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专版

民间监督员——守护上城望江街道风清气正的“眼”

程姝佩 朱婷婷 郭黎霞

  在杭州市上城区望江街道,活跃着一支特殊的“监督”队伍,他们常年在街道和11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之间来回穿梭。认真聆听、仔细记录,以“第三视角”成为守护作风建设的“眼睛”。

  据望江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15年前,为了更好地发挥群众监督的力量,组建一支民间监督员队伍的想法便应运而生,这也成为基层监督模式的一次创新尝试。

  这支民间监督员队伍,由望江街道和社区里具有一定威望的老党员组成,组长由几十年党龄的胡福庆、沈金囡共同担任。他们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这些年队伍的总人数保持在六名,将街道的科室和社区划片后分为两组进行随时、随机的交叉检查。

  监督检查的内容由望江街道纪工委根据工作重点列出清单。在监督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民间监督员会进行现场提醒,并记录下来形成督查报告上交,最后由该街道的纪工委监察办跟踪整改,形成一套“监督—督办—反馈”的闭环治理机制,进一步深化监督实效,推动街社工作人员积极转变作风,提高为民办实事的工作效能。

  是否迟到早退、因工外出时有无报备记录、社工平时有没有定期走访居民、为民服务的事项有没有落实到位……对照清单,不难发现这些被列入作风效能监督的事项,都很日常细小,但一桩桩一件件组合起来,就是整个望江街道工作面貌的体现和作风建设的全面展示。

  在这项机制落实的15年里,有效推动了望江街道作风建设见真章、得实效。更重要的是,倾听社情民意,瞄准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及时发现为民办事“中梗阻”,当好民生急需、民意急切、民心急盼的“推动者”。

  在有效利用群众力量抓作风建设的同时,望江街道狠抓队伍建设——成立“望青学堂”。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实践,组织重点岗位的年轻干部开展“学理论、精业务、强作风”系列学习活动,扎实开展岗位练兵和业务比武,把良好的工作风貌抓在经常、融于日常。

  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街道的工作一头连接着百姓的日常生活,另一头保证上级政府的政令畅通,对社会治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望江街道将继续把深化作风建设作为全方位提高干部能力素质和业务水平的重要抓手,以作风建设的成效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助推该街道各项中心工作大跨步前进、高质量发展。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5 民间监督员——守护上城望江街道风清气正的“眼” 2024-05-22 浙江日报2024-05-2200009 2 2024年05月22日 星期三