区内高校帮助产业工人“厂门口上大学”“家门口学技能”。千言万语,归结为一句话:“无论你来自长三角地区哪里,来了就是钱塘人。”
产业协作再提升
“钱塘智造”正在向“新”借力起势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关键在“高质量”。作为一个制造大区,钱塘亮出向“新”姿态,大力吸引产业链、人才链和资金链,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潮中乘风而起。
产业集群协同发展,“钱塘智造”释放出更强大的动能。
看大飞机,C919用于舱内地板、遮阳板等方面的蜂窝纸,由苏州超美斯新材料供应;机组和旅客的氧气系统,由合肥江航飞机装备供应;空气冲压涡轮发电机舱门,由钱塘企业西子航空供应,包括C919在内,波音、空客等飞机订单,已排满企业全年任务……长三角各城市发挥所长、紧密联动。
看小汽车,钱塘区内已拥有长安福特、广汽、吉利等3家整车龙头企业,集聚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300余家。今年1月至3月,全区已实现整车产量近5万辆。汽车产业之所以青睐钱塘,这源于产业集群高度协同,一家汽车整车厂可在4小时车程内,就能解决所需配套零部件的供应。
看生物医药,作为“中国医药港”核心区的钱塘,目前已集聚生物医药企业1700余家,最近三年,平均每天就有至少一家生物医药企业落户。很多创业者认为,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先发优势比较明显,上海有一流的专家和医院资源,而钱塘则有完善的产业配套基础。
奕安济世是苏州创胜集团旗下子公司,其研制生产的用于治疗胃癌的药物,是中国唯一进入全球三期的临床药物。“正是由于企业充分整合了长三角地区资源和优势,在苏州、杭州和上海分别建立早期研发、工艺开发及生产、临床开发中心,才能快速高效地将创新药从早期发现推进到临床开发。”苏州创胜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除了产业协同,科技创新也实现跨区域合作,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发展新动能。近日,钱塘低空智谷研究院揭牌,钱塘(新)区联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研究院、温润投资等单位,开展低空经济领域的产学研对接、课题研究和产业赋能,助力钱塘打造全省低空经济产业聚集地。
这样的科创合作,还插上了数字的翅膀,赋能“钱塘智造”转型升级。如今,钱塘正在推进长三角制造业元宇宙中心建设,加快5G、智慧物联、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化应用,推动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双擎发力”。
江海潮涌,扬帆奋进,长三角地区破浪前行,钱塘正在书写更加生动的开放故事。“我们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加强交通互联、产业互融、生态共保、民生互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努力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强大链接点。”钱塘区委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